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 思維是時代機遇

工智能的概念自 1956 年的達特茅斯會議誕生至今,曾經受到萬衆矚目,也曾陷入低谷,黯淡無光。

2016 年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 戰勝南韓九段圍棋國手李世石之後,人工智能強勢進入大衆視野。

萬物皆可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是,你真的了解人工智能嗎?你知道人工智能是如何與商業碰撞迸發出火花的嗎?你知道人工智能如何從資料中産生價值的嗎?

了解事物,就要抓住其核心理念。

大賺 1 000 億美元的秘密

如果你讀過《從 0 到 1》這本書,應該對 PayPal 這個公司有所了解——矽谷創投教父、PayPal 創始人彼得· 蒂爾便是這本書的作者。另外,PayPal 黑幫(PayPal Mafia)的說法也由來已久。2002 年的時候,eBay(億貝)以 1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PayPal,當時 PayPal 公司的許多重要員工紛紛選擇創業,自立門戶。PayPal 也是以成為矽谷史上創業者群體最多的一家公司,這些人被稱為 PayPal 黑幫。

PayPal 是美國一家提供線上支付服務的公司。馬雲當年受PayPal 的啟發,創立了支付寶。PayPal 近幾年市值的增幅非常顯著,遠高于同期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的增幅。PayPal 公司 2015 年的市值接近 400 億美元,到 2019 年上半年市值增加至 3 倍多,已經快 1 300 億美元了——這個體量的市值,在美股網際網路公司裡位居前十。

正如 PayPal 對使用者的人工智能精準推薦體系,可以實時對全球的三億使用者進行智能推薦,這套體系是可以持續發揮價值的,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使用者的黏性越來越強,資料的積累越來越多,這個價值會釋放得更加厲害。

現今很多人使用的今日頭條、抖音也有内容推薦系統,它們推薦的内容确實是有黏性的。随着使用者的使用,積累和沉澱的資料越來越多,平台内容的推薦也就越來越精準,這樣就會赢得更多使用者的青睐。是以,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經濟裡,隻要在恰當的方向上建立了相應的人工智能平台和體系,人工智能就會通過不斷的學習形成正向的回報。

利己也利競争對手

人工智能具體預測什麼事情呢?如果使用者打開億客行網站或者在手機 App(應用程式)上搜尋一個行程,比如從北京到洛杉矶的航班,億客行的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實時地預測這個使用者的真正行為目标和意圖。

系統在使用者點選“搜尋”按鈕的這一瞬間觸發幾百個使用者相關的行為資料次元的分析,非常迅速地産出預測結果,通常在幾十毫秒内完成。如果這個使用者真正要購票的話, 人工智能不會給你彈出廣告,免得打擾使用者,幹擾即将發生的交易;如果使用者隻是試探性查詢,隻是想要對比下不同網站的購票價格,人工智能就會給使用者彈出競争性的廣告。

什麼是競争性的廣告呢?

這些廣告主本身并沒有入駐億客行,是以這些競争性廣告相當于是從站外引入的。正因為這些站外商家和本網站主營内容相似,對于想要比價或者試探性查詢的客戶來說,這類廣告是具有高意向性的廣告,廣告的點選率遠高于平均水準,是以這類競争性廣告的賣價比一般的展示性廣告, 也就是我們經常在網站頁面上看到的橫幅廣告也要高很多。

BAT 做金融的秘密武器

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中也大有可為。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個人剛踏入社會,參加工作時間很短,每個月收入不高。如果他去銀行申請貸款,會得到什麼樣的答複呢?因為收入太低,銀行沒有很多流水記錄,貸款申請會被拒絕,這很可能是目前銀行基于現有資料做出的決定。

但是,讓我們換一個視角來看,同樣是這個人,在大資料的棱鏡下,他經常參加網絡課程和社會福利活動,愛好音樂和閱讀,喜歡軟體開發的交流。

如果給這麼一個人審批,作為金融機構的審批人員,會不會準許他的申請呢?在這種視角下,金融機構很有可能會給他提供一些信貸服務,因為他的興趣愛好廣泛, 行為健康向上。

雖然在金融領域沒有強大的資料支援,但是他在社交和專業活動等方面正面且穩定的行為,可以作為金融機構審批信貸的參照依據。

金融行業審批貸款的趨勢是使用更多種類的非金融屬性資料,通過人工智能來解讀這些資料,使其能預測一個人的信用和風險水準,進而服務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需求。

尋找你的“阿爾法”

世界的變化越來越快,10 年前的許多知識已經被貼上了“落後”的标簽;10 年前毫不費力空手套白狼的賺錢思維,現在卻不再行之有效。我們總在抱怨這個時代的趨勢變幻莫測,難以把握,卻沒有人靜下心來尋找問題的根源。

書本上的知識是權威的,但更新太慢,實際操作價值較低。他人的經驗看起來頗有一番道理,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别人的經驗在你身上也許就失效了。

世界變化這麼快,我們怎樣才能不停地重新整理認知呢?

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去上程式設計課或者英語補習班,或者在知識付費的時代中多學幾門網課,多加幾個“知識星球”,以達到“重新整理認知”的目的。

AI 思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們的認知局限性的問題,幫助我們進行認知更新。

它不同于目前很多人對人工智能的認知,他們眼中的人工智能等同于機器人、無人駕駛、人臉識别或者語音識别等,但這隻是人工智能的具體應用,隻是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

我們要闡述的是 AI 思維,可以說是人工智能的真正精髓,是人工智能冰山的核心, 它能夠幫助我們找到自身真正的優勢,獲得真正展現我們個體主動政策優勢的超額收益,進而使我們的生活和事業蒸蒸日上。

不論你研究的是什麼領域,從事的是什麼職業,通過 AI 思維,你都能從資料中理出頭緒,更加快速、直接、準确地預測出研究對象的行為或者結果。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掌握了以小博大的 AI 思維,你不但是一個夢想家,也能成為一個真正創造價值的實幹家。

* 本文内容摘自《AI思維:從資料中創造價值的煉金術》(丁磊著,2020年5月 中信出版社)一書,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