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看豫企“兩面牆”

作者:大河網

□本報記者 王向前 尹江勇

成功企業發展的秘訣是什麼?市場競争的法寶是什麼?

答案一個是創新,一個是人才。

12月15日,記者在河南藍翎環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翎環科”)采訪,辦公樓展廳兩面牆引人注目:左邊牆上挂的是科技創新專利成果,右邊牆上展示着技能人才培養成就。在燈帶襯托下,“兩面牆”溫馨且明亮,展現出藍翎環科的生存秘訣和法寶。

無獨有偶,記者在不少發展态勢向好的企業采訪時發現,展示創新和人才培養成就的“兩面牆”,都被放在展廳C位。采訪後得知,出現這種現象背後的最大原因,在于近年來我省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實施以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為首的“十大戰略”,厚植創新土壤,壯大人才隊伍,構築“兩面牆”正在成為社會普遍共識。

砌牢“專利牆”

企業有了無往而不勝的法寶

在位于新鄉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隧道裝置制造有限公司廠區,陽光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灑在廠房内的全自動滾刀裝配生産線上。這裡沒有轟鳴的噪聲,飛速轉動的刀具加工台前,勞工們正神情專注地進行加工、檢測,手上的動作精準、迅速。

“人們常把盾構機稱作挖掘‘神器’,我們研發的刀具,就是給盾構機打造對付岩石的‘好牙口’。”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劉學飛介紹。

在該公司廠房專利牆上,挂滿了公司取得的各項發明專利和獎勵的證書,目前公司在審專利91項、有效專利254項。“發明專利是從無到有,對創新工作要求非常高。”他以盾構刀具創新舉例道,“十年前,國内所需的盾構刀具大批依賴進口。2013年,中鐵裝備收購德國WIRTH掘進機技術後,公司現在的刀具技術帶頭人在刀具材料研發和結構、工藝優化方面進行集中攻關,先後開發了世界首條全自動刀具生産線、合金刀具釺焊生産線,全面提高了刀具品質。”

每一項專利,都是一個創新;每一個創新,都積攢出我省在發展路上的拼搏勁頭。

錨定創新“華山一條路”,16家省實驗室、40家省産業研究院、36家省中試基地在我省相繼落成,1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50家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97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高效運作。截至目前,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四有”覆寫率達56.19%,“瞪羚”企業達454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2.6萬家,總數居全國第6位。

厚植“人才牆”

企業有了藍圖變現實的能力

将剛生産出來的防水卷材樣品固定在萬能引伸機上,啟動機器上下牽引,樣品不斷延展變長卻沒有斷裂。

“作為一名防水人,我不但要了解行業一線防水情況,更要做好品質把控,讓每一批次的産品都能與建築物同‘壽命’,用高超的專業技能,當好建築物防水滲水品質的‘守門員’。”12月15日下午,在藍翎環科的中南韓際聯合實驗室,公司品控部主管魏亞忙着測試産品品質。

技能精湛、知識紮實的魏亞,是一名三級技能等級防水工。他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技能人才教育訓練,去年取得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讓他在崗位上更得心應手。

實作高品質發展,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堅實支撐。省委、省政府将“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放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我省職能部門把技能教育訓練品質建設作為生命線,以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新成效,支撐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

今年前10個月,全省開展職業技能教育訓練361.72萬人次。截至目前,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720.29萬人。其中,2021年、2022年,河南省新增技能人才、新增高技能人才兩項名額總量均居全國首位,河南技能人才總量占就業人員比例超全國平均水準。

藍翎環科現有取得技能等級證書的技能人才62人。“正是有這些技能人才支撐,防水施工才從手提瀝青壺變成了液化氣噴槍,從油毛氈時代邁進了非固化橡膠瀝青防水塗料時代,讓公司的發展藍圖和目标,一步步成為現實。”該公司董事長李宏偉說。

構築“兩面牆”

發展有了持續攀高峰的動力

過去,在人們印象中,創新力度和人才厚度一直是河南的短闆。如今,對創新發展和人才成長的高度重視,正日益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最顯著的辨別。閃耀在各大企業的“專利牆”和“人才牆”,正是這種辨別中獨具特色的兩大元素。

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隧道裝置制造有限公司的另一間辦公室,牆上貼着公司高技能人才取得的榮譽。上面新添加的内容,是在前不久的“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中,該公司代表隊斬獲企業組團體銅獎,重新整理了公司的曆史最好成績。“要把發明變成現實,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才水準要求很高。專利和人才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劉學飛說。

靠着創新和專利,以防水材料起家的藍翎環科成了科研明星,研發的各類防水産品達200多種,擁有核心技術專利82項,協助修編國家及地方防水标準31項。“企業要跟着科學家的腳步走,才能走得遠。”李宏偉說。

創新和人才、專利與技術,正是一家企業、一個地方穩健發展的秘訣。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玉傑說,技能已成為勞動力市場的“新貨币”。高技能人才作為技術創新的實踐者,是推動技術創新和實作科技成果轉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關系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更新的重要因素。

立足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河南的創新專利和人才隊伍建設發展正在上演“河南速度”,書寫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