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俄能否結盟?普京對華明确态度,事實證明,中國的路走對了

作者:大磨坊老紀

參考消息網報道,普京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全體會議上強調了俄中合作對于維護世界穩定的重要性。他表示,俄中的合作是沒有針對任何國家的,而是以建設性的方式展開,旨在為兩國以及全球夥伴争取積極的成果。

報道指出,普京指出俄中兩國正在積極合作,緻力于共同建設公路和鐵路系統,并在工業生産領域展開合作,并互相提供必要的商品。盡管普京沒有詳細列舉合作項目,但他強調這些項目已經蓬勃發展,其規模與數量也非常可觀。

中俄能否結盟?普京對華明确态度,事實證明,中國的路走對了

在這個重要的會議上,普京以一種罕見的直白方式表達了不會與中方結盟的立場,這可以看作是對中方觀點的回應。普京對中俄關系有着明确的認識,這不僅不會對中俄關系産生負面影響,反而有助于澄清兩國關系存在的模糊地帶,為中俄推進更多領域的合作奠定基礎。

普京還提到了中俄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面實施合作的計劃,包括在“一帶一路”倡議架構下展開合作。俄方倡導的大歐亞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與中方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将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普京認為,這種形式的合作具有廣闊的前景。

關于“中俄結盟”的問題,其實俄羅斯國記憶體在很大的關注和需求,這一點在不少俄羅斯官員和媒體的言論中都有所展現。

在目前情況下,普京最新的表述可以被視為俄羅斯以最高意志确認了“中俄結盟”這一事實。然而,這一表述并沒有意味着中俄會真正結盟或是他們的合作會針對第三方。與此前中方提出的中俄關系“三不”原則相比,即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這一闡述在整體立場上非常相似。

中俄關系可追溯到數百年前,然而曆史并非以現今友好的态勢呈現。這一現象可以歸因于多個因素,其中米爾紮揚提到的第一原因與中華民族的曆史有關。長期以來,中國在中亞地區一直擁有主導地位,這導緻中國對于與其他國家建立地位平等的聯盟持懷疑态度。這種态度深植于中華民族的曆史傳統中,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原因涉及地緣政治現實。據米爾紮揚觀點,中國希望保持外交政策的靈活性,而不受任何外部聯盟的限制。是以,他們不願意簽署任何聯盟條約,以確定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中俄能否結盟?普京對華明确态度,事實證明,中國的路走對了

盡管中俄兩國地理位置相鄰,但在某些地緣政治問題上存在差異,導緻難以形成長期穩定的聯盟關系。中國一直倡導和平外交,并堅持不幹涉其他國家内政的原則,這也使得中俄難以達成結盟關系。與此同時,普京對于中國的和平外交做法表示贊同,并提出了不結盟政策的主張。他認為,在當今世界中,需要建立一個多極化的國際秩序,各國應該以平等的态度相待,互相尊重彼此的利益和發展道路。不過,盡管存在一些相似觀點,中俄之間的差異仍然存在,這也是兩國難以形成結盟關系的原因之一。

中俄兩國作為擁有強大實力和影響力的國家,其合作無疑将在各個方面産生積極的影響。

中俄兩國在安全合作方面有三個重要的焦點。首先,兩國将進一步加強軍事技術和軍火貿易的合作。其次,他們将提升兩軍在作戰指揮等方面的協作水準。最近,中俄兩國進行了多次聯合軍演和聯合巡邏行動,旨在提升兩國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最後,中俄将在國際和地區安全問題上保持一緻。雙方将共同努力解決北韓半島緊張局勢、恐怖主義、阿富汗問題和國際核安全等問題。此外,中俄還采取了特殊行動以維護半島的穩定。

今年的遠東經濟論壇對于俄羅斯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由于俄烏沖突的爆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導緻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迫切希望擺脫西方封鎖,并尋求經濟合作的機會。遠東經濟論壇成為俄羅斯打破西方經濟封鎖的關鍵平台。

普京明确表示中俄不是盟友,與西方一直在炒作中俄軍事同盟的觀點不同。然而,他強調中俄兩國關系正處于曆史最高水準。這一表态彰顯了普京對中俄關系的極端重視。

在全球經濟持續變化的背景下,普京在論壇上強調了一些西方國家破壞貿易和金融體系,成為主要原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開展真誠務實的合作,而不是屈服于外部壓力,而是以自身利益為導向。

普京強調,目前正在湧現一種全新的一體化模式,其與西方模式大不相同。這種新模式具備開放性特征,旨在實作全人類以及不斷發展的多極化世界的共同福祉。他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在開展外交工作時,不應與其他國家的利益相沖突。然而,西方國家隻重視自身利益,是以他們無法赢得真正的友邦。

在過去幾年裡,中俄合作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這在各個領域都産生了積極的影響。首先,經貿合作方面,中俄的貿易額持續增長,中國企業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投資額占到了外資總額的九成以上。這種合作關系不僅推動了雙方經濟的發展,也為兩國之間的技術和資源互補提供了寶貴機遇。

其次,中俄兩國積極建構戰略夥伴關系,不僅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上保持着緊密合作,還通過協調與配合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機構,為全球多極化和國際秩序的穩定發揮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俄羅斯近日邀請中國外長王毅進行友好通路,并以高規格接待其抵達。令人驚喜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接見了王毅,這再次展示了俄羅斯對中國高層人員的格外重視。

中俄能否結盟?普京對華明确态度,事實證明,中國的路走對了

普京在會談後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希望中俄兩國能夠進一步加強戰略協作,為維護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做出更為重要的貢獻。

針對西方國家的指責,我們對此進行回應。美國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推動印太戰略,持續拉攏亞洲國家形成小圈子。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軍事領域,美國的行動無疑與俄羅斯和中國結盟方面存在對抗。這種做法明顯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的原則。這種行為不僅對國際關系和平與穩定構成威脅,同時也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在國際和地區和平與穩定的維護上,中國給予高度重視,堅決反對使用戰争和武力來解決國際争端。無論何時,中國都不會輕率行動,不會幹涉其他國家的内政,更不會主動參與其他國家的沖突。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将堅定地秉持和平外交政策,努力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盡管中俄兩國之間存在密切的合作關系,但中國不會輕率行事,也不會介入其他國家的沖突。

近年來,中俄兩國的緊密合作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為促進雙方的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層往來和交流不斷加強,為深化雙方間的友好關系提供了有力支援。貿易額和投資規模持續增長,反映了兩國經濟合作的廣闊潛力。此外,各領域的合作機制也不斷完善,為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022年,中俄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再次迎來了亮眼的增長,較去年增長了29.3%至1902.71億美元,達到了曆史新高。這一令人矚目的趨勢不僅彰顯了雙方在深化合作上達成的共識,也凸顯了雙邊合作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的态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