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畢業論文經驗

以前總聽學長學姐們抱怨論文煩答辯煩,想想不就寫一個字多的作文嘛有啥難的。最近輪到自己寫論文了,才知此中痛苦,特此總結經驗,告誡後人。

  • 模闆

論文的模闆每個學校基本都有,字型 、間距、參考文獻格式基本都有,是在沒提供百度一下 标準畢業論文模闆。

  • 參考文獻格式
别以為複制了别人的一段話然後再結尾弄個[1]就不會被查重了,真是如此的話全篇引用都能過了,是以就算标了引用,也要消化後以自己的話說一遍,簡單改改語序是不行的!機器很聰明! 找文獻我一般去知網和google學術找,學校買了知網等學術平台的鏡像,外面的人下知網的東西是要RMB的。然後引用的時候有個小技巧,參考文獻的格式是可以自動生成的!不用自己手寫的,如下如所示,選中文獻後點選圖中按鈕,
畢業論文經驗
接着再選擇導出就會出現如下界面,中間那個不正是标準的草考文獻格式嘛~左側的是不同的格式,一般預設的夠用了。
畢業論文經驗

  • 引用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菜單中“插入”——“腳注和尾注”。   2.對話框中選擇“尾注”,編号方式選“自動編号”,所在位置建議選“節的結尾”。   3.如“自動編号”後不是阿拉伯數字,選右下角的“選項”,在編号格式中選中阿拉伯數字。   4.确定後在該處就插入了一個上标“1”,而光标自動跳到文章最後,前面就是一個上标“1”,這就是輸入第一個參考文獻的地方。   5.将文章最後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記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輸入,否則參考文獻以後就是移動的位置,這個序号也不會變),再在它後面輸入所插入的參考文獻(格式按雜志要求來慢慢輸,好像沒有什麼辦法簡化)。   6.對着參考文獻前面的“1”輕按兩下,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可以繼續寫文章了。   7.在下一個要插入參考文獻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會出現一個“2”(Word已經自動為你排序了),繼續輸入所要插入的參考文獻。   8.所有文獻都引用完後,你會發現在第一篇參考文獻前面一條短橫線(頁面視圖裡才能看到),如果參考文獻跨頁了,在跨頁的地方還有一條長橫線,這些線無法選中,也無法删除。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論文格式中都不能有這樣的線,是以一定要把它們删除。   9.切換到普通視圖,菜單中“視圖”——“腳注”,這時最下方出現了尾注的編輯欄。   10.在尾注右邊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分隔符”,這時那條短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單中選擇“尾注延續分隔符”,這是那條長橫線出現了,選中它,删除。   12.切換回到頁面視圖,參考文獻插入已經完成了。這時,無論文章如何改動,參考文獻都會自動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後面的參考文獻也會自動消失,絕不出錯。   13.參考文獻越多,這種方法的優勢就展現的越大。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分節插入參考文獻的。

  • 修改上标樣式

論文大多要求尾注格式為[1]、[2]、[3]樣式,而word預設編号格式中雖有多種,卻唯獨沒有方括号這種格式。

最優解決方案是先用預設的1,2,3插入尾注,再用word的替換功能将尾注編号替換為帶方括号格式的[1],[2],[3]即可,當然也可以替換為其它格式。 具體操作: word-編輯-替換:在“查找内容”處填 ^e,在“替換為”處填 [^&]  ,全部替換。 如果是腳注就把 ^e 換成 ^f ,這樣修改的好處就是不用自己去修改标注的順序,如果你采用自定義樣式的話是需要自己弄序号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