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了解的長期主義

快年底了,想必很多人都開始為年終小結發愁。回顧一下今年都做了些什麼,一定會發現很多時間都“浪費”了,于是,心情那是相當的複雜。

是以,我們到底是如何評估做過的那些事兒,哪些有價值、哪些沒價值?在我看來,這似乎可以和“長期主義”挂上鈎。

即,你做的事,效用半衰期有多長?

就拿寫公号文章為例,不知道你感受到沒有,我的大多數文章都是沒啥時效性的,包括這篇本身,很多年後讀,效用衰減不多。不過,這樣就失去了追熱點能帶來的流量,而熱點之是以為熱點,就有快生快死的特性,于是,幾個月、幾周甚至幾天之後,那個話題就不再吸引人、甚至被遺忘,我也沒辦法把它放進幾年之後的書裡作為一個段落。

研究熱點很花精力,有強者,可以把長期有效的核心當做内功,再稍花時間驅動熱點作為招式,這樣就可以短期長期通吃,比如最近很多社群團購的文章,有的流于招式本身,有的就隻是以社群團購為例,去分析背後的商業演化通用邏輯。

我自認能力有限,是以還是更多把時間花在長期有效的事情上,于是,(産品創新的)方法論研究就是一個好選擇,畢竟每家公司都要了解自己的使用者,都用得上“使用者生涯”、“使用者生态”、“使用者旅程”這些工具。這兩三年做咨詢感受到,越抽象、通用的方法論,适用範圍越大,但也會變得“脫離實際”,于是,似乎要再加一個具體的行業,垂直一下。

而這個垂直,我選擇在問題上垂直,而不是在解決方案上垂直,因為方法論本身,已經算是解決方案次元了。解釋一下,網際網路、AI是解決方案的垂直,而教育、醫療是問題的垂直。

是以,選一個在自己有生之年必然持續存在的大問題,然後積累。進入備選的問題,有“身體好、要開心、想發财、有盼頭……”,分别對應着健康醫療、娛樂文化、金融、教育。結合自己的情況,今年開始更多的關注教育,我把這個領域定義為相對于“消費性支出”的“投資型支出”,也是一個符合“長期主義”理念的領域。

以上,是長期主義的理念對我做選擇的一些影響,你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成長路徑,最簡單的,可以從小處着手,想一下常做的事兒,前者就比後者更長效一些:

有目的有主題的收集整理資訊 vs 看新聞刷未讀;

學習理财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 vs 每天盯着股票價格;

在長期研究的領域深交一些朋友 vs 多認識幾個人;

……

一句話小結,所謂長期主義,就是設立一個長期有效的目标,并不斷調整,延遲滿足,要把資源(包括時間、金錢、精力……)投入在效用半衰期長的事情上。

最後,送大家5個pmcaff的邀請碼,自取吧。

QUqFl4v1xF

ZqqSWT4dQS

GXwkMpffiI

E3eFELiTqv

pdJ1fatXQ1

用過的留下言,說下用了哪一個,如果需要的人多,我再發一些。

__________

蘇傑(iamsujie),前阿裡産品經理,寫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系列共4本書,現在做創業者服務,良倉孵化器創始合夥人,也是産品創新獨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