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作者:自在一絲不苟星辰

#妙筆生花創作挑戰##幹杯吧朋友##城市心跳計劃#

1969年的最後一個月,全國人民都沉浸在年底忙碌的工作裡。冬日裡路上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分不出精力觀察路邊的景色。而在北京,卻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

某天,有北京市民從天安門前路過,随意一瞥,竟然發現天安門不見了!隻見原本天安門城樓的前面出現了一個大棚子,将後面遮得嚴嚴實,偶爾還有看不出身份的人進進出出。

這不尋常的一幕可真是讓人驚訝,沒多久,天安門前就有好多人駐足圍觀,交頭接耳的聲音不斷傳出來。

“這是怎麼回事啊,天安門怎麼被擋住了?”

“不知道呀。前幾天路過的時候還是正常的,這怎麼突然出現了一個大棚。”

“那些進出的都是什麼人呀?看上去不是平常的從業人員。”

“這要擋多長時間呀,我還說年底放假了帶外地的朋友過來看天安門呢。”

疑惑的聲音越來越多,但是大家都找不到答案。直到次年的4月,大棚撤下,天安門重新出現,散發着煥然一新的光彩。這時大家才意識到,原來這幾個月裡,天安門是被重建了。

不過天安門好好的,為什麼要重建呢?這背後有什麼隐情嗎?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也很驚訝疑惑,天安門竟然被重建過。下面,本文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段特殊的曆史。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天安門曆經風霜,岌岌可危

天安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登基後,将都城從南京遷至北京。永樂十五年,朱棣在全國範圍内征召能工巧匠,要大規模重建北京城。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性,朱棣要求按照南京承天門的模樣,在北京修建一座新城樓。永樂十八年,這座新城樓建成,也被稱為承天門,也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三十多年後,承天門因遭遇雷擊而起火,城牆大面積被燒毀,直到明憲宗即位,才命工部尚書對承天門進行重建翻整,此次重建奠定了天安門的形制,此後承天門屹立近兩百年,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進京,承天門又再次被燒毀。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到清朝,順治皇帝下令在原址廢墟上重建承天門。此次重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改,變成了今天人們熟悉的天安門城樓的樣式。順治帝改承天門為“天安門”,寓意為“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作為清朝統治者九五之尊的象征。

此後,天安門城樓又經曆了近兩百五十年的安然歲月,直到晚清八國聯軍來犯,又遭炮火轟炸。

新中國成立時,天安門因長期受戰亂洗禮,并且年久失修,早已不複往日的輝煌,内部受損極為嚴重,有的地方甚至都變形了。1949年開國大典之前,北京市政府專門對天安門進行了一次大清理,多年叢生的雜草、房頂積存的鳥糞等污物都被清理幹淨,破損的門窗磚瓦等也進行了簡單的修繕,天安門以幹淨整潔的嶄新面貌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1952年,北京市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全面修繕天安門的決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對天安門成樓進行大規模修繕,也是自清朝康熙以來的第一次大修。這次修繕對破損的門窗進行了更換,還對屋頂的圖案進行了重新描繪,城台欄杆扶手被加長,天安門城樓頂部還安裝了避雷裝置。

就這樣經過了大大小小的修繕,天安門城樓外部已經得到了基本的維護,但是内部結構上的損害并沒有得到修複。1966年,河北邢台遭遇了7.2級大地震,北京臨近河北,也受地震波及,有震感出現。天安門此時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雖然外部看着安固,但是内部的損害讓它變得岌岌可危,更經不起地震的波及。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天安門城樓管理人員十分擔憂,一來天安門是大陸重要的曆史建築,有着極高的曆史文化價值,二來天安門是中央政府的象征,中央上司人經常在此舉行各種政事活動。不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天安門城樓都必須安穩牢固,不能出現意外。

中央下令重建天安門

北京從業人員自河北地震後,多次将天安門城樓的情況上報中央。1968年三月,北京市特意組織了一個由技術人員和經驗豐富的勞工組成的隊伍,對天安門城樓展開了長達半個月的全面檢查。

檢查結果讓人心驚。天安門城樓内部大廳的金柱,一根大半都被蟲子啃噬,一根柱心已經腐朽,屋頂的承重梁有好幾根都出現了斷裂迹象,其他的還有朽壞、變形等情況。檢查小組的人都在心中暗暗慶幸,還好以前上司在城樓上講話時沒出現什麼意外,不然這後果想都不敢想。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北京市政府看到檢查小組呈上來的詳細調查結果,意識到了天安門城樓的内部修整已經迫在眉睫。他們立刻将情況上報給了中央高層上司,中央上司人在看到彙報後立即同意了重修,并讓有關部門起草重修方案。

北京市迅速召開了會議,商讨天安門城樓的修建方案。經過衆多專家的研讨,北京市最終确定了三個方案上報給中央。一個方案是一切照舊,城樓仍然用木材做結構,保留舊城台。另一個方案是保留原有舊城台,但是将承重的梁木結構換成鋼筋混凝土結構。還有一個方案是全部重建,都做成鋼筋混凝土結構,舊城台改成防空洞。

