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 這對中國籃球有哪些打擊?

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 這對中國籃球有哪些打擊?

連續兩屆無緣奧運重新整理下限後,中國男籃在馬尼拉就地解散,全隊在3日淩晨陸續回國。四年前,中國男籃無緣小組出線、排位賽尚存沖奧的一絲希望時,著名籃球媒體人楊毅說“這一夜,中國籃球倒退了10年”。四年後,當中國男籃再次無緣奧運,中國籃球倒退的恐怕不隻是20年。

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 這對中國籃球有哪些打擊?

歸化球員李凱爾團隊為他在社交媒體上釋出的那些“我相信中國籃球的明天會更好”,至少從現在來看,短時間内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隊史首次引進歸化球員都未能重返奧運,甚至連奧運會落選賽資格都沒有拿到、一敗再敗時,這就不隻是中國男籃的慘敗,還會給整個中國籃球行業再來一次重擊。

作為中國籃球的金字塔尖,國家隊成績與整個行業的環境相輔相成。尤其是中國男籃,雖然成績遠不如中國女籃,但在很大程度上,隻要中國男籃能拿到尚可的成績,就一定會擁有更好的商業價值。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男籃曆史最好成績隻是世界杯和奧運會前八,遠遠比不上中國女籃世界杯和奧運會的第二,卻在過去一直有更多的閱聽人和更好的商業價值。

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 這對中國籃球有哪些打擊?

現在,整個籃球的龍頭一再重新整理下限,中國籃球的信心、CBA的聯賽價值、相關制度的改革、青少年籃球的發展和積極,都會直接受到影響乃至巨大的沖擊。

過去四年,中國男籃一直在為重返奧運會做準備。從2021年參加奧運會落選賽提前鍛煉球員,再到最近兩年選拔崔永熙等年輕球員,無論是本土教練還是歐洲名帥,都在為中國男籃不斷換血。但當這樣的陣容依然無法實作突破,甚至表現糟糕,中國男籃該有怎樣的改變?是直接再換一批球員提前備戰?亦或是集中選拔一些球員給予資源傾斜在休賽期頻繁出外鍛煉?

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 這對中國籃球有哪些打擊?

教練組方面,當歐洲名帥并不适合基礎薄弱的中國男籃,且國家隊在未來三年沒有國際大賽的情況下,是否還應該繼續高薪留用喬爾傑維奇?是堅持走歐洲風格還是抛棄所謂的傳統内線優勢全面提速?風格上的再次搖擺,使得中國男籃面臨着信心上的再次崩潰。甚至不排除中國籃協和CBA高層進行大動作的調整,可這些,能為迷霧中的中國男籃披荊斬棘、指明方向嗎?

國家隊是中國籃球的金字塔尖,聯賽是金字塔底。塔尖的崩塌,也直接會讓塔底的聯賽受到巨大沖擊。四年前的世界杯,當中國男籃在排位賽被伊朗隊反超無緣奧運,不少球迷還在為國家隊缺失了受傷的丁彥雨航和周鵬而遺憾時,聯賽的贊助商并沒有是以而同情CBA。随後的四年,CBA贊助商的投入下降。四年後的現在,當趙睿承認聯賽強度不足以支撐中國男籃在國家大賽的舞台上發揮水準,真金白銀投入、目标是獲得更好的曝光和收益的贊助商更加不會同情CBA。不出意外,CBA未來數年的贊助商數量和投入還會下降,上賽季艱難恢複主客場賽制、剛剛看到一些希望的CBA球隊,想要實作營收依然非常困難。牽一發而動全身,聯賽商業價值的下降,使得俱樂部投資人會壓縮對青訓的投入,CBA更難孕育可用之才。而提高聯賽水準和品質永遠都是根本,隻有提高聯賽,才能讓球員走出去、被更高聯賽的球隊所認可,才能提升國家隊實力。

上屆世界杯後,CBA迅速推出了工資帽、頂薪等相關改革,對外援使用政策大幅更改,但最終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外援政策,銳化到四節4人次後,并沒有推動本土球員全面進化,一些表現不錯的本土球員反而看起來隻是資料上的虛假繁榮。這一次呢?CBA會徹底放開外援政策?讓本土球員再次“與狼共舞”嗎?沒人知道這一次的改革是大刀闊斧還是為改而改?

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 這對中國籃球有哪些打擊?

除此之外,中國男籃的慘敗,還會直接削弱球迷的支援度和基礎。四年前,世界杯還未開始前,姚明說:“CBA聯賽的目标定位是頂級的職業聯賽,我對CBA的明天充滿信心。”世界杯慘敗後,姚明依然為聯賽注入信心:“堅信CBA聯賽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成為國人最喜愛的職業體育聯賽。”

但現在,中國男籃已經沒有底氣再讓球迷買賬,CBA希望走進千家萬戶、讓“球迷守護主場”的目标更加虛無缥缈。這些年因為很多争議和負面事件備受吐槽的CBA,早就讓大量球迷把眼光投向野球場。這次世界杯的慘敗,不僅會失去更多球迷,還将直接影響到很多父母的抉擇。既然中國籃球的形勢和網絡環境如此不堪,很多年輕家長也會考慮是否還願意孩子參與到職業籃球中來?把籃球當作愛好或是改練其他更有前景的項目,或許會成為新的選項。

四年前,我們就說中國籃球迎來了至暗時刻。但和現在比,四年前似乎還不算什麼。四年前,我們至少還能期盼丁彥雨航重返巅峰,還能期待易建聯繼續扛起大旗,也還能對年輕一代心存希望。可四年後,易建聯退役、丁彥雨航跌落凡間,我們不知道誰還能接過易建聯手中的旗幟,更不知道年輕一代何時才能讓我們重燃希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