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作者:山西法眼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9月27日,新城國中開展了“遠離校園暴力,拒絕校園欺淩”主題班會。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校園欺淩是指發生在校園内外,以學生為參與主體的一種攻擊性行為。2020年,大陸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為,學生欺淩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财産損失或精神損害的行為。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班主任老師們首先給孩子們介紹了校園欺淩的含義和表現。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校園欺淩分為身體欺淩、語言欺淩、社交欺淩、網絡欺淩四種。

身體欺淩是指對被欺淩者實施推搡、毆打、扇耳光等肢體性的欺淩行為;

語言欺淩是指對被欺淩者實施恐吓、辱罵、诋毀、侮辱性的綽号等言語性的欺淩行為關系欺淩;

社交欺淩是指對被欺淩者實施排擠、孤立、打壓他人等欺淩行為;網絡欺淩是指利用網絡對被欺淩者實施辱罵、恐吓、诋毀、散播謠言或隐私資訊等欺淩行為。

班主任老師播放校園欺淩案例視訊,激起孩子們對于被欺淩者的同情和對校園欺淩者的憤恨,發自内心的想遠離校園暴力。

校園欺淩的危害不僅展現在對被欺淩者,還展現在對欺淩者。

對于被欺淩者而言,遭受欺淩後可能會導緻被欺淩者出現情緒低落、痛苦害怕、無心學習等情況,可能形成内向、孤僻、自卑等消極人格特征,甚至可能出現心理疾病、自殘、自殺等情況。

對于欺淩者而言,實施欺淩行為後可能導緻欺淩者出現恃強淩弱、自以為是等情況,形成自私、暴力等人格特征,甚至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班會課視訊來了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豐富的案例和富有教育意義的視訊,教給孩子們遇到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孩子們誦讀了應對校園欺淩的三個“絕招”,加深了解。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通過此次主題班會活動,增強了孩子們的自我防範和保護意識,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讓孩子們正視校園欺淩,提高防範校園欺淩的能力。

垣曲縣新城國中召開拒絕校園暴力主題班會

建設平安校園,推進五育并舉,提升核心素養,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新城國中在路上……

【來源:垣曲縣新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