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弱中超收官 缺少超級強隊分化日趨明顯——2023賽季中超總結

最弱中超收官 缺少超級強隊分化日趨明顯——2023賽季中超總結

在11月4日進行的中超最後一輪最為引人注目的兩場比賽中,大連人隊上演神劇本,主場2比3不敵冠軍上海海港,盡管南通支雲同樣在主場以1比2負天津津門虎,但最終大連人還是難逃降級厄運,南通則僥幸死裡逃生。至此,2023賽季中超聯賽大幕正式落下。盡管中國男足國家隊馬上就将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但圍繞着剛剛過去的一個賽季,中超的話題恐怕不會少。

最弱中超收官 缺少超級強隊分化日趨明顯——2023賽季中超總結

①競争力最差的一個賽季

在海港提前一輪奪取中超聯賽冠軍之後,記者曾提出一個“含金量”的問題,并稱海港隊五年内第二冠冠軍的含金量不高。如今整個賽季全部結束後,如果将2023賽季放入到整個中超曆史發展的程序中去看,可以佐證記者的這一觀點。

首先,作為中超聯賽冠軍的海港30輪比賽總共獲得63分,這是自2012年廣州隊以58分第二次獲得中超冠軍以來的曆史最低分,僅僅隻是和2010年山東泰山在“金元時代”開始前所獲得的冠軍積分相同。但在2010年,泰山全年隻輸了3場比賽,而海港則在過去一個賽季輸掉了5場比賽。

當然,受疫情影響,像2020賽季因為采取淘汰賽制決出名次,2021賽季因為僅僅隻進行了22輪,并不是所有參賽隊都有過交鋒,尚有些不科學,是以需要将這兩個賽季排除在外。不過,泰山隊在2021賽季的22輪比賽中也拿到了51分,場均得分2.32分,超過海港隊本賽季的場均2.10分。而武漢三鎮在2022賽季有18支球隊參賽的情況下,34輪拿到了78分、場均2.29分,也強于海港s的場均得分。

另一方面,海港全年僅取勝19場,遠不如其在2018年第一次問鼎中逾時所取勝的21場,與2016賽季廣州隊奪冠時的19場持平。這也是自2012年的冠軍廣州隊全年取勝17場以來,單賽季取勝場次最少的一次。當然,2012賽季中,廣州隊因為賽季中途換帥,由裡皮取代李章洙,裡皮上任後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調整,因而出現了一些波折。而随後的一個賽季,廣州隊就以創紀錄的取勝24場、積77分(16隊規模)的成績蟬聯冠軍。再往前,2010年的冠軍泰山全年取勝場次僅18場。是以,海港隊今年取勝場次是過去11個賽季中超冠軍隊取勝最少的一次。

2010年以後中超冠軍積分情況

年份 冠軍 積分

2023年 上海海港 63分(30輪)

2022年 武漢三鎮 78分(34輪)

2021年 山東泰山 51分(22輪)

2020年 江蘇蘇甯 淘汰賽制

2019年 廣州隊 72分(30輪)

2018年 上海海港 68分(30輪) 

2017年 廣州隊 64分(30輪)

2016年 廣州隊 64分(30輪)

2015年 廣州隊 67分(30輪) 

2014年 廣州隊 70分(30輪)

2013年 廣州隊 77分(30輪)

2012年 廣州隊 58分(30輪)

2011年 廣州隊 68分(30輪)

2010年 山東泰山 63分(30輪)

其次,從保級角度來看,抛開2020至2022三個賽季受疫情影響,整個聯賽的賽制、包括主客場與集中賽會制的競賽方式等不同,使得聯賽的降級與保級情況發生很大變化。正常情況下,最終保級的南通支雲所獲得的22分,放在以往賽季是根本不可能保級,即便是獲得28個積分、最終名列第13名的青島海牛也很難保級。海牛所獲得的28分僅僅超過2019賽季名列第14位的天津天海的25分,而天津天海因為準入問題,随後被取消了注冊資格。28分的積分也僅僅隻是強于2011賽季以第15名身份降級的成都謝菲聯,後者獲得了27個積分。

以往正常情況下的中超聯賽,想要保級至少需要積30分,“30分”也被認為是保級的最起碼分數(16隊規模下),而像2016年,石家莊永昌拿到了30分還依然降級;同樣,2010賽季,青島海牛的前身青島中能拿到了30分,與身後的重慶力帆、長沙金德同積30分,隻是因為互相之間的勝負關系占優而勉強保級。

不止于此,像深圳隊整個賽季才拿到12分,甚至比2019賽季墊底的北京人和所獲得的14分還低,創下了中超20年來單個賽季16隊規模下一支球隊所獲積分最少的不光彩紀錄。

