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千兆”網絡,讓智慧生活加速度

作者:中國戰略新興産業

中國戰略新興産業融媒體記者 蔔文娟

大陸“雙千兆”網絡建設風勁帆滿勁頭十足,跑出加速度。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雙千兆”網絡不僅讓智慧生活走進現實,更不斷激發着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活力。

目前“雙千兆”建設發展迅速,全國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網絡應用案例數超過5萬。“雙千兆”建設進展如何?有哪些新應用、新場景?下一步又如何高品質發展“雙千兆”網絡?

工信部等14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促進“雙千兆”網絡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則給出了答案。

《意見》提出,到2025年,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工作機制不斷完善,“雙千兆”網絡建設環境進一步優化,農村杆線梳理取得積極進展,跨行業共建共享深化拓展,數字化手段保障有力,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準穩步提升,有效節約社會資源。

“雙千兆”建設發展迅速

千兆光網和5G構成的“雙千兆”網絡,構成新型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和承載底座,共同滿足不同行業、不同場景的差異化應用需求。

近年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關于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相繼出台落實,加快了千兆光網的普及速度。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光産品線副總裁王景吉表示,以泛8K視訊為主的智慧家庭、企業全息互動、雲遊戲為代表的雲端渲染場景,以及高清視訊質檢、智能安防等場景,每一種場景都要求更高的分辨率和碼率,這對網絡提出了更為嚴苛的标準,需要網絡做到超大帶寬、超低延遲時間、超高可靠性。

而“雙千兆”網絡具有超大帶寬、超低延遲時間、先進可靠等特征,二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随着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深化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面臨新形勢、顯現新特點。

一是以5G、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進入快速發展建設階段,迫切需要優化“雙千兆”網絡建設環境,大幅提升“雙千兆”網絡的覆寫水準。二是電力、市政、交通運輸等領域的社會設施資源豐富,成為“雙千兆”網絡深度覆寫的優質載體,跨行業資源共享逐漸成為提升“雙千兆”網絡建設效率和效益,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的有效途徑。三是随着農村“雙千兆”網絡的建設發展,農村通信杆線整治的訴求日益迫切,亟須推動建立杆線的共建共享,加強存量杆線的維護梳理。

為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工業和資訊化部于2021年啟動了“千兆城市”評選工作,大力推進“千兆城市”建設。“千兆城市”相關評價名額主要涉及5G和千兆光網的網絡供給能力、使用者發展狀況和應用創新水準等方面。

其中,重慶将提質優效推動5G和千兆光網建設,2022年,重慶電信業務總量達381.74億元,同比增長23.51%。電信業務收入達320.87億元,同比增長9.81%。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成功建立國家級“千兆城市”。重慶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已直聯28個省市區42個城市,網際網路省級出口帶寬增長13倍達47.28T,成為西部網際網路流量轉接疏導的核心節點之一。

重慶市通信管理局發展處處長舒兵表示,今年将積極推進“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加大千兆城市建立力度,力争實作中心城區全域千兆城市建設達标,以推進資訊通信業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創新融合發展為主線,充分發揮數字資訊基礎設施重要底座作用,賦能數字重慶建設。

對于廣東省來說,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使用者發展平穩增長,行業應用逐漸深化,産業生态持續完善。截至3月底,5G基站累計建成27.9萬個,5G行動電話使用者7025.1萬戶,物聯網終端使用者3.6億戶,光纖使用者4474萬戶,千兆使用者975萬戶,網站60.7萬個,規模均為全國第一。5G基站數和使用者數、物聯網終端使用者數等名額均居全國第一。廣州、深圳、佛山、清遠四市已全面建成“千兆城市”,5G不斷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形成梯次落地路徑,以點帶面、縱深推進,逐漸實作重點行業規模化應用。

共建共享做加法

共建共享已成為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旋律,主旨就是“集約利用存量資源,能共享不建立”。共建共享是在做加法,不僅能減少重複投資,節約資源消耗,而且有利于推動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普及。

例如,聯通和電信共建共享5G網絡,兩家的5G頻段相鄰,共用一套裝置就可實作5G覆寫。同時,兩家企業的資源在不同區域又有很大互補性,強強聯手能快速增強5G網絡和服務的市場競争力,提升網絡效益和資産營運效率。電信與聯通共建共享,建成了全球首張規模最大的5g SA的共建共享的精品網絡,同時,千兆官網已經覆寫300多個城市,積極參與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形成2+4+31+x+o的7次分布,雲邊協同的泛在算力基礎設施體系,與全國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布局高度契合。

