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作者:中國花卉園藝雜志

作者 | 依楊

來源 | APOC、NParks官方網絡平台

新加坡CNA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5萬蘭花愛好者參觀了展覽

由新加坡國家公園委員會(NParks)和東南亞蘭花協會(OSSEA)聯合舉辦的第14屆亞太蘭展(APOC)8月16日至20日在新加坡博覽中心舉行。APOC每3年舉辦一次,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蘭花研究、生産和愛好者的聚會和展示。這是新加坡第一次作為主辦機關。全世界有近5萬蘭花愛好者參觀了展覽。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展覽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研讨會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花藝表演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銷售區域

今年蘭展的主題是“多樣性 保護 文化”,包含了展覽和研讨會兩部分。

研讨會部分于8月16日至19日舉行,大會報告由世界知名蘭花專家主持,本地和國際演講者就蘭花研究和栽培的最新進展進行分享。演講嘉賓包括美國佛州國際大學熱帶植物中心、美國Fairchil熱帶植物園、澳洲悉尼皇家植物園、台灣大學園藝及園林學系、泰國Suranaree科技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是以及印度尼西亞蘭花學會的相關學者及負責人。研讨會還有近30位專業人士進行了口頭報告,内容包括蘭花栽培、保育研究進展及各類實踐活動,亞太地區蘭花産業發展趨勢等。會議的最後一天還組織參觀了新加坡植物園和新加坡國家蘭園。

蘭花展覽為期5天,不僅有花卉展,還有花卉時裝展、攝影展、植物畫展、蘭花集郵展,以及蘭花主題花藝表演,展現出蘭花的巨大美學價值。為了友善愛好者采買,蘭展還設有銷售區域,50多個當地及厄瓜多、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台灣的供應商售賣各種蘭花和植物相關産品。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由新加坡造币廠和私人收藏家何顯生贊助的蘭花郵票和貨币展覽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由新加坡植物園圖書館舉辦的植物畫展展出精選的植物水彩畫複制品。其中最古老的畫作創作于1890年,已有130多年的曆史。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插花展示區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ITE中央學院布置的花卉時裝展示,花卉專業學生設計的可穿戴花卉藝術。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印尼著名花藝師為展覽設計的夢幻展位

展覽的競賽部分最吸引人。評獎分為以蘭花為參賽對象的競賽和以展位景觀為參賽對象的比賽。蘭花競賽彙集了亞太地區專業種植者和愛好者精心培育的700份100多個類别的蘭花。3盆蘭花獲得了特别獎,另有57盆蘭花獲得了各個類别的金銀銅獎。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特别大獎:最佳雜種(Best Hybrid) ——Dendrobium nindii × Dendrobium Seletar Red Dragon 新加坡植物園選送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最佳單株獎(Best Specimen)——Grammatophyllum speciosum var. flava 新加坡植物園選送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最佳物種獎(Best Species)——Dendrobium thyrsiflorum Gardens by the Bay選送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57盆獲得了各個類别獎項的蘭花集中展示

來自新加坡、高棉、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國的蘭花協會和企業則志在争奪最美麗的蘭花展位獎項。他們布置出的21個令人驚歎的展位,吸引了無數觀衆的眼球。最後新加坡包攬了最佳展位的最高獎項。來自新加坡國家蘭花園和新加坡植物園的兩個展位分别獲得了9平方米和25平方米兩個類别的特别獎。新加坡植物園在作品中展示了由當地育種者培育傳統蘭花,以及很多本地物種。“我們運用了鹿角蘭,因為它的花序有點像鹿的角。”國家蘭花園的經理傑裡米·楊設計了獲獎的景觀。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25平方米展位前3名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9平方米展位前3名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精彩的展位設計

展品中還有一株特别的蘭花,這就是使用以“藍色基因”命名的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藍色蝴蝶蘭。它藍色基因來自于鴨趾草,由石原産業株式會社(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在2022年推出。這次是這個品種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地區展示。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藍色基因”蝴蝶蘭