2010年以後中超保級與降級積分情況

賽季 第14名保級/積分 降級隊/積分

2023年 南通支雲22分 大連人20分 深圳隊12分

2022年 深圳隊30分 廣州城23分 武漢長江19分

                廣州隊 17分 河北隊-3分

2021年 淘汰賽制

2020年 淘汰賽制

2019年 天津天海25分 深圳隊 21分 北京人和14分

2018年 天津泰達32分 長春亞泰32分 貴州恒豐24分

2017年 河南建業30分 延邊富德22分 遼甯宏運18分

2016年 山東泰山34分 杭州綠城32分 石家莊永昌30分

2015年 廣州富力31分 貴州茅台29分 上海申鑫17分

2014年 河南建業30分 大連阿爾濱29分 哈爾濱毅騰21分

2013年 長春亞泰32分 青島中能31分 武漢卓爾16分

2012年 大連實德34分 上海申鑫30分 河南建業26分

2011年 南昌恒源29分 成都謝菲聯27分 深圳隊23分

2010年 青島中能30分 重慶力帆30分 長沙金德30分

于是,我們在過去一個賽季中一直在說“中超競争力太差”“水準太低”等,恐怕也就很容易了解了,積分榜榜首與榜尾的資料縱向對比,已充分佐證了這一點。這種情況恐怕并不能簡單地歸結于“金元時代”的結束。“金元時代”的确是引進了一大批世界級外援以及不錯的外教,但更為核心的恐怕還是中國本土球員過去10多年來呈現下降之勢。2015年巴西名帥斯科拉裡率廣州隊最後一次獲得亞冠聯賽冠軍後曾多次強調:廣州隊能夠重獲冠軍,關鍵不是擁有像保利尼奧這樣的外援,而是因為擁有高品質的一批中國本土球員。如今,中國本土球員再也找不出高品質的球員,是以,整個中超聯賽的競争力下降也就成為了必然。而在“金元足球”開始之前,中超聯賽的競争力恐怕也不亞于如今的中超,因為中國本土球員的品質相對更好,否則何以有“王小二過年”一說?是以,中超聯賽想要提升競争力,恐怕首先需要解決的不是再砸錢去引進大牌外援,而應該是先提升中國本土球員的品質與水準。但“商業足球”所追求的都是短期效應,老闆花錢後需要的是成績的快速提升,而非培養人。這才是當下中國足球市場化後最突出的沖突。

②無超級強隊,分化更明顯

以近兩三年的現實情況來看,“後金元時代”與“金元時代”的中超聯賽最大的差異恐怕就是沒有了“超級強隊”。所謂的“超級強隊”就是中超聯賽前四名球隊的聯賽積分和四強之外之間的積分存在着明顯差距。以疫情前的最後一個賽季2019賽季為例,奪冠的廣州隊積72分、北京國安以70分緊随其後,第三名上海海港則是積66分,這三家互相之間咬得很緊,但第四名江蘇隊就隻積53分,較第三名都落後13分。再往前的2018賽季,獲得第三名的山東泰山和冠軍廣州隊之間就差了10分,而第五名江蘇隊與廣州隊之間差了整整20分。

在過去的2023賽季中,海港最多時領先山東泰山達17分,但最終僅僅隻是以5分的優勢奪冠。如果不是因為賽季之初發生的一系列變故,沒有人知道最終将會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實際上,在賽季之前,2022賽季的冠軍武漢三鎮、亞軍山東泰山以及第三名上海海港就被認為是2023賽季的三大熱門,很重要一點就是泰山和海港是後金元時代僅存的兩家還擁有世界級球星的球隊,即比利時人費萊尼和巴西人奧斯卡;武漢三鎮則幾乎是廣州恒大的“翻版”,而且也是後金元時代外援陣容最強的,但因為賽季初的各自變故,更何況三鎮還是一個二年級生,讓海港一家獨大,但也屬于物是人非,遠無法和過去相比。

某種程度上,恰恰是因為沒有了超級強隊,中超聯賽中的第一集團大踏步“縮水”,導緻整個中國聯賽的競争力急劇下滑。在過去一個賽季中,值得注意的是:積分榜上前八名和後八名之間存在着一條明顯的“鴻溝”,即第8名天津津門虎最終積分為48分,而第9名長春亞泰則隻有39分,互相之間差了整整9分。而前八名之間的積分差距并不大,一場比賽的勝負就将影響到聯賽的排名;後八名之間同樣如此。

是以,先前的中超聯賽一般分為三大集團,即“争冠軍團”、“亞冠集團”、“保級集團”,但如今全面恢複正常狀态下的中超聯賽在沒有了“超級強隊”之後,直接就演化成為了“第一集團”和“保級軍團”。在第一集團中,就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不管是海港抑或是泰山,未來對陣積分榜上排名第三至第八名的隊伍時,未必還會有以往那麼大的優勢,互相之間的争奪會更為激烈。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超聯賽要全面提升競争力,恐怕首先還是需要提升“龍頭”的水準,因為“龍頭”隊伍有代表中超出戰亞洲精英聯賽、亞冠聯賽的任務,需要與韓日澳球會比拼,隻有這些“龍頭隊伍”具備了與韓日澳球會對抗的水準,才有可能帶動中超聯賽整體水準的提升。以往中超聯賽在“亞足聯下屬會員協會技術積分排名”中之是以能夠排名亞洲第一,恰恰就是因為“龍頭隊伍”有較強的競争力。而以來自“龍頭球隊”為主的球員所組成的國家隊才具備一定的競争力。

如今,中超聯賽的第一集團中,像浙江隊、成都蓉城、武漢三鎮等都是“二年級生”,包括天津津門虎其實某種程度上也隻能算是“二年級生”,他們要成為真正的強隊,依然需要足夠的時間,畢竟所謂的“底蘊”是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積累出來,而不是靠“錢”快速堆積起來的。

相比之下,“保級軍團”中的球會則需要相對的穩定。在過去一個賽季中,這些球隊時不時受到場外因素的困擾,導緻球隊始終處于風雨飄搖中。而圍繞着俱樂部欠薪、解散等負面消息最多的,也基本都來自這些保級隊伍。恰恰是這些球會的不穩定,導緻了整個中超聯賽的根基不紮實。

是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超聯賽如何提升競争力和水準?如何讓中超聯賽更深入人心、重新赢回民心?不同球會所面臨的形勢、情況各不相同。但不管如何,隻有穩定才有可能發展,如果中超聯賽始終不能穩定下來,發展也就無從談起。過去一個賽季,中超聯賽就是在“不穩定”中度過的。是以,盡快讓中超聯賽包括中甲、中乙聯賽都能夠穩定下來,這恐怕才是足球管理者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和工作的原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