此外,從2014年國家為了促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而推動成立中國鐵塔公司,到近年來電信營運商兩兩聯手共建5G網絡,都可以看出共建共享既符合大趨勢,還能實作共赢。如今競合已成新常态,共建共享才能赢得更多市場機會。

截至2023年4月底,廣西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8.3萬個,适度超前部署10G PON端口66.4萬個,具備服務1600多萬戶千兆家庭的能力,每萬人擁有光傳送節點數達到0.86個,廣西在全國率先建成覆寫所有行政村的“雙千兆”網絡。

中國鐵塔廣西分公司副總經理龔新平表示,中國鐵塔廣西分公司自2014年11月成立以來,深化共建共享,實作節能減排。建立鐵塔共享水準從7.58%大幅提升到90.64%,将3000多個“通信塔”更新為“數字塔”,廣泛服務環保、農業等領域,擴大節約規模。8年來累計減少站址重複建設4萬座,節約行業投資約53.1億元,節省土地200多畝,減少碳排放約72.78萬噸。

中國鐵塔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勇也表示,鐵塔成立9年來,公司的站址規模從最初的140萬到已經超過了210萬,建立站址共享率從最初的14%提高到了83%。依托遍布城鄉的分布式電力網絡、蓄電池儲能系統以及專業化的運維能力,向社會提供換電、充電、備電、保電、梯次電池利用等新能源綜合利用服務,每天為近百萬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超千萬居民提供輕型電動車換電充電服務。

據了解,《實施意見》鼓勵跨行業開放共享。加強電力、市政、高速公路、鐵路等部門間協調溝通,推動杆塔、管道、隧道等設施積極向“雙千兆”網絡建設開放共享,推進“一杆多用”“一塔多用”。開展跨行業共享示範工程,到2025年底,形成一批典型案例。

聚焦六大重點方向

目前,大陸已實作全國的“市市通千兆”“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千兆光網已經具備覆寫超過5億戶家庭的能力。

關于下一步如何發展“雙千兆”網絡建設,《實施意見》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共建共享水準顯著提升,“雙千兆”網絡建設環境進一步優化,有效節約社會資源。

《實施意見》以持續提升共建共享水準、促進“雙千兆”網絡高品質發展為目标,以統籌集約建設、保障公平進入、推進跨行業共享為重點,聚焦六大重點方向,推進共建共享深化發展。

一是推進“雙千兆”網絡統籌集約建設。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做好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安排。加強對5G基站站址及機房、建築樓宇類和公共交通類重點場所室内分布系統建設需求的統籌,充分利用存量資源,能共享不建立,嚴格共建共享流程,最大限度減少重複建設。

二是深化“雙千兆”網絡共同進入。嚴格落實建築物通信配套設施建設标準。推進重點場景5G網絡統一協調、統一進場、統籌建設。推動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商務樓宇向基礎電信營運企業平等開放通信配套設施,加快實作多家基礎電信營運企業的寬帶網絡平等接入,深化千兆光網覆寫。

三是加強農村通信杆路線纜維護梳理。鼓勵基礎電信營運企業通過同溝分纜分管、同杆路分纜、同纜分芯、纖芯置換、租用纖芯等模式推動農村杆路線纜共建共享,鼓勵主建方統一協調賠補和管道、杆路租用等,集約開展建設。推動基礎電信營運企業加強農村存量杆線維護梳理。

四是鼓勵跨行業開放共享。鼓勵電力、市政、交通運輸等領域的杆塔、管道、管廊、隧道、光纜、機房等資源以合理公允的市場化方式積極向“雙千兆”網絡建設開放共享,發揮通信網絡賦能各行業的作用。鼓勵智慧杆塔發展,支援以智慧杆塔為載體的5G基站、移動物聯網等設施加快建設及應用。

五是加強數字化技術支撐。研究制定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大資料平台标準,明确平台基本功能、總體架構、接口标準、資料格式、安全防護等要求。鼓勵各地推進本地區平台建設或更新改造,加強平台系統與設施資源資訊整合,強化資料分析應用,努力提升共建共享數字化保障水準。

六是優化“雙千兆”網絡建設環境。統籌考慮各地設施規劃、政策保障、資金支援、考核引導等綜合情況,聚焦影響“雙千兆”網絡建設的各類政策環境等因素,探索制定評估标準規範及評估名額,形成評估體系。各地組織開展“雙千兆”網絡建設環境評估,加強評估結果宣傳,促進建設環境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