周總理親自稽核了這三個方案,經過與國家計委的商議,決定使用第第一個方案。毛主席也傳達了訓示,要原樣不動。

天安門城樓結構十分複雜,重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國家上司人要在1970年的勞動節這天登上天安門發表重要講話,這就意味着,留給他們重修天安門的時間隻有短短不到半年。國内很多建築公司都感覺到任務棘手,有人提出将工程外包給國外的建築團隊,可是國外的團隊給出的回複也是幾個月内完不成這樣的任務目标。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周總理對此表示,我們中國的建築,中國自己來修,不能搞崇洋媚外那一套,況且國外建築公司也做不到幾個月内就完成。在經過仔細的篩選後,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北京市第五建築工程公司。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的中國正處于内憂外患之中,重建天安門具有重大的意義,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是以這個項目要秘密進行。為了在規定期限内保質保量地完成重建工作,北京市第五建築工程公司嚴格篩選了一批技術過硬且政治正确的技術人員,組建成了不同項目的施工團隊。各個團隊之間獨立施工,不允許互通消息,參與工程的人員對家人朋友也要嚴格保密。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秘密施工重建

1969年12月,天安門重建工程正式開始了。

為了保密,需要将天安門城樓罩起來。而天安門城樓高六十六米,寬三十七米,高三十二米,要罩住如此龐大的建築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施工隊用了整整八天時間,用葦席搭建了一個罩子,将天安門城樓遮得嚴嚴實實,除了進出的通道,從外面什麼也看不到。

保密措施做好後,工程隊又遇到了一個難題。施工啟動正是在冬天北京最冷的時候,溫度很低,水泥剛攪拌好,還沒來得及往牆上抹就被凍住了。施工隊在附近的中山公園搭了一座臨時的鍋爐房,水管直通天安門城樓,葦席周圍也鋪設了供暖管道,這才讓施工棚内保持了一個合适的溫度,解決了水泥凍住的問題。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不過很快,施工隊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施勞工員在拆除舊城樓時,竟然在西山牆的牆壁裡發現了一枚炮彈。這是一枚高近半米,直徑近十公分的炮彈,經武器專家鑒定,這應該是當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使用的炮彈。後來,專家又在其他的牆面中發現了五枚相同型号的炮彈。有驚無險的是,這些炮彈都因為年代久遠而失去了爆破功能,施工隊小心翼翼地将它們挖出來後,就繼續開展拆除工作了。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舊城樓拆除完成後,就該設計施工隊上場了。根據天安門工程指揮部的孫任先回憶,他們的設計工作開展時已經是12月底了,這意味着他們要在四個月内完成設計重建工作,這對當時的他們是個極大的挑戰。

孫任先被允許進入天安門施工現場時,城樓隻剩下一個孤零零的柱子。為了能掌握天安門的詳盡情況,孫任先實地調研了許多地方,從故宮到頤和園,每一寸地方都有他的身影駐足過,在此學習借鑒中國傳統建築的架構以及屋頂和牆壁的繪畫圖案。遇到不太了解的地方,他還一遍遍向專業的學者請教。終于在他的努力之下,設計出了精細的天安門重建圖紙。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根據設計圖紙和以前測量的資料,木工隊開始了他們的工作。天安門舊城樓的設計精細複雜,巧奪天工,這就導緻承重木的架構必須和以前保持高度一緻,不然出現一點偏差,都會導緻後續步驟的錯誤。木工隊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對每一根梁木都進行了反複的測量修改,力求不出現差錯,保證後續工作的順利進行。

而在木材選擇上,木工隊的人也是費盡了心力。天安門城樓的結構對承重的木頭柱子有嚴格的要求,形狀、體積等都要考慮,材質上還要防火、防蟲、防腐,這樣的木材非常難找,國内能提供這樣木材的地方在運輸方面都很不友善,無奈最後木材選擇了從國外進口。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材料準備好以後,工程就到組裝搭建階段了。施工隊的成員搭建時仔細對照着舊城樓的照片和設計圖紙,力求做到精準複原。經過晝夜趕工,天安門城樓終于搭建完成,隻剩彩繪這一裝飾步驟了。

先是給所有柱子塗漆,然後要在城牆上貼金箔。金箔材料不能直接用手拿,需用工具夾起,趁牆上油漆未幹小心翼翼地覆在上面,然後再用毛筆描繪平整,這是個極其精巧考驗耐性的技術活。金箔鋪完後,還要對房頂及格扇進行繪畫。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彩繪其實是一件關乎審美的事情,而審美又比較個人,難以達到統一的标準。在彩繪過程中,從業人員們就曾因圖案選擇和處理發生過争議。

以前的天安門城樓,城牆上描繪的都是金龍、玉玺等因素。有人認為既然是原樣重建,那就要按照原來的圖案進行重繪,不能更改。也有人認為現在是新時代了,應該在彩繪中融入一些新時代的圖案元素。兩方人各有各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還是靠周總理給出了一個妥善的方案。周總理提出龍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上司人的象征,可以保留,至于玉玺等這些元素,新時代已經不存在這些東西了,可以換成其他元素如向日葵,突顯新時代新氣象。是以我們才能在現在的天安門城樓的彩繪中,看到可愛的向日葵元素。

1969年中央下密令:天安門城樓拆除重建,究竟是什麼原因?

曆時四個多月,天安門新城樓竣工。經過技術人員精準的測量後,巨大的國徽被穩穩地挂上城樓并固定,對着北京的中軸線。經過驗收,天安門城樓重建項目宣布合格,那罩在天安門城樓外的巨大罩子也被撤掉了。

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的天安門,樣式大小和以前并無一二,但是整體看上去更加光彩奪目,大氣巍峨。内部設施也都無可挑剔,還增設了許多現代化設施。

重修過後的天安門繼續靜靜地伫立在北京城中心,充當着中國首都的門面。莊嚴中不失美麗,滄桑中不失活力,天安門城樓将繼續見證中國在新時代的曆史,當一個沉默的記錄者。

#秋日生活打卡季##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