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數西算”蹄疾步穩下的新變量:算力作鍊主,智算成引擎

作者:證券時報e公司

數字中國春潮湧動,算力經濟澎拜前行。“東數西算”從提出至今,已經走過一年半時間。證券時報記者日前前往部分代表性算力樞紐節點進行了探營,“東數西算”在穩步推進中,也在出現一些新變量。

整體來看,算力新基建多點開花,以往東部過度集中的局面大獲改善,推動算力結構不斷優化;同時AI熱潮催生資料中心向智算中心“進化”。在“東數西算”推進過程中,來自技術、排程、營運、安全等層面的挑戰也伴生出現。

“算”“數”題

蘭州榆中,由古絲綢之路分三路穿境而過。入秋後,多彩梯田鑲嵌山間,層層疊疊,流光溢彩。

去年,一座以綠色低碳為特色的西北5G大資料産業園在榆中生态創新城奠基;今年8月底,項目一期網際網路資料中心工程項目主體順利封頂,備戰明年3月建成投産。屆時,産業園内将會見到一排排伺服器微微作響,密密麻麻的硬碟不斷閃爍着綠色微光。

該項目主體是滬市主機闆鵬博士,這是公司在西北首個算力項目,用以支撐起蘭州、甘肅乃至周邊的政務級、企業級雲服務與數字化解決方案的穩定供應。

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檔案,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甘肅也位列其中。業内将此看作大陸“算力經濟”時代開啟的标志,多地資源、資金投入均大幅增加。

光環新網去年推出一筆20億元的投資公告,建設天津寶坻雲計算基地二期項目,項目規劃建設四棟标準雲計算中心樓、兩棟動力樓、一棟110KV變電站及相關配套設施,以拓展在京津冀地區的資料中心資源儲備。

“東數西算”帶動了A股算力産業鍊公司迎來高光時刻。今年上半年,天孚通信、銳明技術、大華股份等細分公司都搭上了算力生産力快車,多家公司淨利潤倍增。

同時,這些項目的崛起,也保障了資料“翻山越嶺”來到更具經濟性的下沉地區進行計算。有資料顯示,如今西部國家算力樞紐建立資料中心規模超過60萬标準機架,占全國建立資料中心規模的45%。

A股公司也在這股潮流中順時而為。科創闆優刻得為企業提供基礎雲計算服務。日前公司表示,自建資料中心傳遞商用以來,一些客戶已将部分業務從東部遷移到西部地區,以降低企業整體算力成本。

對此,中國信通院谷少輝(化名)分析說,西部地區的項目地風、光能源充沛,氣候幹冷,可使大資料中心能耗處于全國最低水準,提供低成本算力服務。在算力正在像水、電一樣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的當下,經濟性和環保性并存。

但記者在探營中獲悉,“東數西算”有整體布局,并非所有“西算”都能支援“東數”,而是有着差異化分工。谷少輝介紹,西部資料中心旨在服務對傳輸時延要求不高、但資料計算和存儲量較大的業務;東部的實時性業務有不少仍由鄰近資料中心承擔。

在國家“東數西算”戰略下,張家口已成為京津冀算力樞紐的重要樞紐節點。河北省張家口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副局長劉海峰日前明确,張家口市将繼續鞏固資料中心叢集優勢,計劃到2025年全市投運伺服器規模達到400萬台,機櫃總量達到70萬架,算力規模達到15000P,建成服務京津冀的區域算力排程中心。

進化

“東數西算”蹄疾步穩,但參與企業在落地過程,往往會面臨新的變量。

鵬博士集團副總裁許家金對記者介紹,“我們蘭州項目的初步規劃原本是傳統的IDC。但是今年上半年,大模型和AIGC風起,智算業務發展迅猛,是以進行了調整。公司拿出30%資源用作液冷機櫃,伺服器也換成智算伺服器。這展現出民營資本的優勢。”

資料中心以存儲資料和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為主,以高吞吐量、盡快排程資料,滿足資料通路需求;智算中心強調人工智能的訓練推理,雖也有資料通路需求,但要求更複雜,架構也有不同。兩者與超算、城市大腦一起,構成大陸算力産業的四大類别。

