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影燈下㊱丨一個年輕寶媽的300多天:收到寶寶病危通知,春節也在病房裡度過

作者:海報新聞

視訊加載中...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陳洋洋 記者 張一帆 濟南報道

27歲的年輕寶媽林靜終于發自内心地笑了。

10多天前,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手術室裡,無影燈下,陳新國專家團隊為她剛出生11個月的兒子小軒進行了一次腹腔鏡全結腸切除術和腸造口閉合術。

手術很成功,小寶寶終于脫離了危險。

住進ICU、收到病危通知書、無數次住院、打針……寶寶出生300多天來,這位年輕的寶媽無數次奔波在家和醫院之間,一度心力憔悴的她如今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無影燈下㊱丨一個年輕寶媽的300多天:收到寶寶病危通知,春節也在病房裡度過

手術後,陳新國仔細檢視患兒身體恢複情況

病情反反複複,不到一歲的小寶寶成醫院“常客”

2022年10月,林靜的兒子小軒在山東一家縣城醫院出生。

“孩子出生300多天,感覺大部分時間是在醫院度過的。”林靜感慨。

小軒出生第一天,林靜發現孩子的胎便始終無法排出,并且發燒嘔吐。醫生給他灌腸,胎便仍然無法排出。當天,小軒就被轉院到當地市級醫院,并被送進了ICU。經過10天救治,小軒病情才有好轉,出院回家。

但出院後一個月,林靜發現,小軒的病情一直反反複複,出生近一個月體重也隻增加了一斤。

“小軒出生第30天時,又出現了發燒、拉肚子的症狀,連續兩天昏睡。我和孩子爸爸都吓壞了,開車帶小軒趕到醫院。”林靜說,這一次,醫院的檢查結果是先天性巨結腸(超短型)。

“當時,醫生說暫時不用過多幹預,寶寶到10個月時就可能會慢慢好轉,我們也就沒多想。”林靜說,聽從醫生建議,小軒開始了保守治療。

此後,娘倆變成了醫院和診所的“常客”。

“寶寶經常患腸炎,差不多一周就得打點滴一次。”林靜說,小軒一犯腸炎就腸梗阻,嘔吐、肚子疼、吃不下飯、整天哭鬧。林靜就一天天抱着孩子安撫。

漸漸地,林靜發現,孩子身上已經找不到合适打針的血管了。“手上、頭上、腳上都沒法打針了,最後隻好在脖子那裡打針。”林靜說。

林靜印象最深的是2023年春節,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在病房裡過春節。

“孩子當時腸炎剛出院4天,又發燒了。”林靜說,本來一家人準備高高興興過年,沒想到又要回去住院了。

臘月二十八,疲憊的林靜抱着孩子來到醫院。進醫院的那一刻,林靜印象特别深。當時,病人一個接一個出院回家過年,病房裡已變得空蕩蕩,而瘦弱的小軒卻在這個時候住了進來。林靜看着病床上的小軒,眼圈紅了。

除夕那天,孩子爸爸回了趟老家,把2歲半的女兒也接到了醫院。一看到女兒,林靜眼淚又流下來了。

那個春節,林靜一家四口叫了一份外賣水餃,在空空的病房吃了一頓特别的年夜飯。

收到孩子病危通知,她感覺天都塌了

折騰了無數次,小軒還是遭遇了最危險的時刻。

今年4月,小軒再一次發病住院。這一次,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當醫生拿來通知書讓林靜簽字的時候,她感覺天都塌了。

“一個小嬰兒,他的生命才剛剛開始,怎麼就收到了病危通知書?”林靜說,當時自己心裡害怕極了。

幸運的是,經過救治,小軒轉危為安。但這一次,林靜和丈夫不敢再觀望了,他們帶着小軒趕往省城求醫。

2023年5月,林靜帶孩子來到省立醫院小兒外科就診,遇到了科室主任陳新國。

“住院吧,孩子患上了先天性巨結腸(全結腸型),情況不樂觀,嚴重的話會有生命危險。”陳新國說,這是巨結腸中最嚴重的病種之一,小軒的腸道中已經堵滿了糞球。

“腸道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旦全堵了,整個城市交通也就癱瘓了。很多病人是部分堵塞,而這個小寶寶是全部堵塞。”陳新國說,這種情況隻能手術才能根治。

林靜這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病這麼嚴重。“這一年太折騰了!孩子受苦了!”林靜感慨,好在,小軒找到了真正的病因,有了根治的希望。

終于能歇一歇,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小軒的手術分兩次進行。

第一次手術是在5月25日,這天上午9點左右,林靜流着眼淚把小軒送到手術室門外。

這一次,小軒要經曆回腸造口術和回腸遠端切除術。手術由陳新國主任親自操刀。

“小軒出生後反複腹脹、嘔吐、便秘腹瀉交替。”陳新國說,小軒的整個結腸包括小腸的一部分已經發生了病變,小腸末端到大腸都處于痙攣狀态,很危險,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無法生存下來。

小軒的腸道嚴重堵塞,腸造口手術就是相當于給嚴重“堵車”的腸道通開一個口。

“手術将小腸或結腸斷端放在腹壁上,做成臨時的人工肛門,讓腸内堵塞的東西通過腸造口排出,暫時性地使糞便改流,抓緊恢複寶寶的腸道暢通和血液供應。”陳新國說。

第一次手術很順利。手術後,小軒終于能順利排便了,他停止了嘔吐和發燒,胃口也好了起來。

這一次手術後,小軒帶着“糞袋”生活了三個多月,林靜根據醫生要求,給小軒增加營養,提高身體機能。

2023年9月5日上午,小軒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手術——腹腔鏡全結腸切除術和腸造口閉合術。

這一次,手術進行了大約3小時。

“我們把孩子的整個結腸全部切除,把小腸連接配接到肛門,将來這段小腸會重新生長,‘變’成結腸,在他的體内正常運作。”陳新國說,手術很成功,小軒也脫離了危險。

“太感謝您了!救了我寶寶!”9月12日,面對前來查房的陳新國,林靜感激地說。

無影燈下㊱丨一個年輕寶媽的300多天:收到寶寶病危通知,春節也在病房裡度過

手術後,小軒逐漸恢複健康,媽媽笑了

300多天的折騰,數次住院,兩次手術,小軒闖過了一關又一關。

陳新國告訴記者,這次手術後,小軒身體逐漸恢複健康,如今,他排便通暢,胃口好了,也長胖了許多。

很快,小軒将出院回家,未來他将和其他小寶寶一樣正常生活,而這位年輕的媽媽,也終于能歇一歇,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為保護隐私,文中患者及家屬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