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作者:館長微鑒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文:館長微鑒

編輯:館長微鑒

出于溫飽問題和追求美好的物質生活是人們賣力工作的根因,那些根植于這些需求的産品随着時代發展層出不窮,每一種新奇産品的存在都在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以及執行力也在這樣的時光裡達到了一個又一個峰值。

追溯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在服飾穿着上,人們有了巨大的改變,其中最具盛名的無疑是“的确良”,可是這個産品似乎已經不出現在現代人的視野内了,這究竟是為什麼?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破開黑暗換黎明,百姓無懼生存事

二十世紀後半程中國從黑暗的戰争中方走出,經曆了黑暗的國人格外的珍惜黎明。勤勤懇懇的百姓們開始走向了重構自己家園的路途。

于是1976年,高挂着“堅持完成毛主席圈閱的工程”智語的天津石油化纖廠在建成投産後将生産大量滌綸,再用滌綸織“的确良”布。這便是“的确良”在中國境内開始流行的初始。

1976年之前,人們穿的、蓋的都是全棉制品,中國自古便是以農耕文明著稱,對于彼時仍貫徹着其餘留的影響,人們更多的種植棉花以此便于編織衣服。而1976年至1979年,中國大量地進口化纖裝置,則引發了國人在“穿衣”上的革命。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新式的面料、特别的材質令“的确良”成了那個年代的代名詞。當然,按今天的眼光看來,這種化纖面料其實并不比棉制面料來的進階。

但時值改革開放初期,自然是新式的更惹人注意,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的确良”是一種進階、新奇又時髦的東西。

這種面料,最先是在廣東地區流行開來的,當時的人們普遍稱呼其為“的确靓”,但是由于資訊在傳播過程中的損耗率概念,這個“的确靓”在傳播過程中被叫做了“的确涼”,于是人們又望文生義了,以為是穿這個“的确涼”會變得很涼快。但人們也很快發現其根本沒有變涼快的作用,于是人們就稱呼它為“的确良”。

可是“的确良”穿在身上,不僅不吸汗,還不透氣,那人們為什麼又那麼追捧它呢?甚至給它更名作“的确良”?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因為“的确良”雖然不透氣不涼快,但它卻非常的好洗,而且幹的也很快,加之其比棉布更加結實,老百姓在當時甚至稱呼它為:易洗又易晾,一件頂三件。

彼時購買物品尚需要票據,買米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買布自然要布票。最緊俏的時候,人們還要花遠比買棉布布票更多的票據去購買“的确良”一匹布,那段時間裡“的确良”就是人們眼中的潮流新貴,人們想要穿上一身“的确良”還得咬咬牙。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其實此前常穿的棉衣并非是人們太挑剔,而是棉衣的材質不夠耐用。那個年代“更新檔”的存在絕對的非常正常的特有标記,一般人家的孩子從年頭到年尾都很難穿新衣裳,一代穿完下一代穿,破了補一補還能再穿一代。

面對這樣的艱苦環境,毛主席曾對周總理說:“我們能不能搞點化纖?不要讓老百姓們穿衣服這麼千辛萬苦。”

而作為耐用的化纖的一種——“的确良”便開始逐漸引入衆人的視線。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的确良”轟動一時,色彩再現百姓間

可以說比起此前的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穿衣習慣,“的确良”在這個方面又送出了自己的高分答卷。比起棉布的柔軟溫暖,“的确良”不但挺括不易皺更是結實耐用的代名詞。

在這樣人們尚且無法實作購衣自由的時候,顯得其難能可貴了不少,縱然其價格不菲,也有大批人願意買它。

同時,“的确良”比之棉布更為女性稱道的是它還能印染出鮮亮的色彩。須知改革開放之前,出于一些有限的拘束,整個中國的服裝普遍傾向于暗色系。

在那樣的歲月裡,張揚的色彩是一種會被人以異樣眼光看待的事情。正如水中若是多了一點墨,必然是讓人排斥的。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此時的人們縱然走出了曾經的黑暗時期,曾經的混亂時局,但是那些年帶來的思想心理是不會那麼輕易就粉飾太平的。至少對于面對自我人性上的認知和觸碰,這時候的人們是處于踟蹰狀态的。

是以那時候的社會難免有些許的壓抑。可是改革開放了,這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人們開始正式接納新事物,走出原始的殼子了。其中最先變革的,便是人們身上的色彩。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如同氣味是一個人身上的标志一樣,在那個時候色彩便是一個人的标志。在那個年代的審美中“的确良”絕對是占據了上流的一個名詞,事實上那個年代沒有一個小姑娘看着穿着“的确良”裙子的人不羨慕的。