臨時遇變的并非隻有鵬博士。今年7月,潤建股份變更募集資金用途,2億元用于建設潤建股份智能算力中心項目,更新算力服務能力;同期,威星智能則簽署貴安智算中心項目投資合作協定,市場給出增量智算項目預期。

智算中心正在成為算力優先發展的新方向。據記者統計,目前至少有3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或提出建設智算中心,且多城智算中心已經投運,為當地提供算力支撐。

“百模大戰”中,北京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在目前已經公布的超百個大模型中,北京占比超過一半。算力也成為重要的支撐底座。北京市經濟和資訊化局多次明确,将加快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設,增強高品質資料供給能力。

谷少輝表示,無論是IDC,還是網際網路,抑或是國際巨頭,确實都在加緊布局智算,智算在四種算力基礎中占比将會實作擡升。不過他同時認為,多地将會形成算力梯次多元供給體系。

“部分地區會将兩種算力基礎設施合并,通過不同分區來提供服務;如武漢、西安、成都等地,同時建設了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未來或将出現四類基礎設施同時放置在一個算力中心中的現象。”谷少輝認為。

鍊主

在許家金看來,鵬博士西北5G大資料産業園開辟了獨特的“蘭州模式”。其一,算力中心+算力交易平台+算力網絡的全棧式;其二,算、網、雲一體化服務和營運;其三,與地方政府的數字化建設同頻共振。這使鵬博士在算力産業鍊上有了“鍊主”意味。

蘭州經信部門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介紹,全市現在有10多條産業鍊,很多都有鍊主企業。我們打算以鵬博士為龍頭鍊主,加強産業鍊的建鍊、延鍊、補鍊工作。“因為數字産業不能做孤島,我們要做生态,也希望以鵬博士西北5G大資料産業園為契機,加強鵬博士為主的算力生态産業的發展。”

這兩年,甘肅省落實“東數西算”,打造國家資料中心叢集,帶動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長超8%,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崛起的代表。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也認為,與此前交通等傳統基礎設施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類似,東數西算新型基礎設施也有望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實作互利共赢。

不僅把算力留在當地,并通過東數西算銷往全國,還要把産業鍊上下遊聚集過來,打造數字産業叢集——這已經多地成為“東數西算”推進過程中的重要思路。

有統計資料顯示,“十四五”期間,在智算中心實作80%應用水準的情況下,城市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産業增長約2.9-3.4倍、帶動相關産業增長約36-42倍。

“智算中心建設确實與經濟密切相關。”谷少輝拆解背後的邏輯時表示,通過建設智算中心可以進行招商引資,打通産學研用各環節,進而拉動相關産業發展。

挑戰

在緩解東西部資料算力供給失衡的同時,一些挑戰也伴生出現。

北方地區某家大廠雲業務負責人對記者介紹,目前大陸單個計算中心的算力仍顯不足。“很多時候,隻能投入多個算力中心并行計算、協同計算,才能趕上世界先進水準。同時,算力和網絡的跨越式高效排程也是一大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認同這一看法。在日前召開的某論壇上,他認為算力賦能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挑戰。“AI訓練任務帶來算力增長,所需要的算力每3-5個月就翻一倍,已經超過了摩爾定律18個月翻一倍。算力發展人工智能的前提,算力必須安全可信。這相當于人體具有免疫力以確定健康。”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則認為,“東數西算”涉及的遠距離資料傳輸、異地資料存儲、計算資源調配等環節,均存在不小的安全風險。“我們亟需建立一體化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從賬号管理、資料防洩漏、資料動态感覺、資料庫審計等多個層面來構築多層次無死角的綜合防禦體系。”

算力、營運和安全之外,還有業内人士将挑戰指向了排程。“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但我認為,算力排程實踐尚落後于基礎設施建設。”谷少輝認為,推動“東數西算”戰略落地,不僅要解決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聯難題,還要在如何統籌算力、運力和存力,優化資源排程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