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nA啟幕,專訪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建立中國自己的藝博會品牌與藝術發言權

作者:羊城派

暌違兩年,DnA SHENZHEN 設計與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DnA”)于9月14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啟幕。

展會共有35家畫廊與會,展出百餘件設計與藝術作品,媒介涵蓋繪畫、雕塑、設計、家具等,将持續至9月17日。

DnA啟幕,專訪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建立中國自己的藝博會品牌與藝術發言權

文化基因

本次展會的主辦方,同時也是滬上知名品牌藝術展會“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及“JINGART藝覽北京”的市場營銷與服務商。主辦方表示,團隊每次選擇在新的城市舉辦博覽會,會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考慮當地的文化基因,如上海展會側重時尚,北京展會着重經典,而在設計之都深圳,展會則偏向設計。

記者在現場看到,現當代畫廊與設計藝廊穿插展出。據介紹,本次展會設計類作品比例達到新高,呼應深圳設計之都的“文化基因”。

如來自上海并再次參展的 Objective Gallery 以一系列簡潔獨特的陶瓷作品亮相,展示國内外年輕創作者打破界限,融合當代觀念與材料工藝的創新。

展會集中呈現設計創意融合,如《情感衣舊》群展打造一座“以舊換新”的環形劇場,13組創作者以飽含情感與記憶的時裝與面料為載體,呈現可持續理念。

深圳當地藝術機構展位也呼應了設計與藝術的主題。其中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展位,展出館藏安尼施·卡普爾《無題》和展望《補天石》;設計互聯則呈現意大利設計大師加埃塔諾·佩謝的作品。

DnA啟幕,專訪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建立中國自己的藝博會品牌與藝術發言權

重量級畫廊的精彩作品

本次展會不乏重量級畫廊的精彩作品。白石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蜂巢藝術中心等再度強勢回歸深圳。

白石畫廊帶來草間彌生、奈良美智、前川強等重磅當代藝術家。香格納畫廊以繪畫、攝影、雕塑與裝置,全方位展示多位有影響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軌迹。凹空間着力呈現簡明的繪畫與雕塑,藝術家個展同期正在深圳設計互聯展出。

千高原藝術空間展出實驗攝影、古典油畫、實驗繪畫至紙本水墨作品,面貌豐富。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出藝術家來自歐洲、亞洲、非洲等多個地區,映射對當代生活的多重反思。K空間展出深圳藝術家周力的最新創作,延續她一貫的視覺語言,用抽象手法表達其思考。

來自大灣區本土的畫廊也成為焦點,藍岸畫廊以“語義 語義”六位藝術家群展亮相。紅樹林畫廊展出藝術家梁铨的多件繪畫,以其最具代表性的水墨拼貼,鋪開淡然悠遠的禅意。

著名行為藝術家厲槟源的《臉-印迹》引發對身體、物質和社會關系的遐想。來自澳門的畫廊代表華氏畫廊&HUMARISH CLUB 帶來著名藝術家周春芽的最新繪畫,以及薛松的經典作品《山水圖》等。

DnA啟幕,專訪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建立中國自己的藝博會品牌與藝術發言權

“半天内就被大灣區藏家買走了”

近年來,深圳藝術文化氛圍受到廣泛關注。本次來自上海的藝術博覽會品牌“回歸”深圳,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出藝術市場對于大灣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信心。

“我們來這裡結交朋友,其次才是售賣。”來自澳門的華氏畫廊創始人華雨舟表示,深圳的文化藝術發展正在追趕經濟發展,為藝術市場帶來提升較大空間。

本屆展會上,該畫廊帶來周春芽等著名藝術家作品。“我們在上海參展有底氣,而在深圳是以新人的姿态出現,希望拓展收藏的深度和廣度,參展首日心随人願,周春芽作品在半天内就貼紅點,是大灣區藏家買走了。”

來自深圳的藍岸畫廊總監周沫認為,大灣區藏家有“不被定義”的特質,他們的喜好多元,藝術收藏的意識正逐漸崛起,尚有很大的市場待挖掘。

來自北京的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執行館長佟娟娟則表示:“我們十分喜歡深圳的活躍藝術氛圍,對其抱有期待。深圳的觀衆對新藝術、新概念都懷着莫大的熱情。”

DnA啟幕,專訪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建立中國自己的藝博會品牌與藝術發言權

【專訪】

周大為(DnA SHENZHEN聯合創始人):

和其他藝博會拉開距離

羊城晚報:DnA SHENZHEN有怎樣的特點?

