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作者:旅途琪遇記

南邊是雪山森林,北邊是草原農田,在中哈的邊境線上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殘存的土垣在訴說着這裡昔日的輝煌,城牆規模很大,到底是誰建的呢?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離開吉木乃之後,我們沿着219國道繼續向西南方向行駛,連綿的山坡和一望無際的草原是這裡的主旋律,和布克塞爾很快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是一座古城,記錄了從明到清這個時段新疆準噶爾部落的崛起和發展,曆史非常厚重。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道爾本厄魯特古城還有一個别的名字叫做四衛拉特古城,其實從這個衛拉特的名字我們就知道這裡曾經屬于哪裡。明朝将衛拉特譯作“瓦剌”。“衛拉特”也就是“厄魯特”、“額魯特”,或以“西蒙古”代稱。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而這個四衛拉特我了解就和“八察哈爾”、“十二土默特”一樣,在數百年,乃至更長的曆史時期内,部族都經曆了複雜的分化、整合、組合的過程。這個四就是指西蒙古四部落他們分别是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在古城周邊,有許多樹林和田地,說明這裡從發展到興盛一直就是半農耕半遊牧的狀态,農耕文化進入草原,解決了糧食問題,讓草原部落也得以飛速發展。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整個古城目前隻有道路通向北門,北牆也是儲存較好,從高空俯瞰在北牆中段有一缺口,可能是曾經的城門,東牆儲存一般,沒有城門,南牆正中有一門,西牆有一門,儲存較好,可以看出痕迹,門洞足足有10米寬。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據考證整座古城就是準噶爾汗國的國都。1635年巴圖爾珲台吉成了準噶爾部的可汗,他召集木匠、泥瓦匠等,曆經四年建成了這座古城,城建好後,1639年将和布克賽爾定為新都。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中原的文獻對這座古城的記錄非常少,反倒是沙俄的文獻記錄了這座城市。1640年,沙俄托波爾斯克将軍派往巴圖爾珲台吉處的使者緬希列麥佐夫寫道:“珲台吉在蒙古邊境的和布克賽爾天然界區建造了一座石城從事耕耘,并要在這座城市裡居住”。還描寫到了城市繁華的街景。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1640年恰好也是清王朝迅速崛起的時候。可以說兩個王國的崛起也為康熙年間的葛爾丹之亂埋下了伏筆。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整座古城的規模很大,我們從空中能清晰的看出輪廓,古城大體呈一個正方形,邊長大約為500米,四周都是土牆,但土牆明顯與我們在中原看到的也有明顯的差別,牆高5.2米,底寬8米,頂寬5米。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牆四角有半圓形崗樓。城中主要建築遺迹分布在城的中部偏北,其餘皆為平地。在古城西北角有一殘破的藏式佛塔。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這裡輝煌的時候,44位蒙古領主王公,在此汗都召開"丘爾幹〞大會,确定了《衛拉特法典》。巴圖爾珲台吉又連續兩次擊退沙俄侵略軍,也捍衛了領土完整。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考古人員從這裡也挖掘過很多遺迹,其中散落的青磚、簡瓦、瓦當、瓦片,都印有精緻的獸頭花等圖案。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1671年葛爾丹上台,準噶爾汗國也正式來到了巅峰,随着地盤不斷的擴大,他也把都城從和布克塞爾搬遷到了伊犁河谷。葛爾丹的強大也間接的幫助康熙皇帝立下了豐功偉績。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從古城出來,離和布克塞爾縣城大約還有三五公裡的距離,我們接下來就去這座邊境小城看一看,看看這裡建設的怎麼樣。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和布克塞爾以前也叫過和豐縣,是以如果當地老人提到和豐也就是在說這裡。從地圖上看,和布克塞爾可以說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利,隻有219國道穿城而過。但沒想到整座小城非常精緻。四周起伏的地形遼闊的草原讓人眼前一亮。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江格爾英雄故事在這裡廣為流傳,剛才我們提到的衛拉特各個部落都流傳着江格爾的故事,巨大的江格爾文化廣場設計的非常有特色。有曆史有文化有美景,和布克塞爾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小衆旅遊地。

準噶爾汗國曾經的都城,西蒙古的代表,400年後古城是什麼模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