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洛杉矶湖人的賽季前十場比賽結束了。

比起上個賽季前十場僅取得2勝8負的戰績,本賽季他們将前十場勝率提升到50%(5/5)——考慮到他們遭遇的傷病潮,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接下來就來聊聊開賽十場比賽,湖人隊最重要的五個要點。

1、詹姆斯的“末節模式”

先從比賽聊起。

本賽季,湖人重要的“長期計劃”之一就是在正常賽替39歲的勒布朗-詹姆斯減負。

為此,他們引進了普林斯和雷迪什兩位鋒線球員,留下了範德比爾特,并且讓八村壘在夏季訓練中扮演詹姆斯“影子替身”的角色。

詹姆斯在賽季揭幕戰中隻出場了29分鐘,并且回合占有率低至22.5%,哈姆在賽後聲稱他們想讓詹姆斯出場30分鐘以下成為常态——但事實證明,詹姆斯隻出場30分鐘湖人無法赢下勝利。

接下來的8場比賽,詹姆斯場均出場35.5分鐘,回合占有率回升至30.1%——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事,但是歸根結底原因是——他的球隊需要他這麼做。

勒布朗無法坐在場下休息,但他一向能夠找到在場上休息的辦法。

“末節模式”就此誕生。

前十場比賽,詹姆斯場均在第四節得到9.3分,位居全聯盟第三,僅次于隻打了三場的達龍-福克斯(12.2)和神勇的盧卡-東契奇(9.9),而如果我們同時考慮到命中率——詹姆斯是末節得分前十中命中率最高的(67.4%),并且明顯超出其他人一檔。

詹姆斯本賽季已經多次上演“末節救主”的戲碼。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對陣太陽,最後三分鐘三次強突上籃得手,連得6分殺死比賽,末節獨得10分。

上籃絕平國王,末節獨得9分。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對陣魔術,末節連續單挑艾薩克、班切羅得分,最後命中關鍵反超三分并封蓋瓦格納可能的絕殺三分。末節獨得9分。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對陣快船,末節先是連續得分幫助湖人反超,在比賽進入關鍵五分鐘後,用招牌的“點名”三分幫助湖人領先到8分,并在加時賽用一記空接劈扣鎖定勝局。末節獨得12分。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對陣熱火,第四節連續得分幫助湖人咬住比分,同時對希羅和洛瑞送上兩記封蓋,險些在缺少戴維斯的情況下逆轉比賽,可惜雷迪什最後空位三分不中。詹姆斯末節獨得13分。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對陣太陽,比賽進入2分鐘焦灼時刻,先是單挑阿倫命中翻身跳投,接着助攻雷迪什命中底角三分。末節得到5分2助攻以及6個籃闆。

“末節模式”,事實上我們可以視作是詹姆斯的一種宣言——在管理層、教練組盡力為他“減負”的同時,他也在向高層們展示這麼做是有必要而且值得的——隻要能讓他将體力留到比賽的關鍵階段,他依然有統治比賽的能力。

上賽季季後賽許多人诟病的湖人缺乏“硬解”能力,而“硬解能力”關系到球星層級,而想獲得一名球星層級很高的“第三人”是很困難的,勒布朗在展示的是另一條路徑:

“如果搞不定關鍵時間,你們搞定前三節也行,隻要我能把體力留到關鍵時刻,我就是那個答案。”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2、傷病潮

是的,詹姆斯頻繁開啟“末節模式”讓球迷看得很爽,但實際上,這種模式更應該作為湖人的秘密武器——而不是在賽季初就出現的如此頻繁。

而導緻這一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湖人開賽階段所遭遇的大規模傷病潮。

前十場比賽,湖人完整打完的隻有拉塞爾、裡夫斯、伍德、雷迪什四人。

最重要的領防人範德比爾特目前依舊一場未打;

湖人原本預期頂替施羅德的文森特隻出戰了四場比賽;

八村壘因為腦震蕩隻打了六場比賽;

普林斯因為膝蓋不适缺席了兩場;

海斯因為腳踝扭傷缺席了兩場;

詹姆斯和戴維斯也都出現了傷病的情況。

事實證明,湖人的深度,還真是多“深”都不嫌多——這充分的說明了管理層休賽期運作的“預見性”。

傷病不隻是以簡單的加減法形式傷害你的戰力,人員的不斷進出,也會對化學反應和比賽計劃産生影響。

看看本賽季表現突出且配置和湖人有些相似的森林狼。

他們有一套總計出場時間超過100分鐘的五人組,同時總計出場時間超過10分鐘的陣容隻有6套——這代表他們的輪換非常的穩定。

而反觀湖人呢?

