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作者:澴川行者

2004年的一天,中國駐肯亞大使館,接到了一封一個名叫姆瓦瑪卡·沙裡夫的當地女孩寫來的信。

這個女孩在信中說,她的祖先,是幾百年前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因故留在肯亞的水手,她的身體裡,流淌着中國人的血液!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這件事情非同小可,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中國駐肯亞大使館立刻派出從業人員,前去進行了查證。

結果發現,這個名叫姆瓦瑪卡·沙裡夫的女孩,确實是跟當地其他的女孩有所不同。

她的頭發,沒有當地其她女孩的頭發那麼硬和卷;她的嘴唇,也是沒有當地其她女孩的嘴唇那麼厚;她的膚色,也沒有當地其他的人那麼黑。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而最為與衆不同的是,她能夠講述從她的先輩那裡,一代一代流傳了幾百年的關于她的中國祖先來到肯亞的故事。

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來到了肯亞。

在一個叫帕泰的小島附近,她的祖先所在的那條船,不幸觸礁沉沒了。

他們幸存的十幾個水手,使出渾身解數,好不容易爬上了岸,卻遇到了當地土著。

當地土著,對他們這些外來者十分警惕。

是以,他們的處境很危險,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當地人團滅。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幸好,當時有條兇猛的大蟒蛇,在島上禍害當地居民。

他們這些大明水手知道後,就主動地去向當地人表示,可以幫助他們鏟除禍害。

開始,當地人還懷疑他們的能力。

但是,很快,他們就向當地人證明了他們的能力。

他們采用誘捕的手段,将大蟒蛇殺死之後,拖到了當地人的面前。

由此,當地人對他們的态度就來了個大轉彎,覺得有他們這樣一群人住在島上,是當地人的福氣。

就這樣,十幾位落難的大明水手,就在異國他鄉落下了根。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他們開始還希望,大明朝廷的船隊,後續還會過來,他們就能夠跟随後續的船隊回家。

但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們一直沒有等來大明朝廷的後續船隊。

他們就隻好經常下海,去撈起沉船上的那些東西。

他們希望,能夠用沉船上的那些東西,當作心靈的慰藉。

為了繁衍生息,他們跟當地人通婚,并且,建立了一個中國村落。

他們給這個村落起了一個中國名稱,叫“上加村”。

這個村名的發音近似“上海”,表示他們是從“上海”出發,來到這裡的。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為了保留中國人的血脈,讓世世代代,都能夠有一張屬于自己族人的面孔,他們相約,他們後代的婚嫁,就在他們後代的彼此之間進行。

但是,他們的想法是好的,現實的發展,卻難以如他們所願。

他們建立的村子,經過一段時期的繁榮後,就開始衰落了。

當時的歐洲人,正在海上擴張,到處掠奪和殖民。

他們這個小小的村落,也不能幸免。

于是,他們的後裔,就被迫遷移到了其他的村子。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随着時間的流逝,他們的不能随便與當地人通婚的約定,也難以保留。

他們的後裔,跟當地人混居和通婚,容貌上的差别,就越來越小。

到現在,當年大明水手所留下的血脈,已經是十分地模糊了。

但是,卻也并沒有完全消失。

姆瓦瑪卡·沙裡夫的外貌,就與衆不同。

她并不是家裡唯一的一個孩子,可是,她就是在外貌上,與家裡的其他孩子也不相同。

為此,她沒有少受别的孩子欺負。

她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于是,她的母親,就把他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講給她聽。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而且,關于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的這個說法,不隻是一代一代的傳說。

同時,他們也有一些特殊的生活習慣相印證。

比如,他們修建中國式的房屋;他們吃當地人所不吃的炒菜。

還有,他們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就是在他們死後,都會将一些從海中撈起來的中國瓷器的碎片,放在他們的墳墓中,作為陪葬。

這就是讓他們永遠都記得,他們的“根”在何處。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另外,姆瓦瑪卡·沙裡夫的家中,有一隻祖上傳下來的青花瓷碗。

她們家,将其作為傳家寶,十分珍視,輕易不拿出來示人。

可是,有一支外國考察隊,從當地人口中,聽說了他們一家的故事,就來請求,要看一看他們家裡的這個傳家寶。

他們本來是不願意向外人展示的,但是,看到考察隊中有一個人,長得像中國人時,他們就很大方地同意了。

不料,對方卻在拿到他們的青花瓷碗後,失手,将其摔碎了。

等到考察隊離開後,他們才從别人的口中得知,那個長得像中國人的人,其實是個日本人。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在查實了這件事的真實性後,中國大使館的從業人員,知道姆瓦瑪卡·沙裡夫想到中國,甚至想到中國讀書,就立即向上級反映。

幾個月後,中國教育部回信,同意她來中國留學,費用,由中國方面全包!

