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作者:智史通鑒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前言·】——»

人的這一生都逃不過生老病死,隻不過有的人面對生死非常的豁達,而有的人面對生死則顯示出恐懼。

這兩種情緒都是人之常情,對于老人來說,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如何面對死亡,是人生中最後一道難題。

但是,有這樣的一位老人,她面對死亡向世人展現出的豁達和坦然令人咋舌。

最驚奇的是,這位老人選擇了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告别這個世界。

這位老人就是96歲的北大教授夫人陳思寇,那麼,陳思寇老人是如何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以自己的方式來坦然面對死亡的呢?她又選擇了哪種走向生命終點的終結方式呢?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年少時的相濡以沫

陳思寇老人是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趙寶熙的夫人。

趙寶熙出生于1922年,彼時的中國國家局勢動蕩,到處都是軍閥混戰,但是趙寶熙從小就懷着一顆救國救民之心。

雖然家庭貧困,但是他的父母思想開明,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讓趙寶熙讀書認字。

在那些貧困交加的日子裡,趙寶熙立志要為國家做出貢獻。他以讀書為樂,學習成績一直非常的優異。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1943年,日寇的鐵蹄正無情地踐踏着古都北平。趙寶熙不甘心屈服于日寇的統治之下,于是他毅然決然的決定要穿過日寇的層層封鎖線。

就這樣冒着生命危險,趙寶熙從北平來到了西南聯大。在這裡,趙寶熙接觸到了更加先進的思想以及更加富有深度的知識。

師生們在戰火歲月裡堅持不懈的學習,立志要為戰後的國家做出貢獻。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西南聯大,趙寶熙不僅将各種各樣的知識學進了腦海,還号召同學們一起反對日寇的侵略。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抗日戰争勝利後,趙寶熙和同學們回到了北京,此時社會的亂象并沒有随着日寇的敗亡而消退,各種各樣尖銳的社會問題也随之突出。

于是趙寶熙就和同學們向當時的國民政府提出建議,可是政府都置之不理。

就在這時,趙寶熙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陳思寇。

陳思寇出生于書香門第,她和趙寶熙一樣都是熱血的有志青年,因不甘屈服于日寇的鐵蹄下,故而冒着生命危險輾轉到了西南聯大。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陳思寇的父母非常的開明,支援女兒自由戀愛,這在當時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思想。

陳思寇和趙寶熙相戀之後,就進入到了北京大學任教。雖然兩人都很年輕,但是他們的學識卻達到了一個同齡畢業生達不到的頂尖水準。

後來,趙寶熙在研究政治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了中國最富有盛名的政治學家之一。

1960年,北京大學重新組建了政治系,趙寶熙因其卓越的才識成為了北京大學政治系的主要創始人。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而陳思寇後來因為工作調動到了中學任教,趙寶熙成為了北京大學政治系的一名教授,但身份的差距并不妨礙兩人的相愛。

從結婚以來,兩個人相敬如賓,從來沒有因為哪件事紅過臉,是同僚和朋友們心中的模範夫妻。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因丈夫去世而悲痛萬分

趙寶熙的一生都緻力于國際關系,政治學科的研究,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他教出來的學生也都投身到了國際領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趙寶熙可謂是桃李滿天下,2012年,這位為國際關系,中國對外關系,政治學科做出巨大貢獻的先驅人物因病重去世了。

陳思寇非常的悲痛,和丈夫幾十年來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兩人的愛情是受過戰火考驗的。

趙寶熙去世之後,陳思寇就陷入到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她每天茶不思飯不想,這令她的兒女們非常的擔憂。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過了幾個月後,陳思寇終于從悲痛中走了出來,她重新振作了起來,彼時已經91歲的高齡的她依然緻力于學生的教育方面。

陳思寇表示,她想在生命的最後一點時間做出有益的事情來奉獻自己。

不同于其他喪偶獨居老人的是,陳思寇在此後的五年裡對生活非常的積極,她自己看書讀報,每天到公園裡散步。

她時常捧着丈夫趙寶熙的照片翻來看去,似乎是在回憶他們幾十年來甜蜜的歲月。

陳思寇的兒女們眼見母親年事已高,于是提出要陳思寇和他們同住,但陳思寇都拒絕了。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因為陳思寇不想給兒女們添麻煩。她在家中獨自一人,生活過的很是平淡。

雖然已經90多歲高齡了,但是她依然将精力投入到讀書這件事上。陳思寇認為,活到老,學到老是中國古人留下來的至理名言,這句話适用于任何的時代。

陳思寇經常和院子裡的獨居老人們談心,并排解他們心中的抑郁。

很多比他年輕的老人們都親切的表示,陳思寇是一位知心的老大姐,她用樂觀而豁達的态度讓人們看到了這位90多歲高齡老人心中的堅強和智慧。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面對死亡的豁達從容