他們有12套出場時間超過了10分鐘的五人組!足足是森林狼的兩倍。

想象一下,你要拼組一個樂高玩具,但你手裡的元件是随機變換的!這種情況下,你要如何拼出你想要的東西?

這就是湖人在前十場的處境。

是以我說,他們能夠将勝率打到50%已經很了不起了。

就像我在微網誌中說的一樣,傷病始終是LAL最大的敵人。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3、投射危機

但還不僅僅是傷病。

湖人在前十場比賽裡遭遇的最大危機是他們的投射水準。

休賽期,湖人組建了一套“看上去很投籃”的陣容:拉塞爾、伍德、裡夫斯、普林斯在前一個賽季三分命中率都在38%以上,文森特和八村壘季後賽接球三分命中率超過40%,雷迪什也是出色的底角射手。

季前賽第二場,湖人就投進了20記三分。這讓詹姆斯非常滿意,他在賽後高興地說:

“這賽季我們擁有更好的投射能力了,我們有許多球員上賽季的三分表現都很好。你可以查查托裡恩(普林斯),蓋布(文森特),當然八村壘上賽季結束時也很準,Dlo(丹吉洛-拉塞爾)和AR(奧斯汀-裡夫斯)都很能投,我自己和AD也會參與其中。”

“當對手球隊對我們的擋拆走下線繞掩護或者不尊重我們的外線時,我們擁有足夠的投籃能力,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帶着自信和高命中率出手命中。教練說,如果對手那麼防,我們就得果斷出手命中。”

但很顯然,詹姆斯高興的太早了。

雖然季前賽湖人以36%(第十)的三分命中率場均命中13記三分(第19)。但到了正常賽,湖人的外線投射突然一落千丈。

前十場結束,他們三分命中率是聯盟倒數第二的30.4%,三分命中率同樣是倒數第二(8.8)。

那些湖人所信任的投手們:

拉塞爾三分命中率29%;裡夫斯三分命中率32%;普林斯三分命中率31%;文森特三分命中率7%、隻有伍德和八村壘表現尚可投出了接近40%的三分命中率。

再看湖人的兩位老大——詹姆斯表現尚可,以35%的命中率場均命中1.8記三分;而戴維斯雖然命中率高達37.5%,但是出手數卻和哈姆要求的“每場6記三分”天差地别——十場合計僅出手8次三分。

除了“運氣”、“手感”之外,湖人的投籃低迷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嗎?

可能,是有的。

在查閱了湖人幾名主要射手的投籃細化資料後我發現,盡管他們的絕對空位(Wide Open)出手并沒有減少,但是半空位(Open)卻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普林斯下降了3.4%;裡夫斯下降了1.7%(但他同時大空位出手也下降了);拉塞爾下降的最多,足足下降了12%。

盡管幅度不大,但湖人球員本賽季的“投籃品質”(也就是出手時的受幹擾程度)似乎有所下降?

我們先假設這一點存在,那麼原因是什麼呢?另一項精細化資料或許給出了答案。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紅框部分的資料,是球員在場/不在場時,對于底角三分(Corner Three)、非底角三分(Non Corner)、全部三分(All)的命中率影響,其中背景帶顔色的數字代表提升幅度在聯盟中可以超過同位置百分之多少球員。

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當勒布朗詹姆斯上場時,他對于湖人三分命中率的提升是無比巨大的——當他上場時,湖人整體的三分命中率上升了9.3%。尤其是底角三分,當他上場時,湖人底角三分命中率上升16.5%。超過聯盟91%的同位置球員。

湖人的陣中,隻有拉塞爾提升三分的能力和他接近,但拉塞爾提升更多的是在側翼,底角提升并不大。

詹姆斯本身并不怎麼投底角三分,他的三分命中率也不過35%,為什麼他能夠給底角三分帶來這麼大的提升?

