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寫在前面的話:

Viz剖析系列主要挑選Tableau Public公布的可視化精選進行講解,詳解每一步操作方法。

Tableau Public可視化精選庫網址:

https://public.tableau.com/zh-cn/gallery/?tab=viz-of-the-day&type=viz-of-the-day

剖析包括:

    1.圖表解析。

    2.資料源解析。

    3.詳細步驟。

拆解每一個Viz的制作過程,希望您可以切切實實把東西學到手。

精選Viz

Viz來源:

https://public.tableau.com/zh-cn/gallery/k-king?tab=viz-of-the-day&type=viz-of-the-day

Viz作者:

Laura Sandford

圖表解析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呼籲結束種族主義。在這個可視化中,作者Laura Sandford可視化了演講中每個單詞出現的次數。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圖表解析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演講原文

https://www.americanrhetoric.com/speeches/mlkihaveadream.htm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資料源提取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u8VBtaox7YQsdjiyYh3C9w

提取碼:

tq55

資料源注釋

  • 表speech chord short Extract:

3 Separator:包含chord,start point,end point三種類型。

Rank:每個單詞都有獨一無二的Rank數字,按字母排序賦予Rank數字即可。可與表speech text only Extract中的Rank進行表連接配接,兩者對應。

Speech2:跟随的單詞。比如圖表解析中Speech2就代表THE跟随的那25個單詞,Rank 177代表THE。

6A. X與6B. Y:主要是為了構成圓形圖,便于後續操作。如下圖: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Rank 2:與Speech2對應,顯示的是Speech2單詞的Rank數

T:對于每一個Word order數,T都會按照步長0.01從0.01到1來一遍,空值記作1.01,start point記作2,end point記作3。

Word order:與Speech2對應,對應每個單詞在演講稿内的位置。

  • 表speech text only Extract:

Count:每個Speech中的單詞出現的次數。

Rank:每個單詞都有獨一無二的Rank數字,按字母排序賦予Rank數字即可。可與表speech chord short Extract中的Rank進行表連接配接,兩者對應。

Speech 2:跟随的單詞。比如圖表解析中Speech2就代表THE跟随的那25個單詞,Rank 177代表THE。

Word order:與Speech2對應,對應每個單詞在演講稿内的位置。

詳細步驟

來跟着操作一遍吧!

  • 步驟1

連接配接好資料源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2

先制作工作表1。

将XY分别拉入列、行,且兩者均改成次元、連續。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3

滑鼠按着Rank不動,将Rank拉入次元中。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右擊Rank建立集,重命名為5c. Rank | set,先任意選中一個Rank數字,便于後續操作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4

建立的集拉入顔色、大小,且大小适當調小些。标記改成線。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5

切記Rank2和T要右擊選擇次元。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6

在大小圖例中選擇編輯大小。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選擇倒序,使得藍線條粗,灰線條細。然後點選顔色調一下透明度60%。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7

建立字段7.Fiter,然後拉入篩選器選“真”,旨在隻需篩選chord與start point即可。

CASE [3 Separator]

WHEN "chord"

THEN IF [5c. Rank | set]

    THEN TRUE

    ELSE TRUE

//    ELSE {FIXED [Rank] : MIN(Rank2)} = Rank2

    END

WHEN "start point"

THEN IF [5c. Rank | set]

    THEN TRUE

    ELSE {FIXED [Rank] : MIN([Rank2])} = [Rank2]

    END

END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原工作簿中建立字段的紅框部分可以删掉,因為資料源中沒有start bar與end bar。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也可以不建立字段7.Fiter,直接将3 Separator拉入篩選器,選擇chord與start point。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該步驟的目的是:隻顯示起始點即可,結尾點不需要顯示。如果結尾點也顯示,當隻有一條藍色線條的話,會不友善區分起始點與結尾點。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8

制作工作表2。

建立字段times:if [Count]=1 then "" else "s"END

先将Rank拉入篩選器選擇1,便于了解。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點選标記中文本的右側三個點點,添加以下内容:

<Speech>

appears

<計數(Speech)>

time<time/times> in this

section of the speech,

at word number: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9

建立工作表3。

建立字段Order (to use):STR([Word order]-1),拉入文本。

這麼做的目的是:資料源中的Word order顯示的單詞位置比實際單詞位置多一個數,是以需要減掉1,才是真正的單詞所處的位置。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10

建立工作表4。

添加以下内容:

<Speech>

is followed by: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11

建立工作表5。

這個重點是設定好格式。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12

建立儀表闆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13

背景調黑,字型格式按照圖示上調。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14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 步驟15

動态展示

切記:将之前建立的儀表闆複制粘貼一份,裡面的圖表不能用之前的,也需要再去複制粘貼一份。然後将Word order拉到頁面,設定動态軌迹。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Tableau Viz剖析第1期: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的可視化詳解

公衆号:Tableau從入門到精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