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系列文章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安裝​​
  • ​​如何設定cpolar開機自啟動(Linux版)​​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網頁篇1)​​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網頁篇2)​​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網頁篇3)​​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網頁篇4)​​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網頁篇5)​​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取得網站安全協定)​​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安全證書實裝)​​
上一篇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網頁篇5)​​

通過之前的一系列的執行個體介紹,我們已經在Linux系統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并且通過cpolar建立的資料隧道,将這個本地網站釋出到公共網際網路上,讓公網訪客也能輕松的通路到位于本地電子裝置上的網站。不過,在某些特殊場合,特别是對于小型商務應用場景,會對網站的網址有一定要求(比如希望網站位址能展現自家公司名稱或産品特色)。而這一點,cpolar也能夠通過一些設定而滿足需求。現在,就讓我們看看如何使用cpolar,建立域名帶有自身特色的資料隧道吧。

衆所周知,網絡域名(網址)是有限資源,對于一些特殊的網址,必須向域名供應商購買(對于如何購買自己想要的域名,我們已做過專門介紹,請翻閱本号文章)。假設我們已經購買了一個網址,如何設定才能讓這個網址連結到本地的網頁呢,這就要用到cpolar的自定義域名功能。

首先還是回到cpolar官網,在儀表盤左側找到“預留”項,并在“預留”項找到“保留自定義域名”欄。在這個欄中,我們需要填入一些必要資訊,包括“地區”、“要保留的域名(即購買的域名)”、以及這個域名的“備注”。這些資訊填寫完畢後,就能點選右側的“保留”,生成一個專屬的“CNAME”值。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接着我們回到域名供應商(此處以阿裡雲為例)的“域名清單”頁面,在這個頁面中,找到對應域名後的“解析”項,在跳出的域名“解析”設定卡中,在“記錄類型”中選擇“CNAME”類型,“主機記錄”輸入“WWW”,最後再将cpolar生成的“CNAME”值填入“記錄值”框内。在相關資訊填寫完畢後,就可以點選下方的“确認”,儲存所做的設定。由于域名供應商對所設定的域名解析需要一定時間(3-10分鐘左右),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對本地cpolar用戶端進行設定。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在等待域名供應商進行域名解析時,我們回到本地的cpolar用戶端,将資料隧道的出口定位到本地網頁的輸出端口上,實作本地網頁在公共網際網路的釋出。

首先依舊是登入cpolar用戶端,在用戶端左側找到“隧道管理”項,點選下拉菜單中的“隧道清單”。找到之前保留的二級子域名隧道(當然,我們也可以建立一條隧道,步驟都是一緻的),點選右側的“更新”按鈕,對隧道進行重編輯。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在資料隧道重編輯頁面,我們将“域名類型”重選為“自定義域名”,而“域名名稱”則需要将所購買的域名粘貼進去。完成這些設定并且點選下方的“更新”按鈕。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設定自定義域名)
  • ​​Cpolar在Linux系統中的應用(取得網站安全協定)​​
  • ​​遠端桌面控制​​
  • ​​Windows系統搭建網站​​
  • ​​遠端FTP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