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作者:艾波濤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參觀台江國家公園

尋找該國聖港的燈塔

- 環台灣自行車紀事和一廂情願的記錄(12)

 

離開台灣17線七線交叉口後,向西轉向176線,準備向龍山村方向騎行,尋找和看到台灣最西端的燈塔和土地,這一直記得在腦海中彎騎不了幾十米,突然一場大雨來了, 為了避免前面匆匆忙忙地停下來,到路邊的一家修理廠躲避雨水;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經過一番交流了解到,此人是台中卓宇室内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太中市沙鹿區光華路469弄28号)設計總監——邱永章先生,邱先生出生于尚久,是道地的當地人,但邱先生在家鄉的時間不長,家鄉已經很多奇怪了, 從英國留學後基本上沒有在家鄉住過幾天,現在已經落地台中市,開花結果。這已經不是現在回到家鄉為清明節準備獻祭祖先了(台灣法律4月5日為清明節,其實按照月曆計算,今年4月4日為清明節),而是因為姐妹倆還沒有回來,自己在家什麼都沒能出去玩。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10:53抵達龍山富力漁村龍山故宮——龍山故宮位于台南市,七共享區龍山村19鄰208,宮外就品牌龍山宮和龍山富力漁村幾句燙金字,上下分為兩層牌匾, 兩邊的門柱上分别寫着龍和山:龍虎生活在人民崇尚的精神中、......,群山被紫空氣和四個區域的全光所環繞、......,莊嚴的慕中不失于和平之中。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寺廟的大柱子上有華麗的石雕,兩邊有許多壁畫,一幅美麗的壁畫,全都默默地講述了一個傳奇故事——每幅壁畫,雖然沒有文字,但它代表了很多傳說中的集中和凝聚,石雕和裡面的一些物品真的是非常神聖;龍山已成為龍山村七湖區的标志性建築和龍山富力漁村人民的信仰中心,高聳壯麗的寺廟在當地被稱為"皇宮",龍山村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龍山裡面崇拜的皇帝艾克弗蘭等神靈,在這些日子裡在島上的曆程中已經遇到了很多次,而主池府千年也是老朋友,它的生活和起源不會重演 邱先生向龍山宮周圍的小販詢問了燈塔到國家聖港的路線和方向, 我們一起欣賞了龍山宮的外景,請人給我們拍了一張照片,留下一座永恒的紀念碑。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從龍山故宮向南騎行,經過龍山漁港,到處都是濕地或沙漠海灘,可以說已經進入了台江國家公園的核心地帶;.m 11:18,您抵達台江國家公園的六洞管理站,六洞碼頭,在那裡您根本看不到任何燈塔或最西端的土地,北面著名的七股瀉湖,從遠處看台灣海峽的南東南是著名的台江國家公園的濕地中心地帶和紅樹林保護區, 在台江國家公園的六洞管理站,位于六洞碼頭邊緣的拟建辦公室,一位經理向我們介紹了台江國家公園的曆史和基本情況: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台江國家公園是中國台灣第八個"國家公園",以古代台灣台江内海命名,涵蓋台南市安南區和台南縣七個鄉鎮,以及澎湖縣東吉峪的廣闊海域。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台江的名字起源于17世紀台灣島的西南部,台江内海——清朝中期後,湖水逐漸陸地化——沙洲(或豪華)也與陸地相連,隻留下四草湖、湖等大片遺迹,留下了大面積的濕地, 成為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在石河和台江地區建立國家公園是台南市第14任市長徐天才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政治觀點和計劃-當選後,他積極推動該計劃的實施,經過多次确認,除了增加台灣海峽的面積外, 它還将毗鄰七個股份,這些鄉鎮被納入該過程并被命名為: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黑水溝通常被稱為台灣海峽);同年10月15日,台江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台江國家公園占地面積39310公頃,土地面積4905公頃,四極分别是:北大青山漁港南堤、東沿七條礁湖、草堤、曾文溪-鹹水溪沿岸風林公共區域、南至南岸鹽水溪安平堤、西及沿海沙洲、 台灣島的最西端就位于這裡。