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1、土釘牆

工藝說明:

土釘長度宜為開挖深度0.5-1.2倍,間距1-2m,與水準面夾角為5°-20°;土釘鋼筋宜采用HRB335、HRB400級,直徑16-32㎜,鑽孔直徑宜為70-120㎜;注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10。面層混凝土等級不低于C20,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20㎜。

施工順序為:修坡→成孔→安裝土釘→灌漿→綁紮網片和加強筋→噴射混凝土。

土釘支護宜在排除地下水的條件下施工。混凝土噴射機輸送水準距離不宜小于100m,垂直距離不宜小于30m。空壓機選用風量9m³/min以上,風壓大于0.MPa,輸料管應能承受0.8MPa以上壓力。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2、灌注樁勞工找活點選

工藝說明:

懸臂式結構樁徑不宜小于600mm.排樁頂部應設鋼筋混凝土冠梁連接配接,冠梁寬度不宜小于樁徑,冠梁高度不宜小于400mm。排樁與樁頂冠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宜大于C20;當冠梁作為聯系梁時可按構造配筋。

施工順序為:鑽機成孔→吊放鋼筋籠→澆築混凝土→冠梁施工。

樁位允許偏差50mm,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0.5%。加勁箍筋與主筋采用電焊焊接,螺旋箍筋與主筋采用綁紮連接配接。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3、拉錨

工藝說明:

拉錨可以與排樁結合。也可以與土釘牆結合使用。

施工順序為:鑽機成孔→下錨索→灌漿→養護→錨具安裝→錨杆張拉。

孔位允許偏差不大于100mm;偏斜度不大于3%;錨固段強度大于15MPa并達到設計強度75%方可張拉。錨杆錨在樁間,通過型鋼腰梁将錨固力傳到樁身。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4、基坑内支護

工藝說明:

對于排樁、闆牆式支護結構,當基坑深度較大時,為維護牆受力合理和控制變形,需增設支撐點。内支撐通常有鋼結構支撐和鋼筋混凝土支撐。支撐拆除前應在主體結構與支護之間設定可靠的換撐傳力構件或回填夯實。工程招工點選

鋼結構支撐要求:鋼結構支撐構件的連接配接可采用焊接或高強螺栓連接配接;腰梁連接配接節點宜設定在支撐點的附近,且不應超過支撐間距的1/3;鋼腰梁與排樁、地下連續牆之間宜采用不低于C20細石混凝土填充;鋼腰梁與鋼支撐的連接配接節點應設加勁闆。

鋼筋混凝土支撐要求: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支撐體系在同一平面内應整體澆築,基坑平面轉角處的腰梁連接配接點應按剛節點設計。内支撐的選型、平面布置、截面、節點連接配接等均需嚴格進行具體設計。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5、土方開挖

1)土方開挖圖

土方開挖前應首先繪制土方開挖圖。開挖圖要标示出基坑上口線、下口線、墊層邊線、基礎邊線、基底标高、深挖部分标高上下口線,以及所有線的平面位置。

2)開挖順序圖(大小步結合)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工藝說明:

護坡形式為土釘牆時,通常采用大小步結合開挖方法。本圖以2大步6小步為例繪制。首先,完成3小步的開挖後,再向中心區域完成1大步開挖;然後,按此順序完成下方的土方開挖,預留300mm土層;最後,人工清土至槽底。分層厚度按照現場實際條件和土釘牆的設計方案綜合考慮确定。冬期施工必須防止基礎下的土遭受當機。應預留松土或覆寫。

防 水 工 程

1、混凝土防水——底闆及地下室外牆防水

工藝說明:

适用于地下室防水等級為1-4級的整體式防水混凝土結構。

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MPa;砂宜用中砂,不得為堿活性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石子粒徑宜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塊含量不得大于0.5%。

不得使用堿活性骨料;防水混凝土可摻入一定數量的粉煤灰、磨細礦渣粉、矽粉等,粉煤灰的級别不應低于Ⅱ級,摻量不宜大于20%,矽粉等其他摻和料的摻量應經過試驗确定;防水混凝土可根據工程需要摻入減水劑、膨脹劑、密實劑、引氣劑、防水劑、複合型外加劑、水泥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鋼纖維或合成纖維等,其品種及摻量應根據試驗确定,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或行業标準一等品及以上的品質要求。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1)底闆及地下室外牆卷材防水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工藝說明:

底闆墊層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鋪法或點粘法,其他與混凝土結構相接觸的部位應采用滿粘法;卷材接縫必須粘貼嚴密,接縫口寬度不應小于10mm;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卷材的接縫應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應小于600mm;陰陽角處找平層應做成圓弧或45°(135°)角,并應增加1層相同的卷材,寬度不宜小于500mm;防水基層必須平整、牢固,鋪貼卷材前應使基層表面幹燥,基層含水率小于9%,新作業面施工前先用簡易法測基層含水率,即用1㎡的卷材覆寫4h後察看凝結水情況,若無凝結水即可進行卷材的鋪貼。

2)地下室外牆水泥基滲透結晶型塗料防水

施工前15min左右将施工面提前用幹淨水澆透;刮塗時應用力按刀,使刮刀與被塗面的傾斜角為50°~60°,按刀要用力均勻。塗層一般刮塗一至兩遍,總厚度達到0.8mm。刮塗後的防水塗層,必須在初凝前馬上用油漆刷醮水塗刷均勻;防水塗層施工完畢,須采用幹淨的霧狀水噴灑養護。

3)底闆及地下室外牆聚氨酯塗膜防水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工藝說明:

施工縫、牆面的管根、陰陽角、變形縫等細部薄弱環節,應先做一層加層。将已攪拌好的聚氨酯塗膜防水材料用塑膠或橡膠刮闆均勻塗刮在已塗好底膠的基層表面,刮兩遍,總厚度為1.2-2.0mm。外牆防水接茬時,應将磚牆拆除兩層。

4)底闆及防水卷材錯槎接縫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工藝說明:

兩幅卷材的搭接長度,長邊與短邊均不應小于100mm。相鄰兩幅卷材接縫應錯開1/3-1/2幅寬,上下兩層卷材接縫應錯開1500-1600mm,上下層卷材不得互相垂直鋪貼。陰角及附加層做法同底闆及地下室外牆防水。

2、外牆後澆帶防水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工藝說明:

地下室外牆後澆帶在做防水施工前,内側的卷材保護層先施工。鋪貼外牆卷材時,先在預制闆外側鋪一層防水加強層,然後大面卷材直接鋪過與之蓋闆。綁紮牆體鋼筋時,用附加筋将止水鋼闆固定牆體中間。

3、外牆散水防水

echarts樹圖節點垂直間距_圖文講解土方、防水施工細部節點做法!

工藝說明:

防水收口位置設定在距室外散水150mm處,末端先用3mmX25mm金屬壓條鋼釘固定(間距200mm),用鋼釘固定後再用密封膠将上口密封。散水與外牆之間預留30mm寬的縫隙,采用嵌縫油膏灌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