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廠人下班複習考證,夜校成為流行,命無定數後,人生新哲學誕生

大廠人下班複習考證,夜校成為流行,命無定數後,人生新哲學誕生

大廠人下班複習考證,夜校成為流行,命無定數後,人生新哲學誕生

身體是第一序列。

2016年,經濟學家周金濤去世前三個月,用康波周期,給出最後的預言。

他說,2019年是周期谷底,建議大家鍛煉身體、休假兩年,回頭再戰。

他未曾預料,回升會因疫情推後三年,2023年世界複蘇,引擎重新開機,同時也帶來震顫。

震顫中,所有人進入不确定性增多的時代。年初AI科技爆發,大模型亮相,人們尚未看清未來的極光,便親曆行業的跌宕。

32歲的程式員發現AI代碼生成器能替代他全部工作;大廠HR專員已轉為給AI招聘系統打下手。

找了半年工作的杭州主播小青,回了趟原機關,發現直播基地空無一人,上百台電腦螢幕上,虛拟主播談笑風生。

花費十年學習繪畫的女孩形容失業心情:殺人的心都有,但不知沖誰發火,像撞上時代的牆。

更多變化在今年密集發生,沒有穩定的賽道,更無不變的行業,即便頭部大廠,内部業務線也快速洗牌,濤生雲滅。

11月7日,位元組跳動的元宇宙業務線PICO,從兩千人裁至兩百人,而元宇宙去年還是最火的概念。

華為員工45歲危機已成舊聞,知乎上35歲失業也少人讨論,人們在颠簸當下已經明白:變數到來時,與年齡無關。

不确定亂流中,人們開始重新規劃人生,碩士申請延畢,白領出國留學,老齡投身創業,期望在亂流中找到錨點。

然而,前路終究難測。

日料店店長未料到核廢水危機;劇本殺店主想不通流行會轉city walk;遠赴淄博開店的老闆,五一後店内曾一天隻有一位顧客。

遠道而來的司機王林,在淄博貸款買車跑滴滴。他自嘲已被困于此,每日隻能狂奔在空曠馬路上。

在遠方的義烏,更大變數正在發生。商戶們在失去烏克蘭大批訂單後,今年十月,再失中東訂單。客戶失聯前發來最後一張照片,說“正在打仗”。

新周期開端的震顫正覆寫一代人,這是我們正親曆的變數時期:經驗不再可靠,趨勢不再可判,命運不再有固定劇本。

聯合國開發署在眺望2023的報告中寫道:

各種不确定性正在層層累積,互相作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動搖生活根基。

美國大蕭條結束後,人們熱衷騎行和街頭徒步,年輕人漫步城市,不分晝夜。

曆史如回環,故事總是驚人相似。每當時代氛圍改變,就會催生新的人生哲學。

新哲學第一條是安穩生活。

日本泡沫後,安穩生活成為首要目标。曾經充滿誘惑的地産工作無人問津,宣稱收益翻倍的金融工作不被相信,年輕人熱衷考公,輔導書熱銷,一并流行的還有“考公必勝”套餐。

擁有全職工作成為相親市場最受歡迎的條件,婚後許多年輕人推遲生育,擔憂未來負擔過重。

新哲學收緊生活半徑後,繼而收緊生活支出。新周期開啟總會伴随理性消費,前路未知,自然要儲備資金。

美國大蕭條後,豪華餐飲沒落,廚房烘焙風行。日本泡沫後,開始流行簡樸約會:到計算機展玩免費電玩,參觀門票便宜的公共美術館,一起吃快餐蓋飯。

少人投資股市,全民購買債券,進口海鮮和紅酒銷量連年下滑,中産賣掉海濱度假房,迷戀起零賭注的紙牌。

當年,日本最流行的綜藝叫《玩轉世界瘋很大》。節目核心就是省錢,嘉賓坐公交餓着肚子特種兵式旅行。

沒有豪華溫泉,沒有高檔酒店,電視内外的人們,一同以最低成本重新開機旅行。

收緊生活半徑,控制消費欲望後,新哲學的核心落在關注自身。身體是第一序列,穿越風浪終究要靠自己。

美國大蕭條後,人們格外重視健康,定期體檢成為習慣,運動健身蔚然成風,1933年至1935年,美國自行車銷量年年突破,公路上盡是遠途騎行。

同時流行的還有乒乓球。美國乒乓教父雷斯曼稱,人們鍛煉身體的熱度暗合着周期起伏:

“曆史上每一次經濟衰退後,乒乓總發揮它的作用,帶動一切繁榮起來。”