2015年,94歲高齡的陳思寇在家中突發身體不适,她開始出現頭暈眼花的現象并開始大量尿血。

到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陳思寇的身上長了一顆嚴重性的惡性良性腫瘤,需要立刻開刀做手術。

其實這顆惡性良性腫瘤隻要經過手術和精心的治療是完全能讓陳思寇老人的身體恢複健康的。

但是陳思寇卻做出了一個讓兒女和醫生們都意想不到的舉動。

當醫生要将她推入病房時,陳思寇卻婉言拒絕了。她向醫生和兒女表示自己不要治療,兒女們都認為母親這是在開玩笑。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但他們深知母親的脾氣,知道陳思寇是不會輕易開玩笑的。陳思寇向兒女表示,自己已經快到人生的終點站了,不想再往身上徒增疼痛,還是選擇保守治療為好。

但是陳思寇的病情并不适合保守治療,醫生憂心忡忡地向陳思寇表示,她的這種情況隻能使用手術治療,使用保守治療沒有多大的效果。

但陳思寇非常堅定的拒絕了醫生的好意。她認為,無論效果好是不好,都是自己的選擇,自己不應該為此感到後悔。

看着已經滿眼淚水的兒女們,陳思寇把他們叫到了床前,陳思寇安慰兒女們;人總是要有一死的。兒女們聽完之後泣不成聲。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斷食斷水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陳思寇堅持每天進行醫生所說的保守治療療法。

但這個保守療法顯然沒有延長陳思寇的生命,治療了一年多之後,陳思寇老人的病情突然惡化。

醫生遺憾地向陳思寇的兒女們表示,在醫院裡無非是用醫療手段延長陳思寇的一點壽命,但陳思寇要承受巨大的痛苦。

陳思寇得知這個情況之後,毅然決然的要回家。兒女們都不同意,但陳思寇非常的倔強,沒有辦法的,兒女隻好将陳思寇送回了家中。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回到家中後,兒女做好精心準備的飯菜來讓陳思蔻食用,但陳思蔻竟然拒絕吃飯,甚至連水都不喝,這讓兒女們非常的恐懼。

他們懇求母親吃飯喝水,但陳思寇笑着安慰兒女們,表示她自己想選擇屬于自己的死亡方式。

兒女們再勸也勸不動了,他們也知道母親一生脾氣都非常的倔強,她決定了的事情是無法更改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兒女們看着不吃飯和不喝水的母親非常的擔憂,他們也試過給母親輸蛋白質,但陳思寇無一例外都通通拒絕了。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最後的時刻終于到了,2017年10月21日,已經絕食斷水六天的陳思寇安詳的離世了。

在臨終前,陳思寇囑咐兒女們将她與夫妻趙寶熙合葬,并要求兒女不許哭,要堅強。

陳思寇去世後,兒女們翻着她留下來的遺物,發現了陳思寇每天堅持在寫的日記。

日記上有這樣一段話:

我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了,96歲的高齡也是圓滿的一生了,我不想給自己的兒女添麻煩,也不願意讓自己受病痛的折磨,是以,我要選擇自己的離世方式過完這人生的最後一個坎。

兒女們看了之後頓時泣不成聲,他們的母親豁達了一生,到去世還依然保持着一顆豁達的心,這是很多的老人都比不了的。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這樣的精神彌足可貴,令人感到驚歎。大多數人都非常的畏懼死亡,無論生活再難也還是活着好,尤其是到了暮年的老人,更加的對死亡感到深深的憂慮。

陳思寇老人面對死亡所展現出的态度實在是世間罕見,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這位博學多識的老人不願意讓自己毫無尊嚴的忍受病痛的折磨。

确切來說,陳思寇老人是用絕食斷水的方式來親自結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她既是為自己考慮,也是不想因自己的病情讓兒女們徒增負擔,陳思寇的日記上還有一句話,意思是,人生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品質。

縱觀陳思寇老人的一生,她嘔心瀝血的投入到了下一代的教育事業之中,為國為民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她的生命無疑是充滿着奉獻精神的。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

從陳思寇的故事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追求生命長度的同時,我們更應該追求生命的品質。

或許我們沒有像陳思寇老人那樣坦然面對死亡的豁達精神,但是我們可以盡力學習陳思寇老人的奉獻精神。

此外,陳思寇與趙寶熙教授之間的愛情也着實令人感到羨慕,是當代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他們的愛情充滿着坎坷,也充滿着幸福。這樣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的愛情才是人們真正要追尋的愛情。

總而言之,陳思寇老人對于死亡展現出的态度值得人們學習,畢竟古人有一句話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人生一世,隻要達到了自己認為生命品質的最高處,那麼這一生就活的非常精彩!

96歲北大教授夫人:選擇斷食斷水4天結束生命,一句遺言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