所有喜歡籃球的人都知道,四個字——突破分球。

于是,結合我們這是場比賽的觀感,答案豁然開朗:

本賽季湖人三分球下滑的原因,除了手感的随機性之外,可能還有一個原因:

在詹姆斯減少持球後,代替他持球的拉塞爾、裡夫斯、戴維斯,缺乏突破分球或者是吸引防守後直接找到空位三分的能力。

如果想要證明這一點,大家可以去回看前十場第一節詹姆斯下場後湖人的進攻——包括上一場對陣開拓者,對陣魔術的第二場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其實資料也已經顯示的很清楚了——當戴維斯和裡夫斯上場時,湖人的三分命中率分别下降10.5%和5.7%——均是同位置中接近墊底的水準。

這也就引出了湖人前十場比賽第四個要點。。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4、裡夫斯的鍛煉與妥協

本賽季的文章中,我們一次又一次重申鍛煉裡夫斯的持球和主攻能力對湖人的重要性,這是湖人的“長期計劃”之一,主要原因有兩個:

1、湖人如今在頂層球星競争中對比聯盟的其他争冠熱門球隊(比如掘金、綠軍、太陽、快船等等)不占優勢,他們需要“第三球星”的力量,而第三球星交易代價極大,是以最好的方式是内部挖潛。

2、湖人未來可能将面臨詹姆斯退役、拉塞爾離隊等諸多問題,而如今市面上的控球手嚴重溢價(參考三球、哈利伯頓、範弗利特),是以自己培養、内部挖潛也是最好的方式。

裡夫斯得練,這點毫無疑問。但問題是——事情并不像湖人想象得那樣一帆風順。

如果要評選賽季初最令人失望的球員,裡夫斯很可能會在許多人的榜單上。

是的,盡管裡夫斯目前的合同依舊不算大,但休賽期許多人對他的預期都是能夠拿到上億的報價,并且還有不少人将他列為最快進步球員的候選——而結果是,裡夫斯在賽季初幾乎成為了“最快退步球員”。

他的場均得分從上賽季全明星後的17.6分下降到了13.8分,而最人大跌眼鏡的是他的效率——他的真實命中率從上賽季冠絕聯盟的68.9%下降到54.9%。(這還是最近幾場拉高後的資料)

賽季前十場,裡夫斯的在場/不在場百回合淨勝分是全隊穩定輪換中最低的-10.6分——而上賽季他這項資料排名全隊第二,甚至新秀賽季都有全隊第五,

與很多球員因失去球權表現下滑恰恰相反——裡夫斯的下滑是因為他掌握了更多的球權。

本賽季裡夫斯的回合占有率從上賽季的15.4%上升到了19.9%,場均觸球數從上賽季的41.9%上升到本賽季的63.9%。

他承擔了更多進攻發起的工作,擔任擋拆持球人發動擋拆——他的場均擋拆次數從上賽季的2.8次上升到本賽季的6.1次,擋拆占比(在所有進攻防守中)從上賽季的26.3%上升到41.2%。

湖人想要裡夫斯像是馬克西、貝恩、希羅一樣承擔起更多的球權和主攻任務,但裡夫斯很明顯對新定位不适應,這也影響了湖人進攻(比如上面說的三分命中率)和自己的防守——這最終成為了裡夫斯被“下放替補”的原因。

在打了8場比賽後,哈姆決定讓裡夫斯從替補席開始比賽,哈姆說這并不是一個懲罰,但是裡夫斯自己也在采訪中承認,他知道這是因為自己“打得不好”。

不過湖人對于裡夫斯的鍛煉和培養并不會随着裡夫斯替補而終止——事實上,過去兩場,尤其是關鍵時刻裡夫斯的球權并沒有減少。

湖人将裡夫斯放到替補席,除了為球隊考慮,也有為裡夫斯考慮,這點我們在《雷迪什首發的深層原因》這篇文章中說過——導緻裡夫斯下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體能,而從替補席開始比賽,不僅可以減輕裡夫斯防守端的壓力(不用和拉塞爾一起上場),也可以讓他不用面對對面最好的防守人。

在替補出戰之後,近兩場裡夫斯的表現明顯回升,兩場真實命中率均超過65%——他看上去在找回上賽季的感覺了。

讓我們期待裡夫斯的繼續進步吧。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5、雙塔陣容

湖人賽季初期另一個重大的事件與内線有關。

本賽季湖人引進了許多“更高”的球員,而通過比賽中的不斷試驗,他們發現了一個現象:當場上有兩名大個子時,他們的表現比場上隻有一名大個子時更好。

通過這張資料圖我們能很清晰地看到——當預設湖人的前場組合是詹姆斯+戴維斯時,湖人最常用的首發陣容淨勝分是-16.5(第一行),而湖人搭配詹眉淨勝分最高的五套陣容裡,其中四套陣容都包含伍德。