那麼,在了解到姆瓦瑪卡·沙裡夫的故事之後,我們能夠從她的這個故事中,想到一點什麼呢?

我們會不會想到,鄭和船隊當年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呢?

有一個最主流的說法,就是他們是去那邊尋找被明成祖朱棣打敗之後,失蹤了的建文帝。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明史·鄭和傳》就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迹"。

其實,這個說法,是根本就經不起推敲的。

建文帝,也就是惠帝,既然被他的叔叔朱棣給打敗了,奪去了皇位,這件事本身就說明,即使是在他建文帝實力最強的時候,他也不是他叔叔朱棣的對手。

更何況,在他被打敗之後,那些死心塌地地擁護他的人,都被他的叔叔朱棣給殺光了,他還有什麼能力,還有什麼資本,能夠卷土重來,去重新争奪皇位呢?

他的叔叔朱棣,憑什麼還怕他,還要勞民傷财、興師動衆地去尋找他呢?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更何況,即便确實是要去尋找他,那也應該是悄悄地去尋找呀。

這麼興師動衆、聲勢浩大地去尋找,那不是打草驚蛇嗎?那怎麼可能找得到呢?

其實,從姆瓦瑪卡·沙裡夫所講的故事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姆瓦瑪卡·沙裡夫的家中,有一隻祖上傳下來的青花瓷碗。

他們這些明朝水手的後裔們,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儀式,就是在他們死後,都會将一些從海中撈起來的中國瓷器的碎片,放在他們的墳墓中,作為陪葬。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這就是說明,那艘觸礁沉沒的沉船上瓷器很多,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帶着很多的瓷器。

那麼,鄭和船隊帶着那麼多的瓷器,他們是要幹什麼呢?

他們就是去四處推銷他們大明王朝的瓷器呀。

是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經商。

鄭和的船隊,實際上就是大明王朝的一支商隊。

那麼,為什麼他們的經商活動,沒有繼續,後來會停止了?

而且,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又被說成是去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呢?

這裡,當然是掩藏着大明王朝與當時的官商勾結勢力之間的一場重大鬥争。

是因為大明王朝敗了,官商勾結勢力勝了,是以,這段曆史,就被書寫者給扭曲、掩蓋了。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大明王朝在建國之初,其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制定了一項“片闆不許下海”的禁海政策。

他為什麼要實行這麼嚴厲的禁海政策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回答另外一個問題。

大家知道,宋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富裕、最繁華的朝代,又是中國曆史上最軟弱、最窩囊的朝代。

那是為什麼?

那就是因為,宋朝是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的朝代。

那就是因為,宋朝的商人太多了,太富了。

商人太多,太富,他們就會進行官商勾結,通過官商勾結來影響朝政,使朝政腐敗。

而當時商人緻富的主要途徑,就是對外通商。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是以,朱元璋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商人們,通過對外通商大發橫财,然後,又回頭大搞官商勾結,禍國殃民。

但是,他的這項嚴厲的政策,也遭到了官商勾結勢力的強烈反彈。

為什麼,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會暴病身亡呢?

為什麼,建文帝朱允炆,接替爺爺朱元璋登基後,立即就開始削藩,而且,不是以溫和的方式削藩,而是要羅織罪名,将他的叔叔們一個個都往死裡整呢?

這其實,就是官商勾結勢力對朱元璋禁海政策的強烈反彈;就是官商勾結勢力,想要盡快取消朱元璋所制定的禁海政策。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實際上,曆史上的漢武帝,曾經創造了一個成功的削藩模式,那就是實行“推恩令”。

通過“推恩令”,讓藩王的内部不斷分裂,來不斷削弱藩王們的實力,就可以達到削藩的目的。

為什麼朱允炆不以“推恩令”的方式削藩,而是要以羅織罪名的方式削藩,把他的叔叔們一個個都置于死地呢?