海域面積34,405公頃,分為:沿國家公園海域等深線20米;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看到最西邊的标志——國家聖港燈塔,筆者和邱先生的共同願望已經達到滿足,我們也到了分手的時候,邱先生沿着原來的路回來,筆者沿着燈塔旁邊的海堤繼續向南騎行,尋找未來的路一個接一個的目标——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與邱先生說再見,再次感謝他和作者,探索台江國家公園及其國家聖港之謎,邱先生也給筆者寄了名片,反複提醒筆者:如果在途中遇到麻煩等事項或語言障礙,請挂斷他,他會及時與他溝通, 對于筆者解決島上遇到的任何問題和難題,它很深情,真誠啊。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看着邱先生推着車往海灘的另一端往回走,筆者還在默默地看着他離開,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灘深的深處,然後轉身把車開到南邊,這段南邊略帶西風的路,可以說是台灣島最西端的沿海路線, 一直沿海堤和海岸并排,從一開始的土路逐漸變成水泥路,多達七道海堤。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到達七道海堤交界處是12分12秒,這是台灣最西端沿海陸地尖端尾巴的入口,到台灣四極之一的極點上的七道海堤(台灣最西端);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由于台江國家公園台南海岸平整,加上西海岸河口大量沉積,河口逐漸向外擴張和積累,海浦新濕地的自然形成是台江國家公園的一大特色,台江國家公園共有4大濕地: 七鹽場濕地、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鹹水口濕地。有許多魚類、鹽田、河道,以及藻類、紅樹林等,為高跷等水鳥繁殖區,冬季也吸引了鴨子等野生鳥類,也有黑面鴕鳥的栖息地,而鹹水河口是目前台灣唯一可以找到螃蟹數量最多的地區。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在台江國家公園七号海堤設定的四季黑色自行車道起點拍照後,騎自行車的人休息了一下,開始沿着173号線向東騎行,這是一次以濕地景觀為主的自行車生态之旅,沿途可以看到路邊的魚,濕地,觀鳥建築,黑臉飛蛾栖息地, 保護場所、保護中心等,騎曾文溪口濕地黑臉生态栖息地,騎台南大學10個新校區,騎到17号線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m 12點22分,我們到達了黑臉栖息區,這是一個黑臉栖息地,每年有三分之二的瀕臨滅絕的黑臉蜻蜓在這裡過冬,沿途還有觀鳥亭。12:34 到達黑臉保護管理研究中心,那裡也是黑臉生态展覽館的所在地,參觀該地區的遊客開始增加。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我們面前的濕地是位于台江國家公園的重要濕地——曾文溪口濕地,當地稱為"拉菲"黑面蛾,栖息在增文溪口北岸的海浦濕地,這樣的濕地遠比一般的農田多産,有足夠的食物吸引野生動物、蟹貝類、魚蝦的繁殖栖息地。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在台江國家公園不僅擁有豐富的陸地和海洋生态資源,植物種類也非常多樣,有獨特的沙地和鹽地植物,不僅可以乘坐大型管筏到台江,還可以看到紅林、潮蟹、鲶魚、蕨類植物等生态環境,是世界非常注重的生态區!此外,台江國家公園還具有相當的曆史價值,或者說是第一批人穿越黑水海溝、永渡島和台江的土地和曆史遺迹,也是曆史上幾件大事的發生地,如鄭從鹿耳門水道成功進入内海,以及台灣從荷蘭人手中奪回。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12:46到達十段邊界,台南大學新校區工地,173線封鎖嚴格紮實,自然是匆匆經過,很快騎到台灣17線的台灣173線交叉口——在這個交叉路口一路向南,很快穿過國姓橋——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m淩晨1點30分左右,進入台南安南區,到達鄭城船型标志下的二門天宮口标志。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m淩晨1點45分左右,穿過台南科技工業園區,沿台灣17号線繼續向南行駛。

不久之後,台灣的首都,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曆史名城台南,即将進入。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在那裡,您可以尋找今天仍然存在的許多文化之都的遺迹,尋找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安平古堡(建于1624年),然後發現曾經由荷蘭人統治的中心點,那些曾經是鄭城成功的中心點重新奪回台灣的見證和台灣統治的痕迹(鄭朝三代)和古城的演變城堡名稱:"橙"、"澤蘭迪亞"、"安平城"、"安平城"、"台灣城",說着台灣曆史和蒼鹭的巨大變化。

遊台江國家公園找尋國聖港燈塔——環台灣騎行紀事及随想錄(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