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賣騎手的發展和保障,餓了麼和美團都是怎麼做的?

近期,餓了麼釋出了《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外賣騎手的發展、保障群組織三個層面分享了餓了麼所做出的努力。

報告資料顯示,2021年共有114萬騎手在餓了麼平台獲得穩定收入;美團2021年二季度财報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日均活躍騎手超過100萬人,6成全職騎手月收入高于5000元。

外賣騎手的發展和保障,餓了麼和美團都是怎麼做的?

值得關注的是另一組資料,《報告》顯示有1877位騎士晉升為站長、隊長。在談到未來規劃時,43%的騎手希望一邊送外賣,一邊尋找留在這座城市的其他工作機會,8%的騎手期待日後“成長為物流服務商總裁”。

此前,美團已有近三千名騎手報名晉升管理崗位,另有百餘名騎手轉崗客服、教育訓練師等職業。

繼美團之後,餓了麼也開始主動為騎手的長期職業發展提供保障。這或許意味着,在靈活就業大潮面前,各大平台開始意識到,隻有主動為靈活就業的新型職業設計長期發展藍圖,才能長期實作社會共赢。

【莊帥零售電商頻道】深入研讀了餓了麼的報告之後,結合美團在外賣騎手的做法,希望通過案例和資料從“職業發展、保障制度、組織支援”三個角度分析外賣騎手與外賣平台的關系。

外賣騎手的發展曆程

外賣騎手是伴随着外賣行業的不斷增長而發展起來的,外賣行業的規模化增長造就了幾百萬外賣騎手的就業機會。

外賣行業一共經曆了三個階段:

2008年-2016年,屬于外賣行業的萌芽期,也是外賣的紅利期。在這個時代,三足鼎立,群雄混戰,外賣行業高速發展階段當屬外賣平台的“補貼大戰”,其規模程度和影響之大,同時也看出這個階段市場混亂,毫無規則可言。

2017年—2018年,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達到了4000億元,外賣行業進入發展期,餓了麼和美團的兩強争霸的格局逐漸形成。外賣騎手突破百萬級别,這個階段需要平衡外賣平台、外賣騎手、商家和消費者四方的利益,四方的沖突和沖突開始出現。

2019年之後,外賣行業進入成熟期,外賣平台開始了精細化營運,業務創新、管理提升和資料營運成為美團和餓了麼的競争重點。外賣騎手的數量達到幾百萬規模,如何持續提升外賣騎手的忠誠度成為兩大平台的核心。

餓了麼和美團都做了什麼?

可以說,外賣騎手屬于外賣平台的“核心節點”,這幾百萬人能夠在職業發展和得到保障變得至關重要,這也是餓了麼和美團在做到萬億規模之後需要承擔起來的社會責任!

根據報告内容和公開資訊,【莊帥零售電商頻道】總結了在外賣行業精細化營運階段,餓了麼和美團針對外賣騎手分别在“職業發展、保障制度、組織支援”做的投入和努力。

一、從職業發展方面來看,雙方都有相應計劃使外賣騎手不會受限于單一的職業路徑。

早在幾年前,美團率先通過“站長培養計劃”和“騎手轉崗計劃”,每年将有近千名騎手晉升站長等管理崗位。對于有能力、有意願的騎手,還開放了客服、教育訓練師、營運主管等轉崗通道。

根據2021年底公開資料顯示,在成都、蘇州、東莞、廈門等11個城市,有超過2800名美團外賣騎手報名參加晉升。

美團的女騎手潘甯,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甯姐”,通過“站長培養計劃”從騎手晉升為站長三年了,手下管理着近百名騎手,其中90%以上都是男性。

每次公司開年會,潘甯都是全場上台領獎次數最多的站長,在她帶領下,所管理的站點連續三年拿下了區域内所有優秀的獎項。

為了讓騎手能夠真正得到職業上的提升,美團除了“站長培養計劃”和“騎手轉崗計劃”之外,還有個“同舟計劃”做配套對騎手進行相應的學曆、職業和技能教育訓練,全方位提升騎手的能力。

美團先是與國家開放大學合作,為有學曆提升需求的騎手提供零經濟壓力、更便捷的深造管道,為騎手提供完成學業所需的全額獎學金,幫助騎手開始大學學習。

外賣騎手的發展和保障,餓了麼和美團都是怎麼做的?

在這個基礎上,美團還設立了“騎手發展激勵獎”,對于工作表現優異、積極勤奮并想要提升學曆和獲得更好發展的騎手,将根據實際情況為其提供不同形式的獎勵,鼓勵騎手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同時,美團推出了聚合多種教育訓練資源的騎手線上學習平台,如“新手入門”“規則流程”“安全專題”等。

如果騎手對其他行業的工作有興趣,并想要嘗試新工作,還可以學習創業開店、經營技巧和門店推廣等110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課程。

餓了麼則推出“點将計劃”,面向騎士開放物流服務商 站長、配送經理、城市經理等管理崗位。

二、從保障制度方面來看,雙方在外賣騎手的穩定收入、效率提升、工作環境、人身安全、福利政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美團的“同舟計劃”是一個全面且長期的工程,除了前面提到的職業發展、教育訓練和激勵政策之外,還将從工作保障、體驗提升、生活關懷的層面提升騎手體驗與生态建設。

