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新整理紀錄!不到半年,他的體重增長超10倍

作者:光明網

去年年底出生時,胎齡隻有24周的超早産男嬰年年(化名)僅385克重,隻有巴掌大的他全身皮膚透明,大腿隻有成人的食指粗,呼吸微弱。

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簡稱“廣醫三院”)新生兒科團隊的全力救治與精心護理,如今的他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在6月14日出院時體重達到了4460克,增加了不止10倍。

據了解,這不僅是廣醫三院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早産兒,也重新整理了廣東省可救治存活最小體重危重症早産兒的紀錄。

重新整理紀錄!不到半年,他的體重增長超10倍

出生時僅385克重(左),出院時體重達到了4460克(右)

二胎媽媽高危妊娠

24周不得不提前終止妊娠

今年37歲的顧女士(化名)一直很想再生個二寶。她從去年6月懷孕以來非常注意飲食作息,但有慢性高血壓的她,在孕22周時還是發生了意外。

2022年12月16日,孕22周的顧女士,因“慢性高血壓并發重度子痫前期”由當地醫院轉入廣醫三院廣州重症孕産婦救治中心。

重度子痫前期是高危妊娠,如果繼續妊娠随時可能發生心衰、肺水腫、子痫、腦血管意外、胎盤早剝、胎死宮内等嚴重并發症,危及母親和胎兒的生命安全。但若此時立即終止妊娠,由于胎齡過低,胎兒娩出後被救治存活的機會極低。

經多學科會診讨論後,廣醫三院産科采取了一系列治療措施,盡可能延長孕周。但顧女士的血壓仍持續飙高,出現多器官功能受損。

在與家屬充分協商下,2022年12月28日,孕24周的顧女士不得不提前終止妊娠。廣醫三院新生兒科立刻啟動預案,為年年的順利出生保駕護航。

很快,顧女士剖宮産娩出一“巴掌大”的男嬰,體重僅385克,全身皮膚呈透明膠凍狀,大腿隻有成人的食指那麼粗,嘴巴也隻有“花生米”那般大小,呼吸微弱不規則。

顧女士還沒來得及看一眼寶寶,他就被轉入新生兒科重症監護病房(NICU)救治。

重新整理紀錄!不到半年,他的體重增長超10倍

救治難度極大!

每一步都像在“踩鋼絲”

一到NICU,寶寶就被換上了有創呼吸機支援治療。因為他的皮膚像果凍一樣嫩,血管細如發絲,無法承受正常的靜脈穿刺,醫生在生後黃金1小時内就在尚未閉合的臍靜脈處做了置管,成功置入了一條珍貴的“生命通道”——臍靜脈導管,為他提供營養和輸注治療藥物。

重新整理紀錄!不到半年,他的體重增長超10倍

廣醫三院新生兒科救治團隊

“由于胎齡過低、嚴重宮内發育遲緩和宮内感染,年年的支氣管和肺都發育得很差,出現了嚴重的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動脈高壓、重度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廣醫三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繁說。

醫護團隊每天不間斷觀察記錄年年細微的變化。曆時57天後,寶寶成功地由有創呼吸支援過渡至無創呼吸支援。

盡管新生兒科醫護團隊細心呵護,但因超早産兒孱弱的免疫力,寶寶還是出現了嚴重的敗血症,引發了毛細血管滲漏,曾一度水腫得像個皮球一樣,全身皮膚吹彈可破。醫護團隊拼盡全力又将孩子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

此外,寶寶還遭遇了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動脈導管未閉、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急性腎功能不全、早産兒視網膜病、喂養困難、腹股溝斜疝、生長發育遲緩……在廣醫三院NICU全體醫護人員和家屬的齊心協力下,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成功闖關!

“掌心寶寶”平安出院

在闖關104天後,今年4月,年年從NICU轉入母嬰同室病房,回到媽媽懷中。随後,年年順利脫離呼吸支援和氧療,各項身體名額也都正常。

6月14日,年年終于迎來了與家人團圓的時刻,他各項生命體征平穩,體重達到了4460克。

“想到寶寶經曆的這一切我就很心疼,真的很感謝醫生護士的幫忙,如果沒有他們也沒有寶寶的今天。”顧女士含着淚說。

廣醫三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後還将密切關注年年的發育,通過生長發育随訪及時評估其情況。

據悉,作為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省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省市級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2018年以來廣醫三院已成功救治了數十例出生體重不到600克超低出生體重兒,近兩年成功救治胎齡25周及以下的超早産兒,整體救治成功率超過60%。2022年該院曾成功救治一例438克早産兒,此次救治成功的385克寶寶是廣東省目前成功救治的最低體重超早産兒。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翁淑賢 見習記者 徐依勵 通訊員 白恬、張迅恺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