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門問問IPO:二次遞表業績卻調頭向下、過半收入來自已撤資投資方 未來業績是否會大滑坡?

作者:新浪财經

出品:新浪财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首次遞表失效後,出門問問上市野心仍在。12月,出門問問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拟主機闆挂牌上市。

出門問問成立于2012年,距今已超過十年,早期曾攬獲大衆汽車集團、SIG海納亞洲、谷歌、紅杉中國、真格基金等明星資本入局,融資從A輪到D-2輪,估值也随之水漲船高。據招股書顯示,D-2輪融資後,出門問問的投後估值達到了7.57億美元,短短幾年間估值翻了一百多倍。

出門問問IPO:二次遞表業績卻調頭向下、過半收入來自已撤資投資方 未來業績是否會大滑坡?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但二次遞表後,出門問問2023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卻明顯“變臉”,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2.62億元,同比下滑23.57%;實作期内虧損2.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1億元擴大9%,自2020年以來已經累計虧損27.84億元。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為6508.6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7億元大幅下滑63.27%。

更何況,公司近年來業務結構變化頻繁,曾經主業智能裝置明顯式微,市場佔有率僅為0.02%;AIGC解決方案雖然持續增長,但規模仍然較小;而AI企業解決方案業務則是要依仗着曾經的投資方大衆汽車集團,如今大衆已然撤資,最後一批知識産權也已傳遞,未來出門問問的收入規模與盈利能力又是否會出現大滑坡?

2023上半年業績表現急轉直下 業務結構頻繁變動

在2023年中期間首次遞表時,出門問問的業績表現與成長性似乎還有可圈可點之處,2020-2022年實作收入分别為2.65億元、3.98億元與5.00億元,其中2021與2022年分别同比增長50.4%與25.7%;與此同時,經調整虧損/利潤逐漸實作了扭虧為盈,從2020年的虧損1.57億元到2022年實作經調整利潤1.09億元。

然而,在今年底出門問問向港交所二次遞表時,最新一期業績表現卻急轉直下。2023上半年,出門問問實作營業收入2.62億元,同比下滑23.57%,實作期内虧損2.1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1億元擴大9%,自2020年以來已經累計虧損27.84億元。今年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為6508.6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77億元大幅下滑63.27%。

還沒等到上市即業績“變臉”的背後,是出門問問近年來業務結構變化頻繁,支撐公司整體收入業務表現不容樂觀。

據招股書顯示,出門問問目前的業務分為AI軟體解決方案(又分為AI企業解決方案、AIGC解決方案)與智能裝置及其他配件業務。

出門問問IPO:二次遞表業績卻調頭向下、過半收入來自已撤資投資方 未來業績是否會大滑坡?

2022年以前,智能裝置業務一直是出門問問的主要收入來源,占比曾高達80%以上,産品以智能手表TicWatch為主。盡管産品一直以來在推陳出新,但并不意味着出門問問在智能裝置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在智能手表行業中,蘋果與華為占據着絕大部分市場佔有率,另外也有小米、華米amazfit等品牌跑馬圈地,反觀出門問問的TicWatch并不屬于市場主流産品,市場佔有率僅為0.02%。2022年以來,出門問問的該項業務收入持續驟降,2023年上半年僅實作5786萬元收入。2023年5月推出的TicWatch Pro 5,半年的時間銷量僅2.58萬塊。

而AI企業解決方案業務則更為“多變”。2021-2022年曾分别實作收入5270萬元、2.63億元,分别同比增長18.48%、399.14%。但2023年高增長卻并未能持續,上半年實作收入1.63億元,同比下滑30.92%。

僅有AIGC解決方案業務近年來的增長較為持續,2021-2023上半年,分别實作營業收入682萬元、3986萬元、4125萬元,同比增速分别為1275.40%、484.24%、173.06%。但不難看出,除了規模相對較小、為公司整體業績貢獻較為有限之外,該項業務增速也明顯放緩。在招股書中,出門問問占用了大量篇幅對其産品與技術做了詳細介紹,其大模型“序列猴子”于2023年推出,而其他産品“魔音工坊”、“奇妙元”等是在2022年及之前釋出的,使用者側仍需要更多積累。更何況,一直以來出門問問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規模恐怕還遠遠不夠。2020-2023年上半年,研發開支分别僅為9709萬元、9150.5萬元、1.19億元與7262萬元。

實際上,在今年,大模型釋出已經算不上稀奇事,但行業中卻不乏大模型空有“噱頭”與流量,對很難談得上對公司的業務與業績産生實質性的貢獻。出門問問的大模型“序列猴子”能否在目前競争激烈的百模大戰中生存發展,仍有待時間檢驗。

毛利率堪比茅台背後:曾對收入“鼎力相助”的昔日投資方已然撤資

盡管收入規模下滑、持續虧損,出門問問的銷售毛利率近年來卻持續攀升,從2020年的30.12%逐年增加至2023上半年的75.28%。

一路攀升的毛利率背後,一部分是受出門問問業務結構改變的影響,随着AIGC解決方案收入的增加,其毛利率也逐漸升高。但更主要的影響實際上是來自于AI企業解決方案,可以看出,該項業務毛利率從2020年的29.9%猛增至2023上半年的91.9%,毛利率堪比茅台。

出門問問IPO:二次遞表業績卻調頭向下、過半收入來自已撤資投資方 未來業績是否會大滑坡?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而這實際上與出門問問昔日的投資方與大客戶大衆汽車集團緊密相關。

2017年出門問問獲得了來自大衆汽車集團獨家1.8億美元D輪融資,同時共同成立了合資企業大衆問問,幫助出門問問拓展到車載市場。同時,汽車附屬公司A近年來也是出門問問的第一大客戶,2022年及2023上半年實作銷售額分别為2.13億元、1.38億元,收入占比高達42.6%、53.0%。

但實際上,時至今日,大衆汽車集團早已不在出門問問的股東中。出門問問已回購了大衆汽車持有的股權,也将其持有的大衆問問股權轉讓給了大衆汽車集團。

而之是以能夠實作90%以上的毛利率,是因為出門問問對汽車附屬公司A的銷售屬于知識産權的轉讓,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在招股書中,根據與汽車附屬公司A的知識産權安排條款顯示,最後一批可傳遞物付款總額為2150萬美元,已于2023年6月傳遞及項目随後于2023年6月末完成。出門問問無法保證未來能夠通過知識産品獲得同等水準收入。

從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前五大客戶來看,除了第一大客戶汽車附屬公司A以外,出門問問的其他客戶多為來自智能裝置業務,且四大客戶合計收入占比僅為10%。

既然大衆汽車集團已然撤資,最後一批知識産權已經傳遞,出門問問未來的收入又該靠什麼支撐?沒有了昔日投資方的“鼎力相助”,出門問問的收入規模與盈利能力是否會出現大滑坡?AI企業解決方案又是否會有名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