在工作保障層面,一是加大智能頭盔産能保障騎行安全;二是增加了交通安全教育訓練頻次,目前安全教育訓練已經累計覆寫千萬人次;二是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配送路線高效合規。

在騎手體驗層面,增加了騎手評價商戶功能;針對騎手特殊原因造成的逾時、投訴等問題,将更新騎手申訴處理流程,正常問題力求在24小時内解決;覆寫18個城市的智能取餐櫃;優化騎手APP界面、設立“老帶新”常态機制,讓有經驗的老騎手們幫助新騎手更好地融入和适應工作。

在生活關懷層面,美團外賣面向騎手推出“健康守護包”,為騎手子女免費提供海量線上網絡課程,向貧困騎手主要來源地的鄉村國小發起公益捐贈,發起的“袋鼠寶貝公益計劃”,為全行業外賣騎手子女提供大病幫扶。

美團外賣還會通過“騎手懇談會”的形式将許多保障措施和改進方案更快落地執行。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召開了53場騎手懇談會,2021年美團外賣的騎手懇談會達到196場,涵蓋取送餐機制、申訴機制等焦點問題,然後陸續改進上線。

外賣騎手的發展和保障,餓了麼和美團都是怎麼做的?

另外針對即将上線的新功能、新服務,美團會招募外賣騎手作為“産品體驗官”先行進行測試,并給出回報意見;

“産品體驗官”還可以針對騎手APP的操作邏輯、功能、規則疊代等提出建議,這些建議将成為騎手端産品改進的重要方向和依據。

【莊帥零售電商頻道】接觸了美團外賣一位33歲号稱“外賣界的産品經理”的騎手,他的經曆很有代表性。

他叫劉少龍,是山東煙台人,從2016年開始做美團衆包騎手,到今年已經5年多了,在勤勤懇懇送好每一單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對産品的經驗。

他有幸成為作為美團外賣的首批100名“産品體驗官”之後,參與了騎手的産品建設。

他分享了自己是怎麼成為“外賣界的産品經理”:

“成為産品體驗官意味着更多的責任。平時我随身有個小本本,跑單中遇到的産品問題要随時記錄,不定期把騎手最真實的産品回報給平台,我記錄過兩本了。”

同時他也會把平台推出的一些新功能新規則,傳達給其他騎手兄弟。

在他提出的産品意見中,關于美團衆包Appi OS系統語音播報到客提醒異常的建議被采納,覆寫了上百萬騎手的日常工作。

能夠成為美團外賣的首批“産品體驗官”已經讓劉少龍興奮不已,沒想到提出的建議還能夠被采納并服務于上百萬和自己一樣工作在一線的騎手兄弟,更是讓他開心不已:

“能為騎手兄弟們發聲是我的榮幸,希望自己提出的意見建議能幫助平台和騎手越做越好。我們的聲音,平台聽得見!”

從報告内容來看,餓了麼則在更新安全體系、優化規則設定、保障勞動報酬、依法合規用工、完善健康關懷、暢通溝通機制、增加福利關懷、全鍊路裝備保障和豐富文化活動九大方面向百萬藍騎士們提供保障。

三、從組織支援方面來看,雙方均建立了黨支部、工會和模範騎手等社會型組織。

從美團外賣的公開資料來看,2021年11月16日至18日,美團(北京)黨委在通州區、豐台區分别成立了外賣騎手流動黨員黨支部,15名黨員騎手參加了成立大會。

至此,北京市已先後成立朝陽、平谷、海澱、通州、豐台五個美團外賣騎手流動黨員黨支部。

另外美團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宣城等城市分别成立了騎手相關的工會組織,

同時與中青報合作通過專題頁面的形式持續宣傳和表揚模範騎手。

外賣騎手的發展和保障,餓了麼和美團都是怎麼做的?

報告顯示,餓了麼在組織上同樣成立了藍騎士黨支部、黨群服務站、勞動模範制度和工會組織。

實際上,對于餓了麼和美團來說,涉及到幾百萬騎手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小事,除了平衡外賣騎手與平台、商家和消費者三方的利益之外,毫無疑問還需要雙方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那麼,對于接下來的外賣行業發展,外賣騎手的前景和趨勢又是如何?

百萬外賣騎手們的未來

外賣行業無疑進入了成熟期,按照行業的生命周期來看,勢必要進入“衰退期”。

【莊帥零售電商頻道】曾撰文分析過中國是否有機會“建立一個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的分散競争還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穩定收益的行業體系”。

這樣的體系不僅保證了行業的活力和創新,還能在成熟期進行更新和轉型,而不是進入衰退期。

這幾年來的網際網路+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網際網路大廠通過平台模式或技術手段将線下高度分散的實體企業聯接起來,然後在行業成熟期實作線上線下共同的更新轉型,一起釋放創新力避免行業進入衰退期。

這個邏輯應該是行得通的,也似乎更符合“帶動共同富裕”的核心發展理念。

那麼,外賣行業在這樣的理念下能夠持續讓外賣騎手們的職業生涯得到延長,并拓展到更寬廣的領域。

可以預見,外賣騎手未來将繼續成為商家和消費者重要的“連接配接節點”,仍然活躍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與無人機器一起給消費者提供更便捷、體驗更好的配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