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角逐“時效與上門”背後 電商物流紛紛布局供應鍊

作者:證券時報e公司

價格戰退潮之後,快遞業營運成本的降低,行業進入了整體性的複蘇季節。最新資料顯示,今年6月份各快遞公司在業務量、快遞業務收入均總體上升。

從拼價格到拼服務,菜鳥、京東物流、順豐、中通等企業圍繞電商物流的角力即将進入下半場,而拼服務的終極武器是自營+供應鍊,其中典型代表京東和菜鳥上半年角逐已趨白熱化,下半年這一戰場或更為激烈。

競争時效和服務

6月份各快遞公司在業務量、快遞業務收入均總體上升。

中信建投統計顯示,順豐方面,6月份速運物流業務收入167.04億元,同比增長3.59%。韻達方面,6月份速運物流業務收入36.65億元,同比減少11.47%。申通方面,6月份速運物流業務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12.67%。圓通方面,6月份速運物流業務收入42.46億元,同比增長3.39%。

菜鳥未有單獨披露6月業務情況,但從阿裡巴巴财報可以窺探一二。阿裡巴巴日前釋出的2023财年的FORM20-F年報。檔案顯示,在截至3月31日的2023财年,菜鳥的業績相當亮眼,外部收入增長了21%。

中信建投認為,上半年快遞闆塊供需兩側雖然初現穩定态勢,但不管是電商平台玩家、快遞總部公司還是加盟商等産業上下遊參與者,雖然今年存在業務量随疫情政策優化及消費回暖有着13至15%的增速,但行業格局正面臨“十年未有之變局”。

事實上,近兩個月物流快遞行業可謂是波瀾不斷,并購、IPO、開拓業務線等事件頻頻發生,在資本市場,包括菜鳥、極兔、順豐在内,都在準備在香港上市。同時,因為電商行業的變化而引發快遞行業“時效”和“上門”的混戰也愈演愈烈。

今年3月,菜鳥率先推出1212半日達模式,即上午12點前下單,下午送到;晚上12點下單,第二天上午到。這一模式比京東的211模式要快了4個小時。菜鳥去年開始加大送貨上門的力度,自營快遞也推出了不上必賠服務。此次時效上的更新,顯示出對服務體驗的持續關注。

4月,京東物流上線“雲倉達”業務,向經銷商開放了京東物流配送體系資源。傳統批發業務結合同城電商,将電商配送時效進一步縮短到了“半日達”。

5月,申通宣布加入菜鳥智選倉配,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核心經濟圈提供,從支付到簽收的真次日達。同日,順豐特快宣布更新,一方面,大幅提升了“順豐特快”産品“次日達”的履約率,有效提高了“快”的穩定性;同時,快速拓展了“次晨達”的城市覆寫範圍,異地服務流向增加41%,極大提升了“快”的規模性。

進入到6月,中通快遞宣布更新“标快”業務,在66個大中型城市推出“标快送貨上門,承諾不上門必賠付”。

菜鳥供應鍊版圖首次曝光

綜合上半年,各大快遞公司的服務角逐,其實聚焦到兩大特點,第一,自營,用自營保證穩定的履約;第二,供應鍊,把貨部署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倉配一體化作業,讓物流速度得以不斷突破天花闆。

圍繞供應鍊服務,菜鳥、京東物流等各路企業都在全力建設,而京東通過自營倉配一體化推出的“211”模式及系列産品,在時效和服務上對大部分競争對手都是降維打擊。菜鳥上半年推出的1212半日達模式,則重新整理了時效新紀錄。

菜鳥方面有内部人士透露,1212半日達模式最初是為天貓超市定制的服務,推出之後天貓超市的物流體驗在數次消費者調研中都穩超京東同類型業務。菜鳥也迅速将這一服務産品化,推出優選倉配,面向商家開放。

實際上,今年6月28日菜鳥供應鍊版圖在菜鳥國際智慧物流峰會上首度曝光。一方面,供應鍊被認為是菜鳥未來四年四大重點之一,并已經形成了較為鮮明的高彈性、全域和綠色三大特點。

公開資訊顯示,菜鳥供應鍊核心能力之一高彈性,面對全球最大的大促波動,建設高度靈活、高彈性的能力,采取一系列措施確定履約穩定;第二,建立全管道多平台一體化履約,助力品牌商家來說都是全管道營運、多平台營運;第三,綠色低碳,通過端到端的供應鍊形成全流程碳賬戶的跟蹤、有效的回收以及循環箱的利用,形成不斷演進的綠色低碳的能力。

另一方面,菜鳥供應鍊也啟動了産品化,推出供應鍊三大核心産品除了前述以自營倉和配組合而成的優選倉配之外,還有菜鳥倉與申通配的智選倉配和社會化倉配資源組合而成的經濟倉配。“希望通過這三層分層産品對我們的核心能力進行有效的封裝以及靈活組合,為各種各樣有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更加比對、更加極緻的服務。”菜鳥集團CEO萬霖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

菜鳥與淘寶天貓商流天然的接近,也讓菜鳥供應鍊還有新的想象力。7月20日菜鳥聯合聚劃算推出了全新IP“賣空菜鳥倉”,旨在通過協同聚劃算、手淘、淘寶直播等流量資源,為入倉商家提供“倉配一體+庫存優化”的一站式服務,讓商家的滞銷品也能銷售出去。從首批參加活動的菜鳥入倉商家看,首日倉播的最新資料顯示,整體商品成交轉化率18.9%,普遍高于商家預期。

供應鍊競争激烈

除了菜鳥、京東物流全力深耕供應鍊服務外,另一巨頭順豐同樣不容小窺。近年來,順豐先後将敦豪供應鍊在華業務和嘉裡物流收入囊中。

早在收購敦豪供應鍊在華業務時,順豐方面就解釋了為何看重供應鍊市場。供應鍊市場的收入規模以萬億元計,遠超以千億元計的快遞市場。順豐要想比肩國際快遞三巨頭,也必須在供應鍊市場有所斬獲。上海證券指出,順豐作為中高端快遞市場的龍頭公司,其時效産品的經營模式成熟且服務品質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在整體市場追求高品質的情況下,或将更加具備優勢。

就業績而言,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鍊業務同樣增長迅速。京東物流釋出的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總收入達367.3億元,同比增長34.3%。一季度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鍊收入達184.5億元,其中外部一體化供應鍊單客戶平均收入增速顯著提升,同比增長20%。京東物流深耕快消品、家電家具、3C、服裝、汽車、生鮮等六大行業,更為酒水、美妝、光伏等多個細分行業提供一體化供應鍊解決方案,進一步鞏固了在一體化供應鍊的行業地位。

随着市場的變化物流要進入到體驗的競争,最終是模式的競争。本質上,今年菜鳥打出的半日達,就是和京東、順豐等同行開啟了供應鍊競争。有業界人士作出判斷,今年是供應鍊競争的元年,進入下半年競争會否白熱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