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GC+機器人=具身智能?矽谷最酷的兩個男人不謀而合 A股預演“下個浪潮”

作者:科創闆日報

《科創闆日報》5月18日訊(編輯 宋子喬)新的AI題材層出不窮,這次輪到“機器人+AI”融合而成的具身智能概念。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和熱愛黑色皮衣的“顯示卡教父”黃仁勳均作出積極表态,可謂不謀而合。

當地時間5月16日, 特斯拉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召開,馬斯克在會上表示,人形機器人将會是今後特斯拉主要的長期價值來源,“如果人形機器人和人的比例是2比1左右,那麼人們對機器人的需求量可能是100億乃至200億個,遠超電動車的數量。”
同日,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ITF World 2023半導體大會上表示,AI下一個浪潮将是“具身智能”,他也公布了Nvidia VIMA,這是一個多模态具身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在視覺文本提示的指導下執行複雜的任務。

反映在A股二級市場上,今日,相關标的強勢上漲,多隻個股漲停。截至收盤,鳴志電器、優德精密、奧比中光漲停,機器人、虹軟科技、雲天勵飛、昊志機電、埃夫特等漲超10%。

AIGC+機器人=具身智能?矽谷最酷的兩個男人不謀而合 A股預演“下個浪潮”

自2021年釋出以來,馬斯克一直為其人形機器人“站台”,不斷重申“機器人+AI”的遠大前景。而在AIGC(生成式AI)火熱的當下,“具身智能”這一名詞的普及正逢其時,将“機器人+AI”再次推上舞台中心。

AIGC、具身智能、機器人,三者到底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

人們對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早已耳熟能詳。從最終用途來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機器人幾乎可以劃等号。

馬斯克對特斯拉機器人的遠景目标是讓機器人适應環境并能做人類所做之事,進而讓其服務于千家萬戶,比如做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

具身智能機器人是一個具有實體實體、可與真實世界進行多模态互動,像人類一樣感覺和了解環境,并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任務的智能體。英偉達機器人研究進階主管、華盛頓大學教授 Dieter Fox 此前指出,機器人研究的一個關鍵目标是建構在現實世界中對人類有幫助的機器人。

▌AIGC為具身智能突破技術瓶頸提供新思路

具身智能是智能科學的一個基礎問題,也是一個大難題。而AIGC為具身智能的實作提供了新思路。

1950 年,圖靈在他的論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了具身智能的概念。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囿于技術問題,具身智能并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

正如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李飛飛所說,“具身的含義不是身體本身,而是與環境互動以及在環境中做事的整體需求和功能。”

與人、與環境的互動,是具身智能機器人形成對于客觀世界的了解和改造能力的第一步,這方面,最直接的障礙在于,人們嚴重依賴手寫代碼來控制機器人,人類與人工智能面前,“巴别塔”高築。

而進入AIGC時代,GPT等AI大模型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已有不少研究者嘗試将多模态的大語言模型作為人類與機器人溝通的橋梁。即通過将圖像、文字、具身資料聯合訓練,并引入多模态輸入,增強模型對現實中對象的了解,幫助機器人處理具身推理任務。

▌微軟、谷歌、阿裡等積極探索

目前,具身智能已經成為國際學術前沿研究方向,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内的機構都在推動具身智能的發展,各大國際學術會議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具身智能相關工作,美國頂尖高校已經開始形成具身智能研究社群。

業界同樣進展神速,谷歌、微軟帶頭,均試圖以大模型為機器人注入靈魂。前者的PaLM-E模型與具身智能密不可分,完成機器人具身任務一直是該模型研究的重點,後者正探索如何将 OpenA研發的ChatGPT擴充到機器人領域,進而讓我們用語言直覺控制如機械臂、無人機、家庭輔助機器人等多個平台。

國内,阿裡巴巴也正在試驗将千問大模型接入工業機器人,在釘釘對話框輸入一句人類語言,可遠端指揮機器人工作。

▌投資主線日益清晰

從技術上看,具身智能的實作離不開三大環節——感覺、想象和執行。這意味着具身智能機器人需要有靈活的頭腦、強大的執行力、流暢的與人交流的能力、像人一樣的自學能力。

強大的執行力依賴于機器人的實體外設,即機械身體和基本運動控制,感覺、想象能力可以外化為機器人能聽、能看、能說,需要利用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多種AI技術優化軟體與算法,并利用文本、視覺、語音、場景等跨越不同環境的大量資料集進行訓練。

基于此,機器人産業和多模态大模型、機器視覺技術等被多家機構視作新的掘金方向。國盛證券稱,多模态GPT能極大助力機器人産業的發展,未來5-10年,結合複雜多模态方案的大模型有望具備完備的與世界互動的能力,在通用機器人等領域得到應用;天風國際證券表示,AI是機器視覺的母身,深度學習為機器視覺的技術堡壘,近期Meta釋出SAM模式有望助力機器視覺迎來GPT時刻。

身處上述行業或擁有相應技術的公司已成重點關注對象。上市公司互動易上,淩雲光、彙川技術、海天瑞聲等均被投資者追問與具身智能的聯系。其中,淩雲光是為數不多的給出明确回應的公司,稱其采用多模态融合技術解決客戶多場景的智能制造需求,屬于向具身智能方向發展的必經環節。

結合機構研報,據《科創闆日報》不完全梳理,還有這些公司均受到關注:

AIGC+機器人=具身智能?矽谷最酷的兩個男人不謀而合 A股預演“下個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