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路徑、階段和挑戰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路徑、階段和挑戰

編 輯:阿裡雲智能

彭友們好,我是老彭啊。彭友們知道,老彭一直在研究數字化轉型,也在緻力于企業數字化轉型落地。但是很多彭友依然不斷在群裡問:數字化轉型到底是啥?怎麼轉?轉什麼?

要解答這個問題,得摸到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最好是畫出路徑圖,根據不同公司的實際情況劃分出數字化轉型的階段,這樣才能明白每個階段的挑戰和應對方式。

這些内容不是單一的問題,也不像盲人摸象一樣,從單一的視角去看待,需要用全局思維去思考。

老彭最近又研究了一本新書,消化後把思考内容整理給大家。文末有贈書方式,歡迎彭友們品嘗~~~

01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

數字化可以将人類所處的真實世界和虛拟數字連接配接起來,從中尋求全新的商業模式。數字化轉型基于數字化新技術出現和發展,能夠幫助企業将原有傳統業務與數字化技術進行結合,以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幫助企業快速創新以應對不确定性,最終實作企業業績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變革要求。

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而是為了商業成長。企業數字化不僅限于IT領域,還包含客戶服務、營運、銷售、營銷、财務、高管、供應鍊、人事、後勤、客戶關系、生态、法務以及其他各類企業事務,是企業對商業成長的不懈追求。

企業數字化領域發展呈現兩類特征:

  • 伴随企業資訊技術的發展,企業資訊化逐漸覆寫企業内部的各個部門,隻不過企業内部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的發展層次存在差異。這裡的層次主要包括單一業務單元的資訊內建(比如單獨的研發管理系統)、跨單元的資訊內建(比如ERP系統)和全價值鍊周期的內建(比如産供銷服一體化體系),企業的數字化領域發展的目标就是解決企業内部價值鍊上所有單元的資訊化無縫對接和關聯。
  • 過去,企業資訊技術的發展更多集中在企業内部,但是随着客戶需求和内外部環境的變化,單靠企業内部的資訊化已經不能滿足企業轉型需求。企業增長的驅動因素從企業内部的資訊化內建走向産業鍊的資訊內建,從單一企業資源走向産業鍊資源整合。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協同企業戰略,而不是追求眼前效益的戰術。其本質是重構企業資源,通過資料技術切入企業業務流,形成企業資料智能應用閉環,使企業的生産經營全過程可度量、可追溯、可預測、可評估、可優化。

重構的企業資源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價值鍊數字化工具,可助力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 整體協同:業務中台、資料中台、AIoT中台、組織中台。
  • 研發設計:趨勢預測、設計衆籌、仿真測試、新品試銷。
  • 生産制造:物聯網狀态感覺、實時資料分析、最優算法、資料化幹預與執行。
  • 産品服務:産品全生命周期設計、客戶旅程服務、遠端診斷、智能靈活運維。
  • 組織管理:集團與區域統分結合管控、區域權限下放、獨立業務單元閉環、中台架構。

02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階段

當企業了解了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明确了數字化轉型的目标,制定了企業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之後,基于阿裡巴巴智能商業理論的“數字化成熟度”評估可以幫助企業判斷自身的能力強項和短闆,進而在技術實踐層面做出最優的選擇。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阿裡巴巴建議的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如下(如圖1所示)。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路徑、階段和挑戰

▲圖1 阿裡巴巴的企業數字化演進之路

(1)IT基礎設施雲化(混合雲+适當的應用)

  • 建構基于現有IT架構的混合雲,使網際網路、業務應用、内部系統上雲,提升IT資源使用率、運維效率以及使用者體驗。
  • 對應用采用合理的安全政策,保障資訊安全。

(2)技術網際網路化

  • 采用企業級網際網路技術,建設企業的業務中台,全面打破資訊孤島,沉澱共享業務子產品,釋放企業IT的靈活能力,促進業務創新和發展。

(3)應用資料化、智能化

  • 建設企業的資料中台,通過對業務資料的萃取和連接配接形成基于業務的資料體系,通過提供資料服務助力業務發展。
  • 通過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大資料等手段,深入挖掘資料的價值,解決過去人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拓展認知邊界。

企業層面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新模式,個别企業有意識地加強轉型能力?:

  • 提升數字化轉型能力,從技術上利用IT基礎設施雲化加快核心裝置和業務系統上雲。
  • 推動傳統組織結構變革,建構平台型組織(類似阿裡中台),建構适配的組織管理體系。
  • 加強數字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引進數字化轉型上司者,培養數字化轉型專業人才,塑造企業創新型文化,開發短平快的業務組織流轉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創新管理、全員共治和内部創業機制。

