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IS子產品化介入正常項目的解決方案

從事GIS行業的小夥伴們肯定會遇到這樣一種場景,就是你接觸的項目或者應用不是純GIS應用。比方說要做一個某某縣的企業點資訊統計系統,某某縣 的耕地漲勢系統,某某ToG的管理系統,GIS功能,或者說GIS子產品隻是整個系統中的一環,一部分,與其他資料有關聯但是在功能上幾乎是解耦的,是以我們有很多種方法将GIS功能繼承進系統裡。

1.伴随具體的項目,不斷地重複的接入GIS功能。這種方式是最笨重最累的,每次有了新的項目總是等前端後端的人開發完之後,再把項目代碼下載下傳下來,開始寫自己的GIS子產品的功能,寫完之後還得和非GIS的功能聯調,不斷地和純前端的人員溝通,從開發效率上講非常低下,耗費的時間也長,另外不斷地和不懂GIS的前端交流真的很讓人拴Q......

2.寫一套抽象出來的元件庫,利用開源的GIS架構,将一些常用的GIS功能抽象出來,寫成元件,比如說,基礎底圖的展示,封裝幾個wms,wfs,wmts的方法,請求一些底圖,包括天地圖等。類似的查詢功能也是常見 的,封裝一個查詢元件,當圖層改變時可進行靈活的點選和框選以及多邊形查詢,再如繪制元件,肯定少不了對地圖進行簡單的繪畫,标注等等。再多的我就不說了。總之思路就是将這些功能分開寫成多個元件,然後最後将GIS元件庫打成包上傳至npm倉庫,這樣傳統的前端就可以和使用element ui一樣,參照具體的說明文檔,來進行元件的使用。

這種方法相較于上一個是不是簡便很多了,不過就是需要一些人力投入,前期走的會艱難一點,越往後越輕松,幾乎就是改一改元件樣式,微調一些細節功能即可。當然這種方式也存在一種弊端,就是現在前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