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akulu Linux 使用手記

使用版本: MakuluLinux-LinDoz-x64-Barebone.iso,釋出日期:2021年2月13日

使用環境:Ventory 1.0.35,釋出日期:2021年2月8日

使用過程:BIOS設定為安裝了Ventory的SSD啟動,選擇MakuluLinux。啟動後不久會停留在終端,帳号和密碼均輸入makulu,再稍等片刻,就會進入到桌面。它的第一個特點出來了:會有一段MP4介紹使用方法,這是其它發行版都不曾有的。剛開始是有點驚豔到了,可是後來的每次登入都還會這樣出現,就沒有必要了。而且不看完、在中途想關閉的話,得将右下角最右邊的那個按鈕按三次,才會出來标題欄,然後點選右上角的叉叉,才能關掉。這就有點煩了。

         預設是英文,但是可以打開終端,用locale-gen将中文加進去。之後再進系統設定,打開“language support”,把Chinese移到最上端。再把輸入法架構選擇“IBUS”,點選“Apply whole system”,登出再進,就從菜單、到桌面、到内置程式(如谷歌浏覽器)的顯示就都成中文的了。此過程中,所有需要密碼的地方一律都輸入makulu即可。

      用df -hm檢視預設的空間,根目錄“/”是7951M空間,可用空間幾乎相同,/tmp目錄大小與此一緻。如此慷慨的直接益處,就是隻管放心地apt update,和install virtualbox libreoffice remmina等這些我工作時必須要用到的軟體包。

     還有兩個很有意思的點,就是我解壓tar.gz版的火狐,然後運作其二進制檔案,工作列的圖示 居然 -- 竟然 - 赫然- 是好久不久的IE綠色圖示!火狐成IE,這波換皮操作,亮瞎了俺的钛合金雙眼~~ 它另一個算作是有個性的地方,為虛拟桌面的切換,不是像别的發行版那樣擺着幾個方框,點選哪個就切換到哪個桌面,而是在桌面最右下角的數字處,上下滾動滑鼠滑輪。

      總結一下:覺得這個發行版雖然名氣不大,網上有關資料很少,但在滿足我工作方面還是符合的。是以特寫此文,以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