蘭展舉辦的同時,東南亞蘭花協會、新加坡園藝協會、新加坡蘭花種植者協會和NParks“盛開社群”(CIB)項目的愛好者們也舉辦了非競争性的蘭花景觀展覽。這些展覽展示了新加坡各地社群花園中種植的各種蘭花,如竹葉蘭(Arundina graminifolia)和羚石斛(Dendrobium antennatum)等,以及社群中心、宗教組織和學校的10個社群園藝團體捐贈的100多種其他蘭花。

新加坡蘭花出口額10年下降6成

生産者面臨土地、成本升等多項困境

因為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辦,新加坡的蘭花行業備受關注,不過在過去的10年裡,新加坡蘭花的出口額從2013年的約2300萬新元下降到去年的750萬新元,幾乎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出口生意,種植者不得不改進商業模式,投資新技術,以防止生意萎縮。

2018年開始,新加坡國家公園委員會(NParks)負責管理當地的蘭花産業,他們也為此一直在加緊努力,希望能夠幫助種植者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找到适應未來的方法。他們提供的措施包括完善農業用地招标制度,專業化生産建議,為新技術的使用提供資助等。

據統計,目前新加坡有17家蘭花種植者。其中的一位種植者傑克·林(Jack Lim)說,他正在改變自己種植的蘭花種類和種植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産量并降低成本。他的公司Yik - huan蘭花園正在從林厝港搬遷到一個較小的地塊,熱帶蘭花的生産也轉移到馬來西亞。他說:“我們會更傾向于在溫室裡種植更有市場潛力的溫帶蘭花。”

和林先生一樣,另一位種植者雲棱(Woon Leng)苗圃的張先生(Teo Woon Cheng)也在更新他的苗圃。他在溫室中配備了聲控燈和溫度監測系統,這樣可以更加有利于保持穩定的環境條件,生産出更好的産品。他認為在氣候變化影響和成本上升等的挑戰下,要保持目前的産量水準,持續創新是必要的。“現在我們非常困難,土地成本上漲了,電費幾乎漲了3倍。勞動力、原材料、運輸成本,一切都在上漲。但蘭花的價格并沒有按比例上漲。”他說。

“早在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蘭花出口國之一。然而,現在新加坡的産品在全球市場上不再具有競争力。生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土地租賃期短。這阻礙了種植者的規劃,并限制育種工作的開展。因為培育新品種通常需要4、5年的時間。”張先生在疫情期間實作了多樣化經營,擴大了産品範圍,收集稀有品種,并且開始采用網絡平台和社交媒體展示鮮花,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對于蘭花種植者說,國際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是一個亮點。張先生說:“蘭花在新加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的國花是就是萬代蘭‘Miss Joaquim’。我們會竭盡所能。”

第14屆亞太蘭展在新加坡舉行 東道主包攬最高獎卻面臨出口持續下降困境 | 每周國際花訊

▲參觀者在新加坡世博會的亞太蘭花會議上觀賞蘭花

另一位蘭花種植者卓宏毅(音譯)表示,在狹小的新加坡,空間限制是個大問題,“我們嘗試過垂直種植,但行不通。堆疊導緻植物美感下降,而且由于光照不足,産量也會下降,”他說,“為了保持新加坡傳統蘭花産業及育種,需要足夠的空間、時間和政府的持續支援。”

目前新加坡隻有1%的土地是農業用地。“我們知道存在生産連續性和創新方面的問題,也知道土地令人擔憂,我們已經通過合作來完善這一點。”新加坡國家公園委員會城市綠化與生态中心産業發展主任Chong Whye Keet說。

盡管當地的蘭花種植陷入困境,但新加坡的種植者在此次的亞太蘭展中獲得了好成績。亞太蘭展聯合主席、新加坡植物園和國家公園組負責人陳佩玉表示:“國花已經融入了新加坡的貨币、郵票、服裝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朵花幫助新加坡人加強了的民族認同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