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不想做科學家的工程師不是好碼農》

無論是LQR或是MPC控制,都需要有車輛的模型作為基礎。本文整理出Apollo控制算法中使用的車輛動力學模型的推導過程。

首先,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結合車輛前後輪受力,有: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根據力矩平衡結合車輛前後輪受力和受力點到車輛重心距離,有: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上述兩式中,汽車品質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轉動慣量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前軸到重心距離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和後軸到重心距離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都是可測量的。為了求解兩等式,需要分别求得車輛橫向加速度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和前輪橫向受力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和後輪橫向受力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橫向加速度可以分解為由橫向位移産生的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橫向位移,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航向角,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縱向速度。這樣橫向加速度就分解為位移和航向角的表達式。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前輪橫向受力可以近似為公式4,其中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前輪側偏剛度,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前輪轉角,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前輪速度偏角。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後輪橫向受力可以近似為公式5,其中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後輪側偏剛度,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為後輪速度偏角。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公式4和公式5可以了解為實測資料标定後得到近似公式。在簡化環境因素下,側偏剛度可以由簡化的輪胎模型求出,前輪轉角為可擷取量,隻需想辦法表示出前後輪的速度偏角。至此,上文提到的各變量在車體上的示意圖如下: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根據上圖可知,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等于車輛橫向速度比縱向速度,而橫向速度由車輛自身橫向速度和繞重心轉動速度組成。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在小角度轉向假設下,有: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至此,把變化後的各變量表達式代入公式1,有如下推導過程: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把變化後的各變量表達式代入公式2,有如下推導過程: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最終得到關于橫向位移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和航向角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的方程: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

自動駕駛算法工程師一枚

歡迎勾搭

車輛動力學及控制_Apollo控制算法車輛動力學模型分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