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3C與華為的關系

    H3C是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也被常常稱為華三。H3C的前身是華為3COM(華為三康)公司,是華為與美國的3COM公司的合資公司。

    華為3COM公司的誕生還要和2003年華為公司與cisco公司在美國的一場官司有關,2001年IT泡沫破滅後,華為為了生存開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如進軍美國市場,由于當時cisco在資料通信的絕對上司地位,因而許多後進入這個市場的廠商産品也對cisco的産品進行了仿制,從型号的編制;接口的配置;指令行的關鍵字、文法都和cisco一緻。華為的資料通信産品也不例外。這就給cisco公司一個很好的口實:2003年1月23日,思科正式起訴中國華為公司及華為美國分公司,要求停止侵犯思科知識産權。面對cisco的咄咄逼人,華為沒有選擇退出國際市場,而是積極應對,2003年3月華為和當時已進入衰退期的3COM公司宣布成立合資公司(為期三年):華為3COM公司,3COM公司的CEO專程為華為公司作證--華為沒有侵犯cisco的知識産權。H在華為3COM成立之初,由3COM公司投資1.65億美元占公司股份的49%,華為投入相關技術和人員(H3C現在工号1200以前的都是華為老員工)占公司股份的51%。2005年3Com出資2800萬美元,從華為手中購買了2%的股權,進而以51%的股權成為華為3Com的大股東。

    2006年11月,華為将在華為3COM中的49%股權以8.8億美元出售給3Com。至此華為3Com已成為3Com全資子公司,華為3Com更名為H3C。

    2007年初私募基金貝恩投資出資22億美元現金收購3Com,華為通過香港的全資子公司出資3.63億美元  試圖取得3Com 16.5%的股權。

    2008年2月22日由于美國國會的阻撓(以3Com掌握美國國防部一項重要網絡安全技術為由),華為宣布撤回參與收購3COM申請。

    目前資料通信市場主要分為電信營運商市場和企業網市場,華為一直專注于營運商市場,而H3C主要專注于企業網市場。Cisco的業務則橫跨營運商和企業網市場,并在這兩個市場上保持一定的領先地位,在營運商市場上華為是cisco的主要對手。在企業網市場上H3C是cisco的主要對手,思科在能源、金融高端、跨國企業、電力等行業有優勢。而H3C在政府、煙草、交通、中小企業以及相關的政府采購有優勢。在中國路由器與交換機領域,H3C的綜合市場佔有率總共占36.5%左右的份額。在交換機領域,H3C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第一。

    在未被3Com全資收購之前,H3C和華為、3Com、NEC都保持着密切的關系,在國内銷售的交換機路由器都貼華為的牌子、在歐美市場貼3Com的牌子、在日本貼NEC的牌。是以市場上看到的打華為品牌的中低端路由器和交換機,實際上都是H3C生産的。由于品牌切換的原因,還出現了一個現象,同一個産品打華為标的一個型号打H3C标的一個型号,如交換機中華為的s3900系列就是H3C的s3600系列、原來的華為6500系列變成了H3C的7500系列、原來的華為的8500系列變成了H3C的9500系列等等。

由于H3C在國内較高的占有度,是以H3C也建立了和cisco相似的教育訓練認證體系,如HCNE(華為認證網絡工程師)對應CCNA、HCSE對應H3CSE、H3CIE對應CCIE。由于品牌的切換這些認證的名稱也發生了變化如原來的HCNE更名為現在的H3CNE等。雖然名稱發生了變化但整個認證體系還是原班人馬,打華為品牌時教育訓練認證也一直是華三在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