雖然在夏季引援時,伍德主要被看作一筆為戴維斯受傷準備的低投入高回報“保險”,但随着賽季進行,伍德在一衆角色球員中脫穎而出,赢得了輪換地位——而且不僅是作為替補,甚至是作為終結階段的五人組之一。

伍德擁抱了他的新定位,坦然接受了球權的減少——就像一塊璞玉,被打磨成玉佩,雖然自身變小了,但同時瑕疵也被去掉。

在戴維斯的身邊,伍德低位防守、防擋拆能力不足的問題被掩蓋,他不需要再對位對方的五号位,而是可以去對對面的3-4号位,他不需要再在防掩護人還是持球人間做抉擇,隻需要利用自己的身高臂展、運動能力去完成一對一幹擾投籃或者協防護框。

這讓伍德從“防守漏洞”一躍成為了一名合格、甚至有特長的防守人。

對陣太陽和快船的兩場比賽,面對杜蘭特和倫納德,他将自己身高臂長、移動出色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緻: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如今,戴維斯和伍德的雙塔組合已經成為了湖人的常用陣容之一。

這種搭配不是萬能的,但是很具有針對性——當對方的持球手是身高高大、擅長投射的鋒線球員時,伍德、詹姆斯、戴維斯組成的前場組合可以達到近乎無限換防去封阻投籃,而即便對手成功突破了第一道防線,内線也還有另一名大個子在等着他。詳情請看:《伍德的防守進步,個人表現&攻防新定位》

同時,進攻端伍德也不會拖累球隊——他有41%的三分命中率,能夠為詹眉拉開空間,并且也能夠充當掩護下順人,還可以利用低位單打懲罰對手的錯位。(當戴維斯、詹姆斯、伍德同時在場,湖人就有三個可以懲罰錯位的球員了,這會讓那些陣容整體偏矮的對手無所遁形)

但雙塔陣容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籃闆問題

開賽前十場,湖人最出乎意料的退步是他們的籃闆。

上賽季,他們的籃闆率和防守籃闆率均是聯盟前十的水準,防守籃闆數更是高居聯盟第一,而本賽季他們卻多次因為籃闆而輸球。

湖人前十場比賽中有六場比賽在籃闆數上輸給對手,他們的問題主要出在後場籃闆保護上——本賽季,湖人的籃闆率下降到聯盟倒數第五(47.4%),而他們讓對手場均搶下進攻籃闆的次數(11.5)是聯盟第十多的。

湖人的籃闆問題,主要原因在于防守體系的改變。

上賽季,湖人是一支大部分時間采取中鋒沉退防守的球隊,當對手打擋拆時,他們讓後衛努力擠過掩護,進而讓戴維斯留在籃下護框和争搶籃闆——上賽季,戴維斯的籃闆數是生涯最高的12.5次。

而本賽季,由于範德比爾特、文森特的受傷,湖人外線的領防能力被削弱了,這讓戴維斯需要在防擋拆時更多的延誤到外線去協防——戴維斯一旦出去了,籃闆球就隻能交給其他人。

資料一目了然: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這是本賽季的防守籃闆率排名。(顔色數字同樣代表同位置水準)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這是上賽季。

我們可以看到,戴維斯的防守籃闆率明顯下滑了,而取而代之的是詹姆斯的防守籃闆率大幅提升——就像我上面說的,戴維斯防出去了,在内線的詹姆斯就需要更賣力的去保護籃闆。

但隻有詹姆斯努力可不夠。

上賽季許多為保護後場籃闆做出貢獻的球員都離開了,而留下的這些:

範德比爾特還未出戰過(這是個巨大的損失);

八村壘防守籃闆率下滑了(可能和他也更多防到外線了有關);

裡夫斯和拉塞爾的籃闆率一如既往的糟糕;

伍德的後場籃闆表現也不好(與生涯過往水準不符,目前還不确定是運氣因素還是防守位置因素)

雷迪什生涯防守籃闆貢獻一直很負面,本賽季目前已經算是超常發揮了;

而最令人發指的是普林斯——作為一名鋒線球員,普林斯的後場籃闆率竟然隻有5.4%——甚至僅有裡夫斯、拉塞爾的一半?