03

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

傳統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正視目前企業的現狀,包括企業内部的觀念、業務團隊的創新度、IT技術團隊的技術水準、企業内部的組織架構、競争對手的行動方案等,是以企業是否能夠定義企業數字化轉型要解決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合适的節奏、靈活快速的執行可以確定轉型程序正常推進。

雖然數字化轉型面臨重重挑戰,但是一些企業在應對外部不确定性時也顯示出巨大的韌性。

  • 阿裡巴巴集團在2020年調用數字化能力短期迅速落地健康碼項目,成為以數字化能力協助城市治理的典型應用,為管控疫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離不開阿裡巴巴具備的良好的數字化能力基礎。
  • 阿裡雲釘釘在2020年調用數字化能力迅速賦能企業與家庭,實作基于釘釘的線上辦公、線上會議、線上教育等,在雲釘協同的配合下,支撐起全國上億使用者的線上辦公與線上教育場景,再次顯示出通過數字化能力應對不确定性的能力。

當然,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很多,正視現狀、定義問題、轉型路徑、小步落地都是企業需要考慮的,我們總結了一些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技術與非技術挑戰,如下所示?

  • 傳統IT架構轉型雲化,是重構還是增量?

傳統IT架構雲化面臨一系列技術轉型方面的難題,去IOE、擁抱SaaS應用,是重構傳統IT系統,還是對傳統IT系統進行有效補充?以重構為目的的企業應當注重新的商業模式,全面建構企業戰略轉型路線圖,分批分階段實施落地;而以增量為目的的企業應當注重解決企業當下的實際問題,利用上雲的契機快速适配轉型所帶來的新業态,催生出新的局部雲化IT架構。

  • 有了數字化轉型工具,是否能轉型成功?

大量傳統企業的數字化工具傳遞項目結果印證了數字化工具并不能包治百病,迷信工具可能會重蹈許多傳統企業中ERP類大型軟體難以軟着地的覆轍。成功轉型需要確定數字化技術和工具應用在正确的業務和産品的重塑、改善上,以點帶面地推動整個轉型落地。

  • 開放的雲上架構,如何保障安全?

雲計算已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底座,雲上部署的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可以支援企業數字化生态的多變業務需求和全域的資料治理。雲上部署的IT架構提供了企業持續成長的源動力,成為企業驅動業務創新的重要武器。

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企業上雲的重大因素。政策是否合理安全,采用公共雲還是混合雲部署方式,分級權限管理和審計是目前企業上雲的重大技術挑戰。

  • 動員群衆解決問題的上司力至關重要,無上司力不數字化轉型?

在面對企業資源的重構過程中,重構商業模式對企業來說尤為關鍵。因為能夠驅動企業全局資源的上司力是數字化轉型的決定因素。成立跨部門的轉型小組、建立以轉型為目的的資源适配機制,是保證數字化轉型的基本措施。有的企業把此類數字化轉型項目與企業資訊化項目混為一談,由資訊與流程部門的CIO來主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這樣是不妥的。一般推薦企業内部有上司力的高層或者CEO來協同推進,確定業務職能、IT職能與數字化職能在組織層面實作充分的融合與互動。

基于我們的經驗,很多傳統企業在向新零售的過渡中,電商、傳統線下、新零售等業務部門間資源協調,以及公司層面的整體資源協調都存在相當大的困難。這再次說明組織和人為因素在數字化轉型程序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以需要“數字化的上司力”。

  • 大中台小前台的靈活組織,是不是數字化轉型的組織保障?

基于阿裡“大中台,小前台”的實踐經驗,在沉澱共同的技術能力的基礎上,形成靈活的組織,用于應對業務的快速變化,在高度不确定的商業環境中是一個合适的選擇。傳統企業注重流程和規範,在數字化形态下,業務鍊條被大大縮短,因為扁平化、靈活的小業務單元可以随着市場變化随時調整。

  • 以資料為中心的決策流程,是不是數字化轉型的有效抓手?

雖然企業擁有較為完善的内部IT系統,甚至還會有ERP系統,但是内部價值鍊資料割裂、資料洞察場景有限、智能決策場景缺失的問題還是非常嚴重。資料在上下遊流轉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資料不一緻、人工效率瓶頸等成本風險,以資料為中心的決策流程可以幫助企業提升資料分析效率、解決瓶頸。

本文摘編于《雲上數字化轉型》,經出版方授權釋出。

關于作者:阿裡雲智能-全球技術服務部(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簡稱GTS)是一支面向雲智能客戶提供完整生命周期服務的技術服務團隊。GTS旨在通過專業化的傳遞實施、系統化的中台支撐及标準化的服務産品能力,運用雲和資料智能的力量,與生态夥伴一起幫助客戶實作業務價值。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路徑、階段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