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周列國故事:六國短期内挫敗了秦國破壞合縱的計劃

作者:儒家弟子李增立

秦國結好魏國以破壞合縱條約

通過蘇秦的“合縱”政策,六國聯合起來并簽署了一份聯合聲明,随後派人将其送到秦國。秦國邊境官員将這份聲明轉交給了秦惠文王。惠文王閱讀後感到非常震驚,他對相國公孫衍說:“如果六國真的聯合起來,那麼我稱霸的計劃就流産了!我們必須想出一個計策來破壞他們的聯盟,才能夠實作我們的目标。”公孫衍回答說:“首先提出聯合的是趙國。陛下可以派兵攻打趙國,然後觀察哪個國家會先來救援趙國,再轉而攻擊那個國家。這樣一來,其他諸侯國就會感到恐慌,他們的聯盟也會不攻自破。”

東周列國故事:六國短期内挫敗了秦國破壞合縱的計劃

此時張儀在場,他并不希望攻打趙國,因為這樣做會辜負蘇秦的恩情。于是,他向惠文王建議:“六國的聯盟剛剛建立,很難立即瓦解。如果秦國攻打趙國,南韓會出兵宜陽、楚國會出兵武關、魏國會出兵河外,齊國的軍隊會渡過清河,燕國也會再次出兵助戰。秦國的軍隊将會忙于阻擊和應對這些進攻,根本沒有時間去攻擊其他國家。離秦國最近的國家是魏國,最遠的是北方的燕國。陛下可以派遣使者帶着貴重的禮物去與魏國講和,讓其他國家産生懷疑。此外,陛下還可以與燕國的太子聯姻。這樣一來,‘合縱’的計劃就會破産。”惠文王認為張儀的建議很有道理,于是答應歸還襄陵等七座城給魏國,兩國達成和解。

蘇秦奔波鞏固聯盟

魏國派人向秦王回報聘禮,并将女兒嫁給了秦國太子。趙王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急火燎的召見了蘇秦,責備他說:“您一直倡導六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但現在還不到一年,魏國和燕國都已經與秦國建立了友好關系,聯合已經無法依靠了!如果秦國突然派兵侵略趙國,我們還能指望魏、燕兩國的援助嗎?”

東周列國故事:六國短期内挫敗了秦國破壞合縱的計劃

蘇秦誠惶誠恐,覺得好沒面子,便請求趙王允許他出使燕國。蘇秦離開了趙國,前往燕國。燕易王任命他為相國。當時,易王剛剛即位不久,齊宣王趁着燕國國喪期間進攻燕國,占領了十座城池。易王對蘇秦說:“先王聽從了您的意見,與六國保持友好關系。現在先王的屍骨未寒,齊國大軍壓境,搶走了十座城池,難道我們在洹水發的盟誓都忘記了嗎?”蘇秦回答說:“請讓我作為使者前往齊國,我一定會為您要回這十座城池。”燕易王點頭答應了他的請求。

蘇秦來到齊國,面見齊宣王說:“燕王是大王您的盟友,也是秦王的愛婿。大王貪圖燕國的十座城池的利益,不僅會使燕國怨恨齊國,也會讓秦國對齊國不滿。得到十座城池卻招來兩個國家的怨恨,這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大王不如聽從我的建議,将十座城池歸還給燕國,使燕、秦兩國感到高興。齊國能夠與這兩個國家保持友好關系,那麼号令天下就不再是難事了。”齊宣王想了想,采納了他的意見,将十座城池歸還給了燕國。

蘇秦被迫離開燕國

蘇秦回到燕國後,燕易王的母親文夫人早就對蘇秦的才能心存愛慕,便派遣手下将蘇秦召入後宮,并強迫與他私通。易王得知此事後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然而,蘇秦對此感到非常擔憂,但又無法擺脫文夫人的糾纏。于是,他千方百計地與燕相國子之結為好友,并成為兒女親家。他還讓自己的弟弟蘇代、蘇厲與子之結為兄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東周列國故事:六國短期内挫敗了秦國破壞合縱的計劃

燕夫人多次召見蘇秦,這讓他更加害怕,非常不想去,但又想不出拒絕的理由,怕得罪文夫人。于是心生一計,他勸說燕王:“燕國和齊國早晚會互相兼并。我願意為大王去齊國進行反間活動。”易王問:“什麼叫反間?”蘇秦回答:“我會假裝得罪燕國,逃到齊國。齊王一定會重用我。然後,我會從中破壞齊國的朝政,讓齊國衰弱下去,以此幫助燕國。”易王答應了他的請求,收回了他的相印,蘇秦便逃到了齊國。

