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馬斯“最大道地”近在咫尺,以軍卻毫無察覺,情報部門去哪了?

作者:3号環球觀

從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成功後,以色列情報部門就一直被外界诟病,在全球排名前列,竟然對哈馬斯的行動毫無察覺,實在是太拉胯了。最近以色列公布的一個消息,又一次坐實了以色列情報部門有多拉胯的事實。

據環球網報道,以色列軍方17日宣布,在以色列與加沙的邊境處發現了一處迄今為止最大的“哈馬斯道地”。這座道地長約4公裡,寬度足以讓一輛大型車輛通過,道地最深處可達50米,内部還裝有空調、電力系統等。

盡管該道地并未直接通往以色列,但是距離加沙北部通往以色列的重要關卡—埃雷茲過境點不到400米,幾百米外還有一座以色列軍營,哈馬斯成員如果從該道地出來,甚至步行就可走到埃雷茲過境點。

哈馬斯“最大道地”近在咫尺,以軍卻毫無察覺,情報部門去哪了?

(以色列17日宣布發現至今所知最大的哈馬斯道地)

據了解,以色列軍方15日曾帶着少數記者進入道地參觀,直到17日才首次向外界公布這所道地的存在。

以色列軍方坦言,在哈馬斯10月初發動突襲前,都未曾偵測到這座道地,主要是因為道地太過隐密,沒有發現,還承認這座道地的規模之大令人驚訝。

以軍稱,該道地已經建成數年,在建設的過程中預測花費了數百萬美元、數百噸水泥以及大量電力。他們指控哈馬斯将原本用于建設加沙基礎設施以及民生需求的資源,用于建設了地下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該道地與哈馬斯其他道地網相連,目的是為了讓哈馬斯調動部隊,同時快速運送車輛、武裝人員以及物資,以便為10月7日的突襲做準備。甚至在10月7日當天,哈馬斯還曾利用該道地攻擊過埃雷茲過境點,該過境點是加沙群眾前往以色列工作、就醫的重要道路。

可能有人納悶,這個道地規模如此龐大,肯定不單單是人力能夠完成的,必然借助了大型機械裝置,甚至可能還會有土方運出,難道就沒有發出一點點動靜?

此外,據以軍所披露的,該道地已經建成數年了,而且距離以色列的一個軍營和關卡隻有幾百米,可以說是近在咫尺,以色列軍方難道就沒有察覺出一絲異樣?

最關鍵的是,以色列有号稱全球四大情報機構之一的摩薩德,無人機以及衛星對加沙的監控也達到了24小時不間斷,在重重的監視下,為何能讓哈馬斯挖出這麼大一條道地?

哈馬斯“最大道地”近在咫尺,以軍卻毫無察覺,情報部門去哪了?

(哈馬斯“最大道地”)

先來看看以色列軍方是如何回應這些質疑聲的。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迪納爾表示,以色列之是以未能發現這所道地,一方面是因為該道地距離以色列邊界有400米之遠,即便是正在建設中,也不會被偵測到。

另一方面,這個道地的入口是環形的水泥口,且位于一個車庫的下面,能夠避開以色列無人機以及衛星的影像拍攝。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不過是以軍掩蓋自己情報失靈的措辭罷了。迪納爾接下去的一句話,才點出了最關鍵的一點:即便以軍知道哈馬斯有龐大的道地網,但不認為哈馬斯能實作大規模攻擊行動。

換句話說,以色列知道哈馬斯長久以來在挖各種道地,而且也知道這些道地可能會對以色列産生威脅,但打心眼裡覺得哈馬斯不成氣候,不足為懼,但令人驚訝的是,哈馬斯的突襲竟然成功了。

從迪納爾的話中就能看出來,以色列情報機構之是以拉胯,輕敵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例如,在哈馬斯發動襲擊的前幾周,以色列“中央情報搜集部隊”(“8200部隊”)的基層哨兵曾發現了哈馬斯正在進行襲擊以色列領土并挾持人質的演習,他們緊急向上級報告了這一發現,但卻被無視了。

哈馬斯“最大道地”近在咫尺,以軍卻毫無察覺,情報部門去哪了?

(以色列遭遇哈馬斯襲擊後的場面)

無視的原因,也是因為輕敵,以色列高層情報官員以及以色列政府都認為,通過對加沙地區以及哈馬斯的長期施壓,已經對對方形成了震懾,哈馬斯肯定不敢輕易發動戰争。

而正是由于對形勢的誤判以及輕敵,才導緻了此後一連串人道主義危機的發生,加沙的無辜群眾成了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