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程導論第六章

工程創造不僅需要工程師個體的技術能力和創造力,更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事實上工程師的責任心,組織能力,人際交往及溝通能力是其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其在工程師職業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性往往超過其技術能力和創造力。

工程師大緻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研究型工程師,開發工程師,設計工程師,産品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運作工程師,銷售工程師,管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教育工程師。但現在工程師無論從事哪項工作,在多年工作後都需要掌握其他學科和專業的知識,不斷的學習和工作,進而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

提升工程職業能力需要接受許多的正規教育,培養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優秀的工程素養。

目前國際上對于工程師的執業資質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廣泛的學術訓練,通過資格考試關鍵技能,道德規範。

工科學習需要強調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要通過課程中的工程案例進行學習和實踐,還需要進行大量課外實踐和實習,它不僅僅局限于工程技術相關的實踐和實習活動,還要進行一些技術主題外的實踐和實習活動,比如公益服務等,這些非技術的實踐和實習有助于了解社會對工程的需求,進而更有效地挖掘自身的創造力。

我國目前也有注冊工程師制度,如結構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築師,安全工程師等,雖然從事工程職業并不需要注冊這些工程師,但在我國,相關企業和機構為了獲得從事某些工程項目的資質,需要擁有相關工程技術的注冊工程師。如若擁有這些相關的注冊工程師證書,無疑會成為企業或機構的急需人才。

積極的加入所在行業的職業協會,可給自己帶來很多機會,可認識很多掌握專門技術的人才,同行專家,同時讓同行了解自己的研究及開發工作,以便在研究工作中互相提供幫助和合作。

工程師最重要的是掌握工程技能及掌握解決工程理論及實際問題的方法。計算機模型和實體模型是工程設計與分析過程中必須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随着電子計算機的發展,人們可以用數字計算機對實體過程進行數學模組化,數字模組化的優點是效率高,節省資源,當然,基于數字模型的開發,需要熟練掌握UG等軟體工具。

實物模型一直是産品開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數字模型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産品開發過程中建造實物模型的需求,而隻需要在産品開發後期建立實物模型進行驗證,但對于複雜系統或産品,為了友善論證方案論證,還是需要建立相應的實物模型。

除了上述數字模型和實物模型,在産品設計與論證過程中,還需要借助定向模型和定性模型進行産品的方案設計和論證。

現在工科大學生有許多需要掌握的基本工程技能,這些工程技能大多屬于大學期間的課堂教學過程,但還需在實際研發工作中反複使用才能加以掌握。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能,有限元分析技能就是兩個典型的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的工程技能。

想要成為優秀的工程師,還需要具備或提升以下個人品質或素質:責任感,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上司力,技術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量化思維,持續能力,繼續學習的能力,收藏一定的專業書籍,工作可靠度,誠信組織能力,常識或經驗知識,好奇心,加入職業團體或組織,創造力。

工程創造不僅需要工程師個人的技術能力與創造力,更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是以要確定設計獲得成功,工程師不僅要學會與同行同僚甚至很多其他專業背景的工程師合作,而且要學會與律師,廣告商,金融家,經銷商,管理者甚至政府機構人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