蘇秦敗壞齊國朝政

齊宣王看重蘇秦的聲名,任命他為客卿。蘇秦趁機利用狩獵、聲色等手段來影響宣王。宣王喜歡金錢,蘇秦就建議加重賦稅,橫征暴斂;宣王好色,蘇秦就為他四處選拔宮女。然而,齊宣王對這些情況毫無警惕性,反而更加喜歡蘇秦。相國田嬰和客卿孟轲極力勸說他,但他卻一點也聽不進去。宣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湣王地繼位。剛開始時,湣王還勤于朝政,娶了秦王的女兒為王後,封田嬰為薛公,号靖郭君,而蘇秦仍然擔任客卿。

東周列國故事:六國短期内挫敗了秦國破壞合縱的計劃

張儀再勸魏國聯合秦國

張儀得知蘇秦離開趙國後,知道六國的合縱條約遲早成為廢紙,于是又勸秦王不歸還魏國襄陵七邑的土地。魏襄王對此非常憤怒,派人前往秦國索要土地。秦惠王不但不給,還派遣公子華擔任大将,張儀為副将,率領大軍攻打魏國,并很快攻下了蒲陽。這時,張儀又向秦王建議将蒲陽歸還給魏國,并派公子繇作為人質前往魏國,以達成和好。秦王同意了他的建議,并派張儀親自送公子繇前往魏國。

東周列國故事:六國短期内挫敗了秦國破壞合縱的計劃

魏襄王在張儀面前對秦王表示感謝,張儀說:“秦王對魏國特别友好,攻下城池卻不占有,還派人質前來。魏國絕不能對秦國無禮,應該考慮如何感謝秦國。”襄王問道:“請問先生,我們應怎樣感謝呢?”張儀回答:“除了土地以外,秦國什麼都不想要。大王如果能割讓土地來感謝秦國,秦國必然會更加珍惜魏國。如果秦國與魏國聯合起來對付其他諸侯國,大王從其他國家獲得的補償一定會比現在獻給秦國的多十倍。”襄王被他的話所迷惑,于是獻出少梁的土地來感謝秦國,并且不敢接受秦國的人質。秦王非常高興,罷免了公孫衍,任命張儀為相國。

楚、魏再建合縱聯盟

楚威王去世後,他的兒子熊槐繼位,就是楚懷王。張儀派人送信給懷王,要求從楚國接回自己的妻兒,并澄清之前偷竊玉璧的冤屈。楚懷王把當初冤枉張儀的昭陽叫來,當面責備說:“張儀是一位賢士,您為什麼不向先王推薦他,卻逼迫他逃離楚國,以至于被秦王重用?”昭陽無言以對,又氣又愧,回家後不久便生病去世了。懷王對張儀為秦國效力感到擔憂,便派人去燕國拜訪蘇秦,希望重新聯絡六國,實行合縱之約,聯合對抗秦國。然而此時蘇秦已經離開燕國前往齊國了。

東周列國故事:六國短期内挫敗了秦國破壞合縱的計劃

張儀為了破壞合縱,便向秦王請求允許他辭去相國之職,去魏國謀職。秦惠文王不解地問道:“您為什麼要放棄秦國去魏國呢?”張儀回答:“六國諸侯都沉迷于蘇秦的合縱之約,目前難以迅速解除他們的聯盟。如果我能夠掌握魏國的權力,就使魏國率先服從秦國,成為諸侯們的榜樣。”惠文王同意了他的請求。張儀來到魏國,果然被任命為相國。

張儀勸說襄王:“大梁南面與楚國接壤,北面與趙國相鄰,東面挨着齊國,西面與南韓相連,又沒有山川險阻可以依靠,難免會遭受侵略和分割。是以,如果不服從于秦國,受到秦國的保護,魏國将難以保持安全。”魏襄王猶豫不決。

張儀為了堅定魏襄王投靠秦國的決心,暗中派人讓秦軍征伐魏國,将魏軍打得大敗,占領了曲沃。有一首詩寫道:

仕齊卻為燕邦去,相魏翻因秦國來。雖則從橫分兩路,一般反複小人才。

結果适得其反,魏襄王大怒,更加不願服從秦國,加緊與各國商讨合縱之事,六國仍然推舉楚懷王為“縱約長”。是以蘇秦在齊國更受重視。

(注:東周列國故事,主要發表在本頭條号的微頭條上,發表為文章的較少。如果您對曆史故事感興趣,歡迎多看看本人的微頭條。為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您也可以購買原著紙質書閱讀)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19.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