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路網每日原創推送: 當貨币擁抱數字技術

财路網(www.cailuw.com)

當貨币擁抱數字技術

國際清算銀行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大多數央行都在研究發行數字貨币,瑞典、烏拉圭等少數國家的央行已進入試點階段,一些央行還就此展開了合作項目。

數字貨币令全球央行如此重視,主要是考慮到“去現金化”趨勢的需求。縱觀貨币發展史,從實物貨币到金屬貨币,再到以國家信用為背書的紙币,人們總是青睐那些支付更為便利、币值更為穩定的貨币。現在,移動支付技術憑借無與倫比的便捷性,成為很多人的首要支付手段,這對以現金為代表的傳統貨币形式帶來了巨大挑戰。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認為,當貨币面臨“曆史性轉折”之際,各國央行應考慮發行數字貨币。

與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不同,目前各國央行研究試驗的數字貨币,實際上是“數字化的法币”,也就是現金替代品。未來的法定數字貨币,更像是個人手機上安裝的電子錢包,或直接連接配接央行,或連接配接央行監管運作的支付機構,或兩者兼有。利用這個電子錢包,人們可以進行“點對點”的支付,就像使用現金一樣。

央行發行數字貨币可以适應目前社會的不少需求。首先,它對金融普惠性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無額外收費令低收入人群受益。目前,人們使用移動支付手段,需直接或間接承擔成本并受到限制。如支付金額超過一定限額時,需向銀行和支付服務商付費。低收入人群顯然更傾向于現金交易來避免額外成本。不過,随着“去現金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取現也變得困難起來。以瑞典為例,2016年其現金流通量僅是2012年的2/3。法定的數字貨币就可以彌補這一不足。

其次,它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隐私保護。随着移動支付的普及,使用者的消費行為和偏好被服務商一覽無餘,這對個人的隐私保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币則可以實作可控的匿名性。如果消費者使用央行數字貨币進行小額交易,就無需經由商業機構之手而直接在央行系統上完成,這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現金交易,進而保護個人隐私和避免支付資訊洩露。此外,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币還可以有效解決信用背書的問題。

當然,央行發行數字貨币面臨一系列挑戰,這也是大多數央行對于發行數字貨币仍保持審慎的原因。例如有人可能利用數字貨币支付的便捷性和對隐私的保護,從事洗錢、行賄等違法活動。同時,央行發行數字貨币可能令金融市場變得更加敏感,進而對金融穩定乃至日常貨币政策操作帶來沖擊。

未來,金融科技的進步可以為各國央行發行數字貨币提供多種解決方案。各國央行可以根據需要揚長避短、審慎設計,将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内。當貨币擁抱數字技術,或許會成就央行的華麗轉身。

财路網每日原創推送: 當貨币擁抱數字技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