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主要病害(五)鏽病的發生與防治

作者:果樹所趙德英

蘋果鏽病,又名赤星病,俗稱“羊胡子”。鏽病以桧柏為轉主寄主,冬季在桧柏上越冬,第二年春季遇雨時孢子萌發,通過氣流傳播到蘋果的果實、葉片、葉柄、果柄及新梢等綠色幼嫩組織上,侵染為害。葉片受害初期,正面出現橙黃色、有光澤的小斑點。之後逐漸擴大,病斑表面密生許多蜜黃色微凸的小粒點,潮濕時溢出淡黃色黏液。黏液幹燥後小粒點變褐色。病斑組織正面微凹陷,背面凸出。背面凸起處長出淡灰褐色毛狀物,褐色鏽子器變密、變長,病斑變黑、幹枯,病葉穿孔、早落。

蘋果主要病害(五)鏽病的發生與防治

背面長出淡灰褐色毛狀物

蘋果主要病害(五)鏽病的發生與防治

病斑變黃褐色幹枯

蘋果主要病害(五)鏽病的發生與防治

葉柄處長出毛狀物

幼果受害初期果面産生橙黃色病斑,小粒點變褐,病斑外圍出現褐色暈圈,病斑中心凹陷,形成黑色木栓化硬疤,其上生有小黑點,病部隆起,毛狀小突起出現,毛狀物伸長,病部生長停滞,而形成畸形果,最後染病部位發生黴變,出現腐爛狀。新梢、果柄、葉柄也可受害,症狀表現與果實上相似,多為紡錘形腫脹病斑。

病原為擔子菌亞門冬孢菌綱鏽菌目山田膠鏽菌,其生活史中産生4種病菌孢子,在蘋果樹上 産生性孢子和鏽孢子,在轉主寄主桧柏上産生冬孢子和擔孢子。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徹底砍除果園周圍5公裡以内的桧柏基本可以避免鏽病的發生。防治鏽病有效的藥劑為三唑酮、氟矽唑、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在大蕾期、落花期和落花後半個月噴施較好,春季第一次降雨後要及時噴布殺菌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