也是由此看出“的确良”不僅隻是單方面的布匹,女性會還以其編制裙子,男性則以其制成襯衫短袖。

須知那個年代的人們,戰後尚未完全恢複,又迎來了國内的部分狹隘排擠批鬥,那時候的人們普遍都是貧窮的代名詞。

當然,在那時候貧窮才是常态,才是被允許存在的形式。故而人們很少購買成衣,大多是自己買棉布,自己縫紉。至于涉及到買布——每人一年的布票普遍為3尺。

當時的人們人口基數不小,三尺布票其實是完全不夠的。不論相關富裕的人家,單單是貧窮的人家,就隻能買“回紡布”——将破布打爛,再重新紡成紗,織成布,做成衣。回紡布格外的粗糙易破,可以說是另一個意義上的“易碎品”。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于是這和“的确良”一對比,人們恍然間覺得或許這樣貴但是耐用的布可以在長遠角度上比屢次購買回紡布來的更劃算一些。

于是确良的出現,反而能夠解決很多人們在使用布匹上的挫折,因為對于此時的人們而言它是不負其名的——的确很優良——非常的耐用。

衆所周知,人性本就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人根植于人性的很多情緒在被壓迫的那些年被積壓,于是在好日子來到的這些光陰裡,人們逐漸釋放自己的天性。

沒有人會不喜歡好日子,沒有人不喜歡穿得好吃得好,是以在人們滿足了最基本的溫飽需求,生存不是問題以後,“的确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小資情調”。

以至于,當時城裡的知青帶來了為數不多的“的确良”材質的襯衫。在那個什麼都匮缺的年代,有一二件“的确良”襯衫,那必定是珍惜占據主導地位。不到逢年過節,往往還舍不得穿。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了無音信實無奈,登高革新又一季

而到了“的确良”最巅峰的時候,很多商店剛剛進貨,消息一旦出來,馬上就會被搶購一空。

對比現在知名連鎖店的開業首日瘋狂排隊的情景,在當年也曾出現過,隻不過是為了買一塊“的确良”的布匹,由此也可以窺見當年的“的确良”無疑是當時的頂流品牌。

那麼這麼受歡迎的“的确良”為什麼現在反而沒有其消息了呢?須知1949年的adidas和1972年nike尚且能聞名至今,成為非常優秀的運動品牌。怎麼幾乎是同一個年代出現的“的确良”反而如今了無音信呢?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當人們進入80年代,所有的一切面臨重新整理的場面。這一時間段,棉花也走向了連年增産,滌綸混紡布的産量和60年代末相比,增長了30多倍,這時候的紡織品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從1982年開始,國家更是陸陸續續對一些紡織品減收或免收布票,直接達成了尋常購物的供應鍊。衆所周知,當供過于求的時候,物品的降價是毋庸置疑的。簡單來說,原本無比金貴的布匹不值錢了,“的确良”瞬間變成了經濟實惠的代名詞。

終于1983年年底,商業部發了通告,宣布從這年的12月1日開始全國免收布票。到了1984年布票不再需要印發,至此通行了30年的布票走向了廢止。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而已經不缺布匹的人們無疑會變得自己的生活水準作出一系列的調整。前文提到,作為化纖面料,“的确良”是擁有着本身無法逆轉的劣勢的。

和棉布相比,它固然耐用,在平日的穿着當中,也不會對人造成太大的影響。不過一旦遇到幹燥炎熱的天氣,其不涼快不透氣的弊端顯露無疑。更何況作為一種合成材質,它本質上根本沒有棉花制成的衣服舒适。

這就造成了,人們逐漸發現其弊端,尤其在夏日一出汗就會穿着非常難受。甚至一有汗水,這種面料的衣服又會貼在身上,不舒服也容易“走光”。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不得不說人類真的是一群非常有潛力的生物,随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制衣面料方面的技術不斷提升,于是逐漸冒頭的新型面料開始沖擊原來的面料市場,“的确良”無法作出更新的改良,這注定了它無法在這種生産力發展下的市場中生存。是以,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曾聽聞“的确良”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的确良”并沒有在市場上徹底銷聲匿迹,它現在擁有嶄新的名字——“聚酯纖維”,也叫就是俗稱的“滌綸”。

這樣一說,人們瞬間明白“的确良”是什麼了,因為在現在,聚酯纖維仍然被用于工服制作。

在如今服裝方面,“聚酯纖維”依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競争對手,它在很多時候會成為很多時尚設計師們廣泛使用到的面料。故而其實“的确良”并未消失,它隻是仍舊悄悄地存在我們的生活中。

70年代風靡一時的“的确良”是什麼?怎麼突然就銷聲匿迹了

革命的更替,時代的更變

正如“的确良”由盛轉衰的不過不眨眼幾十年,其實改革創新的時段也不過幾十年。曆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乃至接下的革新,皆是區區幾十年,出現了嶄新的事物,一夜之間世界翻篇。人類這樣富有創造力和智慧的生物果然無愧于那一聲靈長。

今人看到近代史,細細摩挲其中的奧秘和偉大,都一定會感慨自己生于這個最好的時代吧。而我們也始終相信,時至今日,下一次嶄新的科技革命的到來不會久遠。

參考文獻:

《農民的服裝從此走向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