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記德國日本美國

  • 德國
    • 影片
      • 再見列甯
      • 竊聽風暴
    • 導演
  • 日本
    • 影片
      • 砂之女 1964
    • 導演
      • 敕使河原宏
  • 美國
    • 導演
      • 希區柯克
        • Rope奪命繩索1948

德國

影片

再見,列甯

竊聽風暴

導演

日本

影片

砂之女 (1964)

導演: 敕使河原宏

編劇: 安部公房

主演: 岡田英次 / 岸田今日子 / 三井弘次

影記德國日本美國
砂之女的獲獎情況

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導演(提名) 敕使河原宏

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17屆戛納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金棕榈獎(提名) 敕使河原宏

精彩影評

艾小柯 2008-04-27 13:27:38

  敕使河原宏于1964年拍攝了他的第四部電影《砂之女》,這也是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大師在電影領域的最高成就。影片改編于日本存在主義文學巨匠安部公房的同名小說,由日本著名音樂家武滿徹操刀打造配樂。導演敕使河原宏本身學油畫出身,同時又與日本的先鋒建設師矶崎新為好友,這使電影在美工設計和電影攝影方面簡直無出其右,即使今天看來都令人震撼而激動。

  

  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放大後的砂粒細節,脫離了人對沙原來的熟悉印象,形狀不規則的單粒黑砂放大體給人以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這樣通過無限放大細節将熟悉變為陌生的寫物手法後面也多次出現,給影片奠定了美醜轉換的基調。随後四個快閃,視角一步步提升,先是顆顆晶瑩通透的砂粒,令人目眩;随後熒幕變成無邊無垠的沙海,風吹過沙紋猶如水波蕩漾,構圖之美堪比著名攝影師Ansel Adams的黑白照片,比較先前放大的沙細節之醜,這裡又美得直叫人意亂情迷。男主人公随即登場,在茫茫的沙海中,人與沙,内與外,存在于虛無,渺小與廣博的對比從這裡開始。電影所帶來的哲學思辨幾乎從頭到尾貫穿始終,總結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男女關系的力量對比。業餘昆蟲學愛好者的男主人公被村民誘騙到了沙坑,宿于女主人家一夜,發現去路被除,他要被迫與這女人成為露水夫妻,同時無休止的鏟沙為生。男人從最初的傲慢及對女人的輕蔑,到後來的頹廢沮喪,随後為了達成去海邊透風的願望竟然同意放棄尊嚴任人精神欺侮,再到結尾處對女人的由衷依戀,這樣的過程代表着男人從強到弱的演變過程,既有孩子氣的意氣用事,也有面對絕望暴虐的可憐相。男人的情緒波動對比女人近乎愚鈍的一貫隐忍與執着,在人生這場戰争中,倒是女人更顯得堅如磐石,蘊含着中流砥柱的内在力量。女人外在的柔弱與内裡的執拗剛強,剛好與沙的柔與剛相呼應。比如男人在得知去路已斷後氣急敗壞的用小鏟挖沙,妄圖在高聳的沙山上挖出用以支撐的凹槽後向上攀爬,可每次努力都伴随着砂礫們坍塌後像水波一樣緩慢傾流下來的現實而失敗。歇斯底裡的男人試圖用各種方法出逃,而女人隻是默默的繼續做着挖沙的苦力,那種看不見的意志力就猶如柔軟而又傾覆萬物的沙海,以柔克剛,化一切力量于無形,無處不在也無可遁逃。女演員岸田今日子刻畫的片中女人最著名的形象便是清早裸體躺在榻榻米之上,裸背上沾滿了細密的沙粒。女人與沙,沙和女人,在精神力量上合而為一。

  

  二是希望與失望的辯證關系。我想片中最著名的一句台詞應該是男人問女人:“這樣的生活意義何在?你挖沙究竟為了活着,還是活着為了挖沙?”這樣振聾發聩的帶有禅機的台詞在劇中是輕描淡寫的被男人笑着問了出來,而對于觀衆這簡直如同德山棒臨濟喝一樣,讓人倒吸一口冷氣不由得小心翼翼的偷偷自省。人生,到底是希望催生無窮的失望呢,還是失望孕育出理想與希望?我們究竟是沉浸在過程中而忘記了生命最初的意義呢,還是意義目的剝奪了也許更為重要的過程?其實我并不覺得這樣的問題會有任何形式的完滿答案,這樣的辯證關系重要的并不是推導出來什麼樣的解說,而更在于意識到這種互相轉換而更加清晰的面對人的存在,更為完整的看待我們生活的世界,“問”這個動作本身要比答案是什麼有意思得多。

  

  三是自由與禁锢的互相轉換。男人為了渴望短短幾分鐘看海的自由,在村民們鑼鼓的催促下竟然可以放棄人最基本的尊嚴,強迫女人與他在衆人面前交歡。片中這一幕表現得簡直如同戲劇舞台上的高潮一樣豐富而直白:村人們的手電光柱聚集起來在黑夜裡成了聚光燈,投射到沙坑有限的一方地面之上,男女主人公在慘白強光下厮打、翻滾;鼓點急躁而令人焦慮,村人們的目光從面具的小孔中射出來,每個面具都猙獰的似笑非笑,誰也看不見後面躲藏的究竟是什麼樣的表情。男人對自由的渴望就這樣在衆目睽睽之下被蹂躏與損害,而與此同時,他也将侮辱傳遞給女人,自己由被害者變成了損害者。

