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atlab實驗指導書,MATLAB實驗指導書(2013)要點

列的數組。執行數組運算的常用函數有三角函數和雙曲函數、指數函數、複數函數、圓整函數和求餘函數、坐标變換函數等。 三、實驗内容

1、一維數組的建立

(1)、利用逐個輸入法、冒号生成法以及定數線性采樣法建立以下一維數組: X1=[1,2,3,4,5,6,7,8,9,10]

(2)、利用冒号生成法建立以下數組: X2=(1,2,3,4,9,8,7,6,5)

(3)、利用定數對數生成法建立一個第一個元素為10,最後一個元素為100,元素個數為51的一維數組X3。

2、 一維數組子數組的尋訪和指派

以冒号生成法建立一個第一個元素為0,步長為0.1,最後一個元素為2的一維數組X4,并寫出尋訪或指派的以下指令: a、 尋訪X4的第6個元素;

b、同時尋訪X4的第2、5、7個元素; c、 尋訪前3個元素組成的子數組;

d、尋訪除前3個元素外的全部的其他元素; e、 由後三個元素倒排構成的子數組; f、 由大于0.5的元素構成的子數組; g、把第三個元素重新指派為0;

把目前x數組的第一、四個元素都指派為1。

3、二維數組的建立,子數組的尋訪和指派 建立一個M檔案(檔案名為myMatrix.m),定義一個二維數組A,第一行為11至15、30至26共10個元素,第二行為1~10共10個元素。然後運作改M檔案,生成數組AM,并按以下方式尋訪該數組: (1) 尋訪A的第一行; (2) 尋訪A的第三列;

(3) 同時尋訪A的第三列和第五列;

(4) 把A的各列按自左至右的次序,首尾相接生成一個“一維長列”; (5) 把A的第1行第1列、第2行第2列以及第1行第5列的元素重新賦

值為10、20、30;

(6) 把A的第二行指派為11~20。

7

4、标準數組的生成和數組操作函數 生成以下數組或矩陣:

(1)長度為4的全1行數組和4×4的全1行數組; (2)5階機關陣;

(3)生成一矩陣A,第一行為1、2,第二行為3、4;并使用diag函數生成

A的對角線元素所組成的對角陣。

(4)生成一維數組A,其值為1~10,并使用reshape函數把其重排成2×

5的數組B;

(5)使用flipdim和fliplr函數對B進行翻轉操作,從傳回結果觀察和總結各

個函數的作用。

注:flipdim的調用方式為:flipdim(B,1)和flipdim(B,2);其他均為function(B).

5、數組運算和矩陣運算

?142??24100??生成以下矩陣,A??B?lnA,并進行以下計算:

?797???3?42??(1) B的第二列乘以A的第一列;

(2) 使用MATLAB幫助系統查閱max函數的使用方法,并使用它求解B中

的第二列與A中的第一列逐行元素相乘所得矢量中的最大值。

提示:ln函數在matlab中為log 6、多項式的表達方式及其操作 (1) (2)

求根為5,2+i,2-i,2,3的對應線性方程表達式。

求以下有理分式部分分式展開式,寫出求解代碼,并根據傳回結果寫出展開式的數學表達式

1?x?x3?x523

1?2x?x?x(3)

五、 實驗報告要求

1、簡述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及其要點;

2、把實驗過程中的結果以截屏方式儲存,并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 3、總結實驗中的主要結論。

使用roots函數求方程3x7+2x-1=0的根。

8

實驗四 資料和函數的可視化

一、 實驗目的

1、 掌握MATLAB繪圖的基本步驟和相關指令調用的先後順序。 2、 掌握MATLAB繪圖指令的調用方法。 二、 實驗内容

1、數學函數從形式上可以分為離散函數和連續函數。MATLAB對這兩種函數資料的可視化都提供了相應的指令。仔細閱讀教材【例5.1-1】的實作代碼,運作并儲存結果;并改用stem函數,畫出【例5.1-1】的序列圖。

2、仔細閱讀教材【例5.1-2】的實作代碼,運作并儲存結果;并分别使用描點和連折線方式,畫出連續函數y=xcosx的近似圖形(采樣點數自定,要求畫出的圖盡量接近原連續函數的圖)。

3、仔細閱讀【例5.2-2】的實作代碼,了解plot指令畫多條曲線的運用方法,運作并儲存結果;并使用plot函數和legend函數,在同一個圖形視窗上畫出y=sint和y=sin(2t)在[0,2pi]區間上的圖形,并标出圖例。

4、仔細閱讀【例5.2-4】的實作代碼,了解圖形辨別選項的運用方法,運作并儲存結果;并修改代碼,把“sin(t)”字型改為正體,大小改為20,“極大值”改為宋體。

5、閱讀【例5.2-6】,了解使用hold on指令畫多幅圖的方法,運作并儲存結果。 6、閱讀【例5.2-8】,了解使用subplot函數畫多個子圖的方法,運作并儲存結果。

7、綜合實驗: 閱讀以下關于通過繪制二階系統階躍響應綜合示範圖形辨別的示例,了解示例中所有圖形辨別指令的作用,掌握各個圖形辨別指令的運用方法,并在原指令上改動以實作以下功能:

(1) 把橫坐标範圍改為0至5pi,縱坐标範圍改為0至2; (2) 把圖中的橫軸的刻度改為從0開始到4pi,中間各點間隔為pi/2;縱軸刻

度改為從0開始到1.5,中間各點間隔為0.3; (3) 把圖中的?改為?。

【附】二階系統階躍響應綜合示範圖形辨別的示例代碼 clf;t=6*pi*(0:100)/100;y=1-exp(-0.3*t).*cos(0.7*t); tt=t(find(abs(y-1)>0.05));ts=max(tt);

9

plot(t,y,'r-','LineWidth',3); axis([-inf,6*pi,0.6,inf]);

set(gca,'Xtick',[2*pi,4*pi,6*pi],'Ytick',[0.95,1,1.05,max(y)]); grid on;

title('\\it y = 1 - e^{ -\\alphat}cos{\\omegat}'); text(13.5,1.2,'\\fontsize{12}{\\alpha}=0.3'); text(13.5,1.1,'\\fontsize{12}{\\omega}=0.7'); hold on;

plot(ts,0.95,'bo','MarkerSize',10); hold off;

xlabel('\\fontsize{14} \\bft \\rightarrow');

ylabel('\\fontsize{14} \\bfy \\rightarrow') ;

三、 實驗報告要求

1、所有實驗内容涉及的指令都以M檔案方式建立并運作,儲存實驗結果圖形。 2、非教材示例在實驗報告中寫出相關指令。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