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怒斥:安全教育平台到底是教家長還是教孩子?妥妥的形式主義

作者:蛻變的契機

搞出安全教育平台,到底是教育誰?

家長怒斥:安全教育平台到底是教家長還是教孩子?妥妥的形式主義

有家長也發了一個文章:想知道這個安全教育平台是誰發明的?到底這個平台是教家長還是教孩子?教孩子的話,孩子從來都看不到,更别說留守兒童了,教家長的話?家長除了輔導孩子的作業忙于自己的工作,還要被這種平台教自己的日常生活嗎?一項毫無意義的題目還要困擾到大學。

還有家長抱怨:孩子還在學校,群裡已經在通知趕緊完成。手機在家長手上,全部都是家長完成。最煩人的是平時下班了要看各種直播,還得拍照發群裡,家長需入鏡。

有時想做,年紀大的還做不了,有密碼限制而且密碼還要8位數,還不能全是數字的。

現在的學校,把各種莫名其妙的平台弄到家長手機上,家長苦不堪言又無可奈何!老師隻把布置在手機上不說,還要求把孩子背課文、練字、跳繩…等發視訊給老師看!家長就是個陪讀陪練!

家長怒斥:安全教育平台到底是教家長還是教孩子?妥妥的形式主義

孩子在學校上課,在家點選安全教育,一邊幹别的,然後放完視訊直接答題完成。

小孩上學累,家長們更累,當爸當媽還要當老師。做不完的App,看不完的教育片。

聽一位學生說,有一次要求家長完成安全教育平台 ,不知是學生還是家長留言:你去si吧!第二天老師說了這個事,學生們也是議論紛紛。估計是家長惡作劇吧!想想也太缺德了。

安全教育本身沒有問題,挺好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從中學習到安全常識,非常有意義。當然。這種教育能有部分在學校集中學習,效果更好,更能有效普及到每個學

有家長說幫孩子做了三個安全作業,我倒是學到了一點東西,海嘯發生 的時候船要盡快駛進深海區。龍卷風來的時候要躲進地勢低的地方。每周一節課全班同學集體觀看,比抱着手機看強百倍。放在課堂上比較好,不要一味地想着完成率,這個要的是效果。

每次都是家長做,老師就是要完成任務,學生根本沒看過,沒學過,那學生到底學了什麼,安全教育其實是很重要的,請教育部重視是在課堂上安排學生學習,不是應付了事。

學校完全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寓教于樂互動教學的形式進行安全教育,而不是讓家長通過手機完成。

這個安全平台的内容其實做得還是可以,學生要真能學習一下還是不錯的,不過确實方式不對,應該學校集體組織學習。但這樣就不能打卡了,估計那些人更看重打卡資料,而不是教育效果吧。

安全涉及到學習,生活,工作,等等每個都地方,關乎重大,大家都知道,建議設立安全教育課,納入科學課程一部分,一起學習考試。意義更大,效果更好。

學生安全平台和學校在網上要做教育學習,都是形式主義,官僚作風,低年級學生沒手機,根本做不了,給家長添負擔。

家長怒斥:安全教育平台到底是教家長還是教孩子?妥妥的形式主義

學校應該把安全教育平台等這些内容在“道德與法治”的課上講給孩子們聽。而不是增加家長負擔,小孩卻沒有學到安全教育知識。

安全教育平台真的純粹是形式主義,現在圍繞學生的打卡内容太多,有很多都是形式主義,還收費。

班主任也被弄得頭疼不已,太多app需要家長下載下傳,學習觀看,填寫資料,完成學習任務……家長們也很煩躁。請問這裡面到底有何種利益呢?

學生平台太多,教育效果有限,教師家長疲于應付,該調研反思了!安全教育平台折騰老師,還折騰家長!

他們讓我們走過場,我們知道這是在走過場,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這是在走過場,但是還是必須要走過場!

人人都知道形式主義害死人,可是為什麼屢禁不止,還日益增多,到底是什麼的問題?

安全教育平台妥妥的形式主義!呼籲教育歸教育本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