  

  而随着時間的流逝,男人的自由之夢逐漸幹涸,逃離的希望基本如同砂礫一樣四分五裂之後,轉機卻突然來臨。男人在被禁锢多年之後第一次面臨選擇的自由,但他非但沒有同先前一樣頭也不回的奔向自由,而是自我催眠一樣的給出了不需要逃跑的數個理由。沙坑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禁锢男人的樊籠,當習慣占據主導地位,當沙坑變成男人生命目的的一部分之後,禁锢與自由之間的界限模糊了。比較男人在來到沙世界之前在社會中的角色身份,很難說這兩種狀态哪個更為自由,哪個才是更難以忍受的禁锢。這裡,沙坑作為社會或者體制的投影,其象征意義越來越明晰,是以敕使河原宏說,它可以在日本,在紐約,在舊金山,它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

  

  電影的哲學理念還展現在對自我剖析的分析上。電影開場男人躺在沙地空船上想着心事,一段精彩的内心獨白以畫外音的形式噴薄而出:

  

  “我們用來确定彼此關系的證明:合同,執照,身份證,許可證,地契,證書,注冊書,攜帶證,工會卡,證明書,賬單,借條,臨時許可,意象書,收入證明,監管證書,甚至血統證書…… 這就是全部了嗎?我還忘了什麼?

  

  男人和女人,都是不停擔心自己上當受騙活在恐懼下的奴隸。他們接連想出新的證書來證明彼此的純真,誰也不知道這樣的循環要到何時才結束,這看上去仿佛永無休止。你批評我太愛争論,但往往事實勝于雄辯。”

  

  盡管這段獨白最後以男女關系結束,影片中也采用了意識流的手法以女人與沙流重合的影像來展現男人的内心世界,但其内涵卻遠遠超越了表面上的男女關系。影片多次展現了女人沾滿沙粒的汗濕肌膚,如水波流動的沙之世界與女人的内在特質是相呼應的;而沙坑,以及沙坑所在的村落也不僅僅為情節發展提供故事地點,它更是人類社會的縮影。男人、女人和沙坑及面具後的村民之間的關系,既可了解為科學與傳統的對立,也可引申為個人意志與政治體制的沖突。如果聯系到敕使河原宏拍攝于1962-1966年之間的安部公房三部曲整體(《陷阱》,《砂之女》和《他人之顔》),影片還具有戰後日本經濟飛速發展,傳統文化面對社會的快速變革在開放與封閉間無所适從的心理烙印。而敕使河原宏在1966年的《他人之顔》中将繼續人性分析與自我剖析的探索,将這一風格發揮到極緻。

  

  具有如此哲學思辨和象征寓意的電影,往往讓人想到“長鏡頭”,“緩慢”或者“沉悶”這樣的字眼兒。但《砂之女》的叙事過程毫不費力,既沒有冗長而令人卻步的空鏡頭,也沒有刻意的拖拉或者故弄玄虛的叙事跳躍與斷層。你可以什麼都不想僅僅關注情節本身,看男人如何一次次設計方法逃離沙坑,這甚至充滿了娛樂性;也可以關注于無懈可擊的電影攝影,觀察敕使河原宏将動與靜完美結合的視角與構圖,在黑白光影世界裡體會線條之美;還可以将側重點放于男女關系之上,暧昧,緊張,暴力,細膩,溫柔種種情緒一應俱全,兩位主演,岡田英次與岸田今日子的表演自然融洽又足蘊爆發力;甚至僅僅為了欣賞音樂大師武滿徹的電影配樂——老晃在評論電影《血色将至》時高度贊揚了與電影細節結合得天衣無縫的配樂,稱那是“從故事主人公石油大亨丹尼爾•普萊維内心深處發出的地獄之聲”;而比較武滿徹在《砂之女》中所采用的配樂:沙坑強暴時的催命鼓擊與野獸般的人聲,沙流如水展現内心彷徨時常常嘎然而止的半音弦樂與鑼,還有如歎息般沉重的低音提琴,我幾乎覺得《血色将至》中Johnny Greenwood的風格該是從武滿徹這裡一脈相承,都是從不和諧與不舒服中尋找主音,套用老晃的比喻,這樣的音樂是片中男人内心深處發出的絕望之聲,是社會重壓之下人性的最後呻吟。

  

  如果說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旅行》将人類的發展,科技與未來,宇宙的真理等哲學思索用電影這一藝術手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與高度,那麼敕使河原宏的《砂之女》便在人與社會關系這個哲學主題上達到了電影藝術的高峰——視覺之美,配樂之妙,表演之豐富,每個細節都經得起反複推敲與仔細品味。更為重要的是,敕使河原宏将安部公房所營造出博大精深的哲學世界用電影語言惟妙惟肖的精确展現了出來,每一顆砂粒都折射出我們所生活的人類社會的真相。

小記15.5.10
LuYi推薦

導演

敕使河原宏

美國

導演

希區柯克

Rope(奪命繩索)1948

小記

全片看似隻有一個鏡頭,實則是8個鏡頭

探讨了人與人之間的是否存在平等性,優劣性的問題

第一次見證希區柯克的懸疑片作品,确實引人入勝,代入感極強

情節雖少,但揪心的氛圍營造得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