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制菜,瞄準了孩子們的餐桌

作者:遠方青木

文章作者:每日怡見

很多中國人都沒辦法接受預制菜。

為什麼?

因為中國擁有着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于是,中國人的嘴巴也變得挑剔了,極度注重美食體驗。

而預制菜,恰恰是最沒有美食體驗的。

預制菜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友善。

我最早接觸預制菜是在超市的冷藏區,精選蔬菜旁邊放的就是預制菜,比如宮保雞丁,香幹肉絲,酸辣洋芋絲,還有排骨冬瓜湯等等。

我買過好幾次,回家之後,鍋裡倒上熱油,放入菜品和調料,按照上面說明的時間炒制幾分鐘就可以了。

友善是真的友善,省去了你去買菜,配菜,洗菜,切菜等諸多過程。

但難吃也是真的難吃。

就比如說有的時候買回來的洋芋絲,都蔫巴了,上面一點水分都沒有,吃起來體驗很差。

然後就是某團上面的外賣,我一開始點外賣隻看價格,十幾塊錢點一菜一湯一飯,還覺得很開心。

可後來發現這些全都是預制菜。

要不然,現炒現燒的,怎麼可能來得及呢?

後來點外賣的時候,我就留了個心眼,我會注意看商家位址,凡是2-202,1-104,1-1013這樣商鋪的。

基本上都是外賣專營店。

而這裡面百分之百用的全都是預制菜。

後來随着時代的發展,商場裡面的那些餐廳大多數全都用上了預制菜,中央廚房統一配送,廚師傻瓜式操作,十幾分鐘就給你一桌子菜全都上齊了。

一開始,有的餐廳還藏着掖着,他們會故意放很多調料,重鹽重辣來掩蓋。

可後來,同行幹的多了,他們也就擺爛了。

預制菜就預制菜吧,大家都這麼幹,我為什麼不能幹?

用上預制菜之後,我可以提高上菜效率,提高翻台率,每天的流水都增加了,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去商場裡吃飯的,人家一般都是吃個便飯,年輕人,小情侶居多。

真正家庭聚餐,追求口味的,人家都去本地特色的本幫菜館裡了,才不會來這呢。

是以,預制菜就開始在這些大商場裡面生根發芽。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随處可見的都是預制菜。

有網友就總結了一些如何分辨預制菜的小知識:

預制菜,瞄準了孩子們的餐桌

預制菜的市場規模已經非常非常大了,預計今年就要超過5100億,而且,還在迅速的擴張。

預計2026年的時候,這就将是一個萬億級别的廣闊市場。

我想,在看這篇文章的朋友,你們或多或少,應該也吃過預制菜吧?

我們大人沒辦法,有的是因為工作,中午休息就那麼點時間,出去吃根本來不及,隻能在公司點外賣。

可是公司周圍就那幾家店,好的中餐館價格都貴得要死,起送價都要60,那怎麼辦呢?

隻能看看稍微便宜的一點菜館了,那麼,你就很大機率就會點到預制菜。

再比如說我吧,每天寫完文章都八九點了,做飯肯定來不及了,而且買菜,擇菜,洗菜,做飯,完事還要洗碗,太累了。

要麼出去吃,要麼點外賣。

出去吃,外面這個點就隻有燒烤,炸串,以及火鍋店。

點外賣吧,那就很大機率要碰上預制菜。

是以,沒辦法,隻能吃吧,填飽肚子就行了。

還是那句話,我們大人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湊合湊合就算了,但如果這事放在孩子身上,那我可是堅決不同意讓他們吃預制菜的。

我都想過了,以後我要是有小孩了,學校如果強制要求訂餐,送來的全都是預制菜的話,那我就每天堅持給孩子送飯。

當然,前提是在那個時候,我的廚藝已經有了長進。

實在不行,我就請個專門做飯的保姆,天天來家裡做飯,做完我就給孩子送過去。

有人看到這恐怕要笑話我了,說你這代價有點大啊,為了吃個飯還請上保姆了。

可不是嗎?

