天天看點

Linux操作指令-1-ls-pwd-cd-mkdir-rmdir

理論部分

1. 檢視檔案和目錄:ls

        在Linux系統中,ls指令是最常執行的,它會列出檔案或目錄的相關資訊。ls預設顯示以檔案名進行排序的非隐藏檔案的檔案名顔色顯示。一般藍色顯示目錄,白色顯示普通檔案。

        如果還要顯示其他資訊時,可以加入ls指令相關的參數來實作。

[[email protected] ~]# ls [-aAdfFhilnrRSt] 目錄名
[[email protected] ~]# ls [--color={never, always, auto}] 目錄名 
[[email protected] ~]# ls [--full-time, --time={atime, ctime}] 目錄名
           

常用參數:

參數 說明
-a 全部檔案,包括("."、".."、隐藏檔案)
-A 全部檔案,包括隐藏檔案,不包括"."、".."
-d 列出目錄本身,而不是目錄内的資料
-f 直接列出結果,不排序(ls預設會以檔案名排序)
-F 根據檔案、目錄等資訊,附加資料結構(*:可執行檔案;/:目錄;=:套接字檔案;|:FIFO檔案)
-h 檔案大小
-i inode資訊
-l 列出長串字元串,包括檔案屬性
-n 列出UID和GID
-r 将檔案排序結果反向輸出
-R 将子目錄内容一起列出來
-S 按檔案大小排序
-t 按時間順序排序
–color=never 不要按照檔案屬性用不同的顔色顯示
–color=always 顯示顔色
–color=auto 讓系統按照設定自行判斷是否使用顔色
–full-time 以完整時間模式(包含年、月、日、時、分、秒、時區)輸出
–time=atime 輸出通路時間而非内容更改時間
–time=ctime 輸出改變權限屬性的時間而非内容更改時間

        ls指令最常用的參數是-l,是以在不少Linux版本中已經将ls -l設定成了ll指令,這其實是通過alias實作的。

實驗部分

實驗要求:

  1. 顯示目前目錄下的内容
  2. 顯示目前工作目錄路徑
  3. 切換到opt工作目錄
  4. 建立空目錄sz_dir
  5. 删除空目錄sz_dir

實驗操作:

[[email protected] ~]# ls	# 顯示目前目錄下的内容
anaconda-ks.cfg
[[email protected] ~]# pwd	# 顯示目前工作目錄路徑
/root
[[email protected] ~]# cd /opt	# 切換到opt工作目錄
[[email protected] opt]# mkdir sz_dir	# 建立空目錄sz_dir
[[email protected] opt]# ls
sz_dir
[[email protected] opt]# rmdir sz_dir	# 删除空目錄sz_dir
[[email protected] opt]# ls
[[email protected] op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