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菱退出中國後,這個品牌緊急表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三菱退出中國後,這個品牌緊急表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近日,三菱汽車退出中國市場的新聞一度成為熱搜。此前,已有多個國際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包括菲亞特、雷諾、鈴木、西雅特、讴歌、Jeep等。衆所周知,今年中國車市的競争十分慘烈,車市 " 淘汰賽 " 還在持續“更新”,那麼誰會是下一個退出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引發大家的普遍猜測。許多網友猜測,斯柯達、起亞這兩個品牌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退出中國市場的品牌。

斯柯達、起亞近幾年來在華銷量一直低迷,在中國市場的存在感并不強。本月初,斯柯達首席執行官Klaus Zellmer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斯柯達是否會退出中國市場并未明确。

三菱退出中國後,這個品牌緊急表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相對于斯柯達比較暧昧的說法,起亞則更加堅決的否定會退出中國市場。近日,起亞中國首席營運官楊洪海在公開場合上表示,起亞是不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的,整個中國的研發團隊為了EV5這款全球車型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們将堅定的推進EV電動化的路線。

起亞的底氣在哪裡?

根據規劃,今年将是起亞進軍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元年。從2023年起,起亞每年将在中國市場推出至少一款基于電動化全球子產品型平台E-GMP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到2027年,共計将推出6款EV車型;到2030年,預計實作年銷量45萬台,其中EV車型年銷量占比達到40%,為18萬輛。

三菱退出中國後,這個品牌緊急表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起亞EV5是南韓起亞汽車在國内首款國産純電動SUV,此前已在2023成都車展上預售,預售價格區間為15.98萬-22.98萬元,預計将于2023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據了解,起亞EV5定位緊湊型純電SUV,長寬高分别為4615/1875/1715mm,軸距為2750mm。動力方面,起亞EV5搭載前置單電機,最大功率160千瓦,最大扭矩310牛·米。電池部分,該車将采用襄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生産的磷酸鐵锂電池。懸架部分,起亞EV5将使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獨立懸架。

三菱退出中國後,這個品牌緊急表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除了起亞EV5外,起亞EV6也在2023成都車展上上市,這是起亞首款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電動車,指導價格為28.28萬-41.98萬元 。此外,起亞還計劃在2024年推出旗艦電動SUV—EV9,然後在2025年到2027年,分别推出一款入門級純電SUV、高端電動轎車以及一款中型純電SUV,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元、更卓越的産品。

此外,起亞在全球的銷量一直在增長。近期剛剛公布的第三季度經營業績顯示,第三季度銷售了77.8213萬輛,同比增長3.5%;前三季度,全球共銷售235.4229萬輛,同比增長8.4%。

難怪,楊洪海在這次在公開場合上表示,全球掙到的錢,貼得起中國市場。雖然這句話有戲谑的成分,但也揭示了中國市場對于起亞的重要性。

在華銷量不如意是硬傷

理想很豐滿,現實還是很骨感的。雖然起亞承諾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終究隻是承諾,而目前起亞在國内市場的存在感并不強。

三菱退出中國後,這個品牌緊急表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來看一下起亞9月在國内的批發和零售資料:

煥馳批發7042輛,零售122輛;

賽圖斯批發2794輛,零售731輛;

獅鉑拓界批發1773輛,零售1516輛;

奕跑批發890輛,零售634輛;

智跑批發613輛,零售756輛;

K3批發580輛,零售720輛;

嘉華批發291輛,零售290輛;

K5批發154輛,零售220輛;

EV6批發31輛,零售96輛;

傲跑批發0輛,零售30輛;

批發銷量共計14168輛,零售銷量共計5115輛,批發銷量比零售銷量多出9053輛。

此外,零售資料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起亞在國内累計銷量61681輛,在國内合資品牌排名第18。

三菱退出中國後,這個品牌緊急表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

相關資料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起亞在中國的年銷量分别下降了約18.5%、44.4%和40%。這個趨勢說明起亞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正在逐年下滑。除了銷量下降之外,起亞在中國市場的市場佔有率也在減少。例如,2020年,起亞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2.9%,而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下降到了1.9%。這表明起亞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在2022年,起亞在全球範圍内的銷量表現不錯,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并不理想。根據起亞釋出的财報資料,2022年全年,起亞的全球銷量為290.3611萬輛,同比增長4.6%。然而,在中國市場,起亞的銷量下滑趨勢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事實上,近幾年來銷量出現下滑的也不僅僅韓系品牌,德系、日系、美系、韓系也均是如此,即便是大衆、豐田也難以抵抗自主品牌的向上突圍。

眼下,起亞的轉型任務艱巨,如果這次轉型失敗,可能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處境。不過相比一些在垂死邊緣掙紮的品牌,起亞仍然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包括海外集團的供給實力,仍然有翻身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