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 | 崂山:人工智能“展翼”向未來集聚

作者:第一

崂山:人工智能“展翼”向未來集聚

13家人工智能領域省級以上創新平台、200餘家行業應用企業,上半年規上企業營收過百億

大語言模型攪動人工智能“一池春水”,産業基礎雄厚的崂山,正以挺膺之姿加速奔向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舞台——

近日,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論壇暨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第五屆“百企百景”對接洽談會成功舉辦,來自全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頭部企業代表齊聚崂山,共話屬于人工智能産業的嶄新未來。

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今年以來,崂山區的人工智能産業已經不止一次站到“聚光燈”下。

9月21日舉辦的中國報業協會首屆報業傳媒元宇宙應用大會上,在人民日報等上百家全國主流媒體關注下,位于崂山區的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作重點推介;9月13日,市委主要上司帶隊調研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情況,所調研的三個項目均在崂山區,凸顯出人工智能發展的“好成色”;而在更早些時候,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曾分赴上海、深圳、北京等地作招商推介,引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戶……

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崂山,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呈現風馳電掣之勢。

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 | 崂山:人工智能“展翼”向未來集聚

國家高端智能家電創新中心。

打造算力服務支撐供給地

作為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之一,算力被譽為人工智能的“發動機”,每一次産業浪潮的湧現都離不開算力推動。

進入2023年,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産業迅速崛起的背景下,算力成為國内各大城市競争的代名詞,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紛紛布局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青島也不例外。

2月23日,全市首批新興産業專業園區之一的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揭牌,當日,首期規劃100P算力的山東省首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便上線營運。自此,崂山乃至整個青島的人工智能類相關企業有了普惠算力支援。來自崂山區工業和資訊化局的資料顯示,該算力中心上線至今,已累計服務企業及科研院所超200家,算力使用率達到80%。

在崂山區,普惠算力的效應持續釋放。以中國海洋大學為例,該校依托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打造的全球首個應用于海上安全、海洋能源開發與保護、遠洋運輸和海洋漁業等領域的琅琊泊海洋環境預報大模型,部分研究成果已經被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國家氣象局采用。

實際上,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上線,還隻是崂山區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第一步。就在該算力中心上線的同一天,首期規劃150P算力的青島海之心計算中心簽約,計劃年内投用,可為大模型訓練及産業化應用落地提供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算力及大模型資料集,支援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此外,在9月22日舉辦的2023國際虛拟現實創新大會上,雲天暢想在崂山區建設的虛拟現實算力中心正式上線。與前兩者不同,該算力中心是GPU算力新基建項目,不僅能夠賦能虛拟現實産業發展,為崂山區内容制作、應用等虛拟現實企業提供圖形、渲染等算力服務,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吸引全國範圍内的合作夥伴使用來自青島的元宇宙算力服務。

點亮“算力燈塔”,崂山區通過聚力打造算力服務支撐供給地,牢牢夯實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底座。

成為軟硬體融合創新策源地

除算力底座外,要建強人工智能的産業生态,還需在強鍊、補鍊上下功夫。

依托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這一平台載體,今年以來,崂山區圍繞信創硬體制造、複雜算法軟體研發、模型訓練與資料服務3條新興賽道,以及智慧家居、工業智能、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生命健康、空天地海六大應用場景,持續向園區内導入優質産業項目。

不久前剛剛落戶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的标貝科技就是其中佼佼者。“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提供的諸多便利條件,為我們免除了發展的後顧之憂。目前,我們已經圍繞人工智能平台、大模型、語音互動等細分領域,在青島開展相關業務。”标貝科技區域負責人栾永樂說。

做好強鍊文章的同時,瞄準産業發展短闆,崂山區還精準施策,做好補鍊文章。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分支,已成為先進裝備由自動化向智能化更新的關鍵。但相較于長三角、大灣區等先進區域,崂山區企業在機器視覺領域的布局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為此,山東産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率先發力,推動成立山東省首個機器視覺概念驗證中心,并與國内多家機器視覺領域人工智能企業簽訂合作協定。“今年4月,我們還啟動建設了山東省首個計算醫學概念驗證中心,助力醫藥健康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快速實作成果轉化。”山東産業技術研究院(青島)執行院長趙宇波表示,目前,該研究院正加速推動人工智能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向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彙聚。

今年以來,崂山區精準引入一批産業鍊重點項目、核心配套企業。數字是最好的注腳——2023年上半年,崂山區人工智能産業鍊規上企業實作營收約110億元,增長53%,已集聚13家人工智能領域省級以上創新平台,集聚200餘家産業骨幹企業,較去年新增50家。其中,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内新培育上市企業兩家,累計5家;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累計7家;新認定省“瞪羚”企業9家,累計達到21家。

突出抓好招大引強,崂山區通過完善包括硬體、軟體、内容、應用在内的人工智能産業鍊條,建強人工智能産業生态,向着成為軟硬體融合創新策源地的目标不斷邁進。

建設産業智能化應用引領地

預測台風、研發新藥、識别故障、制定生産計劃……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頭雁效應”已然顯現。

崂山區是國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産業的城區之一,在加快集聚資源要素、完善産業生态的同時,還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新高地。在青島市人工智能産業園内,圍繞城市治理、制造業、金融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打造行業大模型,繼而賦能各行各業。

例如,由東華軟體開發建設的崂山區城市雲腦已于今年6月正式啟用。該雲腦充分利用5G、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實作了對城市治理的精準分析、整體研判、協同指揮、科學治理,其建構的空天地一體視覺智能感覺體系,依托衛星遙感、分布式無人機群、建設覆寫全域的智能視訊感覺網,配給AI算法智能解析,可實時感覺相關城市事件。

家電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聚焦居家健康場景,推出新型居家健康整體解決方案,建構起行業居家健康數字大腦,實作“醫院治病”轉向“居家康養”的新型家庭健康服務。通過該場景,隻需要30秒,即可通過無線傳感技術,準确擷取相關健康報告,檢測健康狀況。以場景建設帶動人工智能技術、産品和應用落地,崂山區正通過推出一批“AI+”青島方案,着力建設産業智能化應用引領地。

推動全球科技版圖深刻變革的人工智能,正在創造一個充滿無限可能和機遇的未來。錨定建設全國一流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目标,崂山區以産業鍊條為“主戰場”、以專業園區為“主陣地”,加速打造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更新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