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前言

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中,采用用例圖來描述使用者需求,從使用者的角度對系統的需求來描述該系統的功能和動态行為,并指出各功能的執行者,系統為執行者完成哪些功能,描述了用例與用例,用例與角色,角色和角色之間的關系, 用于需求分析階段 。用例圖隻描述外部使用者對系統的看法,而不是系統内部功能的實作方式。簡單地說用例圖描述的就是有哪些事物或人完成了什麼樣的功能,用于需求分析階段對系統的功能分析。

内容

下面是對我用例圖的總結。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用例圖元素:

角色:就是系統的參與者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用例:系統的功能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關系:關系包括用例之間的關系,角色之間的關系,用例和角色之間的關系

關聯關系:

參與者和用例之間通常用關聯關系。表示某個參與者執行那個動作。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泛化關系:

一個用例可以被特别列舉一個或多個子用例,子用例表示父用例的特殊形式。子用例繼承父用例的行為和屬性,還可以添加行為或覆寫,改變已繼承的行為。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包含關系:

其中一個用例的行為包含了另外一個用例的行為。使一個用例的功能可以在另一個用例中使用,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通常用于這兩種情況:(1)如果兩個以上的用例有重複的功能,可以将重複的功能分解到另一個用例中,其他用例可以和這個用例建立包含關系。(2)一個用例的功能太多時,可以用包含關系建立多個子用例。

下面這個修改使用者資訊,檢視詳細資訊,以及删除使用者資訊都需要查詢使用者操作,這樣會很麻煩并且會重複操作,這時就需要使用包含關系,避免重複的操作。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擴充關系:

把新行為插入到已有的用例中。如果滿足某一個條件将到擴充點執行用例,使得系統更容易了解。

下圖中如果借閱圖書超期,則不能執行歸還圖書正常操作,如果更改此用例會增加系統的複雜性,是以要在歸還圖書用例上加擴充點,如果超期歸還,就會執行擴充用例繳納罰款,這樣系統更容易了解。

個人了解:擴充用例是可執行可不執行的部分,就像導出一個excel表格一樣,基本用例是一定要執行的,擴充用例是滿足條件或在有要求的條件下會執行,這也是為什麼擴充用例是指向基本用例的。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對用例的描述:

對于複雜的用例需要寫事件流來詳細地描述這個系統,包括執行者和用例件的互動過程,用例執行的前提條件,用例執行後的狀态。

我的機房收費系統用例圖

思路:

首先要确定角色,即這個系統的參與者,然後确定用例即功能。

機房系統的角色有一般使用者,操作員,管理者

分析每個角色的功能需求,即确定用例:

一般使用者:學生查詢餘額,學生狀态檢視,學生充值記錄查詢,學生上級記錄查詢,

操作員:注冊卡,儲值卡,退卡,操作員工作記錄查詢,學生資訊維護

管理者:結賬,添加删除使用者,基本資料設定,值班教師查詢,日/周結賬單

然後需要準确描述角色和角色之間,角色和用例之間,用例和用例之間的關系。

這是我第一次畫的圖,管理者權限最高,一般使用者權限最低,是以可以用泛化關系來描述他們,即管理者可以了解成是操作員的子類,操作員是一般使用者的子類。但是沒有很好地考慮用例之間的關系,會出現很多重複的地方。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下面是第二次畫的圖,添加了用例之間的關系。

UML用例圖用例圖元素:

總結: 第一次畫UML,對使用者需求了解不是很深,這個都是根據自己現階段的了解畫的,是以感覺畫的不太全面,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很好地利用網絡來幫助自己學習,查多個對比學習,但是還要有自己的思考,感覺在各個圖種如何準确描述個元素之間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