對于咱們當家長的來說,自己無論在外面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這都沒事,因為我們吃苦受累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孩子能吃上同樣的苦,受上同樣的累。

爸爸媽媽在外面上班,沒辦法,時間來不及,隻能點外賣,吃預制菜。

這都沒事,我們能扛。

可對于孩子們來說,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的營養攝入必不可少,怎麼能讓他們吃流水線上出來的,都已經蔫巴,沒有水分的預制菜呢?

隻要能讓孩子們吃得好,當爹媽的無論花多少錢都願意。

同樣兩所學校擺在面前,一家說我們午餐一天隻有5塊錢,但都是預制菜。

另外一家說我們午餐一天50塊,因為我們請外面的廚師來現炒現做,而且透明化廚房,還有監控攝像頭,家長們在手機app上面可以随時檢視後廚的情況。

請問,家長們會怎麼選擇?

一百個家長裡面,一百個都會選擇50塊一頓午餐的那個學校。

因為這錢不管多貴,隻要是對孩子們有好處的,我們當爹媽的都願意掏。

别看這錢雖然花的是多了,多出來了十倍。

可問題是,如果我告訴你,五塊錢一份的午餐,是下圖這個樣子。

請問,你願意給你家孩子吃嗎?

預制菜,瞄準了孩子們的餐桌

那個紅通通的好像是番茄牛腩,以我這麼多年吃外賣的經驗,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玩意絕對是預制菜。

而且,還是最垃圾最垃圾的料理包。

預制菜裡面其實也是分很多種類的,最垃圾最低級最便宜的就是這個料理包。

大家可以上拼夕夕搜一下,一百塊錢不到就能買一大箱,送過來的時候,裡面還給你裝着冰塊。

裡面有各種菜品,蕃茄炒雞蛋,洋芋牛腩,蒜蓉茄子,回鍋肉等等。

為什麼我會這麼熟悉呢?

因為我也買過。

但我一次都沒吃過,我買回來放在冰箱冷凍室裡面是為了應急用的。

前幾年特殊時期,我怕萬一搶不上菜,那回來,還可以蒸一大鍋米飯,然後把料理包給扣上去。

這叫什麼?

這叫極端條件下的自救。

可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裡,本應該是快快樂樂念書,成長的階段,卻要讓他們就提前進入這種“極端條件”了呢?

預制菜有哪些壞處,醫生已經給列舉出來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當然了,咱們也并不是說預制菜就是洪水猛獸。

就一定不能要,就一定要取締。

但是在我們建立一套預制菜的行業标準之前,這玩意,隻不過是一個對效率的極緻追求所催生出來的,高度工業化标準化産品。

也許随着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預制菜會變得非常非常衛生,非常非常有營養,我們當然也是非常樂于接受這種進步的。

但是在此之前呢,希望還是不要讓孩子們當這個試驗品了。

當然我也知道,我一個人說話不管用。

因為當預制菜開始走進校園的時候,這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産業。

産業的背後就是金錢,就是無數人的利益。

隻要咱們敢說預制菜不好的,那就是在唱衰。

甚至會給你扣上破壞創業就業,破壞消費更新,不利于鄉村産業振興的大帽子。

預制菜,瞄準了孩子們的餐桌

當一件事情,開始涉及到很多人利益的時候。

你想要改變它,那阻力可想而知。

我這幾天在網上看到了很多觀點。

比如建議預制菜先進入某某機關,希望他們帶頭吃預制菜。

預制菜,瞄準了孩子們的餐桌

但是再點進去。

就已經找不到相關内容了。

預制菜,瞄準了孩子們的餐桌

是以。

我是不能反對的,我也不敢反對。

我更不能說一些情緒化的話。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掙錢,争取早日請上保姆。

然後刮風下雨的給孩子去送飯吧。

哎,不是,先等會,我好像還沒孩子。

那麼問題來了:我為什麼要生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