在日本,人們購買保險防範重病,鑽研冥想解壓心靈,并開啟全民跑步熱潮。

東京的白領在樓梯間上下奔跑,失業的中年圍着皇居繞圈奔跑,還有年輕人背着雙肩包跑步下班,被稱為“歸宅跑”。

每年冬天,東京到箱根217公裡長路上,會組織長跑,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彙入跑步人流。

人生的重心回歸身體自身。他們相信隻要健康,就能跑過時代。

所有親曆時代颠簸的人們,最終抉擇都相似。未來多變,最好的應對是投資自己。

在變數的亂流中,人們正建構個人防風險體系。體系的基石是自身健康。

三年疫情,讓人們充分認識健康的寶貴,命無定數時,健康就是抵禦風險的最後堤壩。

當堤壩崩潰,命運就會滑向不可知的方向。哈爾濱出租屋小房間内,患癌工程師和妻女過了一個凄冷的中秋。窗外落葉滿街,遠方醞釀着暴雪。

中秋前,為了治病他剛剛賣掉房子,“之前隻擔心裁員,沒想到會落到這步”。

在武漢,年過50的武大教授,博士導師,患癌後每月藥費4萬,家裡已傾盡所有。

曾經儒雅博學的教授,困在病榻,被迫網上募款:

“人生真的很脆弱,一場疾病意外就能将一個人的尊嚴毀滅。不到萬不得已,我也不會懇求大家的幫助……”

健康是安穩人生的基石,重疾險成為近幾年熱門話題。當變數暴雨傾盆時,它是那把快速撐開的傘。

對于大衆而言,常見的是醫保和醫療險,但這隻是基礎配備,隻能報帳一部分醫療費,且需要大家先墊付後賠付,面對癌症這樣的大病風險,就顯得“杯水車薪”。

癌症治療費用高,周期久,很多藥品和治療手段都不在報帳範圍内,是以需有一款重疾險來抵消花銷,它與醫保和醫療險最大差別在于可一次性大筆賠付。這筆賠付不僅可以報帳醫療費,還可彌補因病導緻的收入減少和生活開支。

正因于此,支付寶上的“健康福·終身重疾險”,成為大衆熱議的産品。

這款“健康福·終身重疾險”覆寫125種重症、25種中症、50種輕症,保障範圍全面,且健康告知寬松,職場人最常見的結節問題,也都有機會正常承保。同時,它提供豐富實用的可選保障,還針對癌症推出不限次賠付責任,累計賠付保額也沒上限。

它是由中國人保健康承保,國企頭部保司提供服務保障,不用擔心未來服務推诿,讓使用者更安心。

“健康福·終身重疾險”還入選了螞蟻保金選,經過投保門檻、保障範圍、成本效益、服務理賠和公司經營多元度甄選,成本效益評分高達4.9分,超過行業大多數産品。

在投保和理賠上,也同樣便捷。直接在支付寶搜“健康福”,點選“健康福·終身重疾險”即可進入産品頁面,産品還接入了“安心賠”服務,從确診住院起就可以開始賠付,全程人工協助,最快5天就能完成。

大廠人下班複習考證,夜校成為流行,命無定數後,人生新哲學誕生

懼怕體檢的心結,一夜返貧的夢魇,至此消散。守護好身體第一序列,終能跑赢新周期颠簸的開端。

投資身體同時,人們也在投資學識。

上海社群圖書館多了大量年輕人,北京國家圖書館成熱門聚集地,讀書可以舒緩焦慮,充實自身:

每多讀一本書,就多了一分應對未來的本錢。

小紅書上,社群圖書館筆記已超4萬條,接力走紅是年輕人讀夜校。上海夜校夏秋課程有278門,囊括衆多技能。

在大廠寫字樓,更多人在下班後複習考證,“全組人業餘時都在備考”,有人在文章中稱他2500道習題已刷3輪,那個文章名叫《卷王們,瘋狂卷起吧》。

不久前,鳳凰衛視的吳小莉詢問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當這個世界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時,我們該如何選擇?

陳志武回答稱,未來五到十年,保值為主,放棄投資翻倍的幻想,規避風險是第一位的。

空氣币重回空氣,數字藏品成為賣不掉的JPG,穿梭各省的高鐵上,許多人跨省存款,跋涉千裡,追求更高的利息。

投資健康應對無常,擴充學識迎接變化,全力存款籌備未來,周期輪轉或是這一代人的宿命,人們所能做的便是系好安全帶。

1894年,美國經濟蕭條馬克吐溫股票投資失敗,所創出版社歇業,他破産,背上了9.4萬美元的債務,有了90多個債主。

59歲的他跑在颠簸的時代,寫下名句,期待未來:

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我們身後。

而迎接黃金時代,終要健康安穩跑過今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