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蕩的災難

作者:學習時報

次貸是一種針對信用評分較低或不符合一般貸款标準的借款人的抵押貸款。這些貸款的利率通常高于優質貸款,并帶有更高的風險。金融機構将這些貸款打包成證券在市場上銷售,将風險轉嫁給投資者。一時間,投資者瘋狂交易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卻忽略了潛在的風險。

(一)

房地産市場上顯露危機苗頭。美國的房地産價格在連續多年上漲後開始下滑,導緻許多抵押貸款的價值大幅度縮水。2007年2月,大量次級按揭貸款違約,引發了大型金融機構巨額減值,彙豐控股為此增加了18億美元的壞賬撥備。短短幾周後,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告瀕臨破産,美股開始大跌,投資者的恐慌情緒蔓延開來。

2008年9月15日淩晨,有着150多年曆史的華爾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産。當日,道瓊斯指數、标準普爾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跌幅創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手握千百萬美國人養老金、終身俸的美國第一大保險公司AIG(美國國際集團),在危機中幾乎耗盡所有資産。投資者們瘋狂逃離資本市場,市場資金流幹涸,企業紛紛倒閉,信用危機、經濟危機接踵而至,次貸危機随即演化為更大危機。美國新增190萬人失業,五大投行岌岌可危,AIG和“兩房”(房利美與房地美)被國有化,道瓊斯指數大幅波動,經濟衰退、GDP負增長。全球金融市場的信任開始崩潰,銀行間貸款利率飙升,逐漸演變成世界金融風暴和全面經濟危機。

2007年次貸危機發生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用于購買銀行的不良資産并向金融機構注資,美聯儲也表示降息并提供流動性支援。但次貸危機仍在持續加深中,引發了全球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各國政府紛紛推出财政刺激計劃,以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全球經濟開始緩慢複蘇。

(二)

2007年次貸危機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全球性經濟災難。宏觀上,美國房地産市場在21世紀初期出現了泡沫現象。微觀上,美國金融機構在金融創新和放松監管的推動下,大量發行和投資高風險的次級房貸相關産品,忽視了潛在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美房地産市場的繁榮為2007年次貸危機埋下了隐患。21世紀初期,美國經濟受到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和“9·11”事件的沖擊,為了刺激經濟複蘇,美聯儲實施了寬松的貨币政策,聯邦基金利率從6.5%降至1%,使得住房貸款利率也相應下降,刺激了住房需求和供給。尤其是對于低收入者來說,借貸購房成為一種常見的超前消費方式。為了滿足這些消費者的需求,許多房貸機構放寬了貸款标準,美國政府也為促進居民購房和消費提供了各種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國房價在2000年到2006年間急劇上升,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和通脹水準的增長。許多家庭和投資者都認為房地産是安全且能帶來高回報的投資,但實際上這隻是一個巨大的泡沫。當房價開始下跌,許多借款人發現他們的房屋價值已低于其貸款額,進而導緻了違約和短售的激增。

金融機構的過度投機是2007年次貸危機的催化劑。在低利率和高流動性的環境下,金融機構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和市場佔有率,大量發放次級貸款給那些信用不良或無法提供充分擔保的借款人,并将這些貸款打包成住房抵押貸款證券或債務擔保證券(CDO)等金融衍生品出售給其他投資者。這些金融衍生品通常由評級機構給予較高的信用評級,并通過信用違約掉期(CDS)等方式進行信用保護,使得投資者認為這些産品具有較低的風險,并受到了各類投資者的青睐。然而,這些金融創新并沒有真正消除風險,而是将風險進行了掩蓋和轉移。由于金融監管部門對這些複雜的金融産品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規範,使得金融市場出現了資訊不對稱、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和杠杆水準不斷增加,而金融監管部門卻未能及時發現和制止這些問題。

全球金融市場的高度互聯使得2007年次貸危機迅速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随着美國房價的下跌和利率的上升,越來越多的次級貸款借款人無法償還貸款,導緻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和債務擔保證券的價值大幅下降。這些金融産品的持有者,包括許多銀行、券商、對沖基金等機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甚至面臨破産或被收購的危機。由于這些機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有着廣泛的業務往來和風險敞口,次貸危機很快波及了歐洲、亞洲等其他地區和國家,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和信任危機,最終引發了全球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

(三)

在全球金融曆史的長河中,2007年的次貸危機無疑是一次重大震蕩。這場先由房地産市場引發,後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波,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檢討。

處理好房地産市場和金融市場的關系。2007年次貸危機充分說明,房地産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容易帶來極大的金融風險。處理好房地産市場和金融市場的關系,需要加強對房地産市場的監管和調控。一方面通過建立和完善房地産信用評級、資訊披露、稅收政策等制度,規範房地産市場的運作;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對房地産金融産品的審查和監督,防止過度杠杆、信用泡沫和資産證券化的風險。

把握好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安全的關系。2007年次貸危機深刻揭示了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國金融市場更加緊密相連,也使各國金融風險更易互相傳染。在高度全球化的金融體系中,一個國家的風險可以迅速地轉化為全球風險。同時,這一事件也是對全球金融監管的警告,它強調了各國需要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形成一個更加協調、更加透明的監管架構。此外,還需要建立和完善國際金融危機的預防和應對機制,以提前識别、管理和減輕潛在的金融風險,增強各國應對金融沖擊的能力和信心。

建立适應性強的現代金融體系。2007年次貸危機揭示了無節制的金融創新和缺乏透明度的風險評估可能會導緻災難性的後果。為防止曆史重演,金融體系需要有更強的适應性和穩健性。一是對于新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必須有深入的風險評估,并確定它們不僅在短期内有益,而且在長期内能為實體經濟和社會整體帶來持續的價值。二是面對現代金融領域不斷變化的工具和政策,監管機構要與時俱進,有效地應對和處理現代金融市場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三是要在全球視野中優化金融政策,充分考慮到全球的金融動态和潛在的外部風險,制定金融決策将全球的利益和穩定納入考量,共同創造有利于各國發展的宏觀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