周大為:和深圳闊别兩年,我們熱切盼望本屆展會的圓滿舉辦。我們帶來了中國頭部的設計類和藝術類的畫廊群體,也獲得了畫廊們的踴躍響應。主辦方建議畫廊們攜帶設計作品參展,是以我們看到,以架上繪畫為主的畫廊也帶了設計類作品。過去有把設計當做了功能性産品對待,其實設計作品可以像藝術品一樣,去品鑒、去收藏。

DnA SHENZHEN 是中國國内首個強調藝術和設計的關聯的大型藝博會,設計師以藝術家身份進入到公衆視野。每一個價位區間的藝術品都能在這裡找到買家。美術館級藏品、專業藝術收藏、設計家居收藏、包括藝術消費品和潮玩,消費者可以在這裡各取所需。

羊城晚報:每年各個藝博會此起彼伏出,你們的優勢在哪裡?

周大為:DnA SHENZHEN 每年這個時節将會在深圳和大家會面,正如每年同一時期,ART021和藝覽北京在上海和北京舉辦一樣。我們期盼陪同城市的藝術氛圍一起成長。大灣區藝術氛圍更需要畫廊和藏家的共同支援。我們關心着整個藝術産業的生态鍊發展。

我們把舉辦精品藝博會的經驗以及對藝術交易的了解帶入到這座城市,更多本土藝術畫廊、本土愛好者、本土收藏家會自發串聯在一起,在這座城市中營造出濃烈的藝術氛圍,形成一個有口碑的精品藝博會。對畫廊而言,我們可以邀請到合适的藏家;對藝術愛好者而言,賦予藝術作品有質感的參觀環境,營造優質的觀展體驗。

羊城晚報:畫廊的成交情況是否達到了預期?

周大為:畫廊和主辦方都非常看好深圳的藝術發展,不過它需要時間來培育,這個過程,上海用了 10 年。深圳觀展群體從無到有,至今已速度驚人。對比十年前上海舉辦 ART021 ,深圳 DnA 觀展和成交規模已是大大超越的。

深圳藏家的收藏偏好,帶給我們驚喜,這是其他城市未必有的。上海、北京的藏家會思考很多,深圳藏家會憑直覺和喜好來購買藝術品。

從首日的觀展人群數量看出,在大灣區關注藝術的人群在上漲。今年的 DnA 的主力服務對象是深圳以及大灣區的本土藏家,從注冊者看得出,本地人口占據了大多數,且比其他城市更年輕。

DnA啟幕,專訪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建立中國自己的藝博會品牌與藝術發言權

羊城晚報:深圳本地畫廊參展DnA比此前少了,這透露什麼資訊?

周大為:如果說2020年是深圳的“畫廊元年”,那麼如今可能是一次階段性回顧的機會。好的畫廊會不斷更替淘洗藝術作品。到達我們甄選标準的作品有限,因為我們持續把控着參展作品的品質。是以這次還是維持 30 多家的數量。我們計劃擴張但步子不會很大。參展商也不歡迎肆意擴張,這不符合市場規律。闊别深圳兩年,我内心還是從頭開始,把這次當做新開始。

羊城晚報:随着通關重新開機,在香港舉辦國際著名藝博會聲勢很大,對内地藝博會會帶來怎樣的挑戰?

周大為:我們和參展的中國畫廊交流過,畫廊希望中國自己的品牌藝博會做大做強,有自己的藝術發言權。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樣貌,和其他藝博會拉開距離。

這次藝博會不僅有銷售環節,更有對大衆而言的高品質觀展體驗。論壇和特别項目的設定是非盈利導向,參觀者不設入場門檻,這是分享藝術經驗的普及通道。

文|記者 朱紹傑 通訊員 樂夢融

圖|主辦方提供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劉星彤

校對 | 桂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