因為,朱允炆還是一個孩子,他不過是他的那些老師們的傀儡。

而他的那些老師們,都是被官商勾結勢力所收買的打手。

那些老師們的政治目标,就是要盡快取消朱元璋的禁海政策。

而不消滅朱元璋的那些兒子,不鏟除那些藩王,想直接取消朱元璋的禁海政策,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是以,朱允炆的那些老師們推動削藩的目的,就根本不是為了削藩,而是為了消滅朱元璋的那些兒子,也就是鏟除他們在取消朱元璋禁海政策這條路上的障礙。

那麼,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就不是他們叔侄之間的奪權鬥争,而是他們朱家的大明王朝,與官商勾結勢力之間的生死之争;是對他的父王朱元璋所制定的禁海政策的存廢之争。

那麼,朱棣登基之後,又為什麼要派遣鄭和下西洋呢?

這就是為了彌補他父親朱元璋禁海政策的不足,盡量地減少他們大明王朝的敵對面。

因為,禁海政策不僅讓那些商人發不了财,也讓那些手工業生産者的産品沒有銷路,讓那些手工業者們失去了生計。

這就不僅讓那些商人們是恨得牙癢癢,也讓那些手工業生産者們,更是怨聲載道。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之是以想從南京遷都到西安去,就是因為他在當時工商業發達的江浙地區不得人心。

他不想在這群情洶洶的江浙地區,每天面對着一張張臭臉,他想到西安那邊去躲清靜。

而朱棣登基後,雖說沒有遷都西安,卻還是遷都到了北京,當然就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但是,逃避問題,不是辦法,總還是要解決問題。

海禁,是不可能開放的;但是,底層手工業者們所制造的産品,不能讓他們沒有銷路。

是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廷,就不能不将這個責任承擔起來。

這就是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鄭和下西洋,是一項政治任務,就是為了幫助江浙地區的底層群眾,将他們的手工産品推銷出去,以減少朝廷與江浙地區這些底層群眾的對抗。

那麼,朝廷想要減少與江浙地區底層群眾的對抗,那些官商勾結勢力,會不會任由朝廷與江浙地區的底層群眾關系緩和呢?

他們肯定不想朝廷與那些底層群眾的關系緩和,他們一定要阻止朝廷與那些底層群眾的關系緩和。

而他們阻止朝廷與底層群眾關系緩和的手段,當然就是阻止鄭和下西洋,就是破壞鄭和下西洋。

這就是鄭和下西洋活動沒有繼續,後來會停止了的原因。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永樂二十二年(西元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

他的兒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立即更改他老爸朱棣的各項政策,不僅宣布要遷都回南京,還宣布要停止朝廷船隊下西洋。

這一切,都是迎合官商勾結勢力的做法。

因為,朱棣常年在外帶兵打仗,而他朱高熾身材肥胖,打不了仗,一直在後方跟那些官僚們混在一起,是以,他就很相信那些官僚的話,認為他父親過于強勢。

幸好,他登基不到一年,就病死了,各項政策還沒有得到正式實施,權力,就轉移到他的兒子朱瞻基的手中。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朱瞻基從小就跟随他爺爺朱棣四處征戰,深得他爺爺的真傳,是以,即位之後,立即更改他父親的政策,回到他爺爺的路線。

宣德五年(西元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指令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這又是一次大規模的遠航,各類人數共計達27550人。

可惜,朱瞻基在位十年,英年早逝,他兒子又小,權力就落到了他母親,朱高熾老婆的手中。

朱高熾老婆,和她的丈夫朱高熾,可謂是一對模範夫妻,心心相印。

正是由于朱高熾老婆和她丈夫朱高熾一樣,改弦易張,使得官商勾結勢力迅速膨脹,進而為未來的“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也使大明王朝由盛轉衰。

到朱瞻基的兒子,兩度登基的朱祁鎮死後,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登基,想要重新開機朝廷船隊下西洋活動時,所有的航海資料,全部都消失了,找不到了。

朝廷不能重新開機下西洋活動,江浙地區手工業生産者們所生産的産品,就賣不出去,那麼,海禁政策,就不能堅持。

嘉靖三十一年,朝廷裡的開海派和禁海派,展開了激烈的争論。

到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明穆宗朱載垕終于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

肯亞女孩的一隻破碗,揭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隆慶開關,标志着大明王朝對官商勾結勢力鬥争的徹底失敗,也标志着大明王朝,走入了通向最終滅亡的快車道。

此後,經過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任皇帝的苦苦掙紮,大明王朝,終于壽終正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