原因就在這了。

湖人除了詹姆斯和戴維斯以外,沒有人能夠保護籃闆——尤其是他們的幾位鋒線球員,保護籃闆的意識和能力可以說差的可怕。

而至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隻能通過教練強調,然後等待範德比爾特複出了。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一些細枝末節

以上的五點,是湖人前十場比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除此之外,當然也還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東西。

比如湖人二号位的競争——卡姆-雷迪什,出乎意料的不僅在與克裡斯蒂的競争中勝出,甚至戰勝了奧斯汀-裡夫斯。

雷迪什展現出了如我們期待中那樣的領防和對位能力——他可以對位杜蘭特、比爾、保羅喬治這樣的超級明星,雖然做不到“鎖死”對手,但是他的頑強結合身材和運動能力,能夠讓對方打得更困難、進而消耗這些超級球星的體能。(還能利用積極性造成對方一些失誤)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他在進攻端也更加自信了——湖人和勒布朗真的給了他很多的信任,讓他在甜點區不斷接球、甚至上場對陣開拓者還給了他不少持球權限。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雷迪什回報了湖人對他的信任,最近兩場分别砍下18分和17分。希望雷迪什可以繼續進步下去——因為他真正的競争者就快回來了。

還比如湖人轉換防守的進步——這是一個比較少人注意到的資料,但實際上對于比賽影響很大。

上賽季湖人由于身材和年齡方面雙重劣勢,在賽季的大部分時間一直都是全聯盟防轉換進攻最差的球隊之一——這讓他們丢掉了非常多的勝利,也是導緻詹眉負荷加重的罪魁禍首之一。

而本賽季,在引進了雷迪什、伍德、文森特之後,湖人無論是在年齡還是身高、運動能力上都獲得了顯著的改善——目前,他們百回合轉換進攻失分從上賽季的聯盟第28,上升到了聯盟第10;他們的場均轉換失分從上賽季聯盟第四多,進步到聯盟中遊水準。

此外,湖人防轉換進攻被忽略的原因是“雙塔”組合——雙塔中一人護框,另一人就會在上線可以快速回防。

這個回合就是例子:

轉換得分是每個教練最不喜歡看到的得分之一,現在湖人在限制對手轉換進攻上有了更多辦法——這絕對是一種提升。

要知道,聯盟許多争冠熱門球隊都是轉換進攻高手。(上賽季掘金是如何用轉換進攻懲罰湖人我想大家也都記憶猶新)

還比如節奏的減緩。

本賽季,湖人一改過去兩個賽季風馳電掣的風格,前十場比賽過後成為了聯盟回合數最少的球隊之一(第21名)。

他們降速的原因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積極的方面,是如今他們陣地戰的辦法更多了,不需要像過去兩年那樣依賴防守反擊、推半轉換來開發進攻;而消極的方面,是湖人改為裡夫斯和拉塞爾更多持球後,他們實際上也不具備詹姆斯那樣的推半轉換以及快速上球能力(包括裡夫斯過多的停球也很拖節奏)。

目前來講,這種“降速”對湖人進攻效率的影響還在可控範圍——随着裡夫斯下到替補、拉塞爾的球權增多以及裡夫斯本人的回暖,湖人的陣地進攻效率應該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十場過後湖人進攻效率聯盟第21,陣地進攻效率聯盟第11)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以及第一節問題&拉塞爾的“嘗試”

在賽季的前幾場比賽,教練組要求拉塞爾将自己的球權分給裡夫斯(三場比賽兩場使用率低于20%),并且嘗試在詹姆斯休息的階段單獨帶隊——但效果糟糕,進而導緻了賽季初期湖人的【首節慢熱】問題。(詳見:《湖人的開局慢熱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後續,湖人在意識到政策問題後迅速調整,讓戴維斯更多參與進攻、讓詹姆斯和拉塞爾一起帶替補并提前發力、而且在8場比賽後将裡夫斯放到了替補席——從近期湖人的表現來看,這麼做是有一些效果的——最近五場比賽,湖人的第一節表現有明顯回升(雖然還不夠好)。

但湖人對拉塞爾的“考驗“并未結束——近期,拉塞爾已經多次在比賽的終結階段被DNP,其中甚至不乏他表現不錯的場次。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哈姆在懲罰拉塞爾嗎?他希望他在某些方面(比如防守)做得更好?還是說湖人已經準備好讓拉塞爾退出終結陣容成為常态了?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比賽觀察。

肥強有料|詹姆斯頻現末節救主,湖人投射危機凸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