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作者:蘊墨曆史

台北的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在繁忙的街道上。一輛靈車緩緩駛入,打破了這座城市的甯靜。前面,十幾輛寶馬開路,後面,十幾輛奔馳斷道。這浩大的場面,讓人忍不住感歎。人群中,有記者、有警察,還有那些默默觀望的市民。他們都在見證一個時代的結束——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的離世。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陳啟禮,一個名字,一段傳奇。他的人生充滿了争議與色彩,但他的離世卻将這一切都畫上了句号。台灣各大媒體紛紛報道這一事件,人們紛紛議論着這位傳奇人物的生平和事迹。然而,在這些報道和議論中,有一個聲音卻顯得尤為突出——那就是陳啟禮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這個原則,在陳啟禮的一生中從未動搖過。他曾經說過:“我甯願被共産黨管着,也不讓台灣被外人拿走。”這句話,不僅表達了他對祖國的深厚情感,也展現了他的堅定立場。然而,這個立場卻遭到了某些黨内人士的抨擊和反感。他們認為陳啟禮的堅持是對他們的挑釁和侮辱。但陳啟禮從未改變過自己的想法,他始終堅信着“一個中國”的理念。

那麼,陳啟禮為何會如此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呢?這還要從他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經曆說起。

陳啟禮出生在四川廣安的一個富商家庭。他的父親在當地小有名氣,與國民政府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随着抗日戰争的勝利和國共内戰的爆發,陳家被迫舉家搬遷到了台灣省基隆市。那時,陳啟禮隻有六歲。他不得不适應這個陌生的環境,開始新的生活。

幾年後,陳家又搬到了台北市。在這裡,陳啟禮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親對他非常嚴格,傳統理念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現。然而,正是這種嚴格的教育方式,讓陳啟禮形成了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家國情懷。

台灣,這片被國民黨政府視為“臨時首都”的土地,對于從大陸遷徙而來的人們來說,充滿了陌生與不安。陳啟禮,一個四川廣安出生的少年,也在這波遷徙潮中來到了台灣。初來乍到,他經曆了許多欺淩,因為他的骨子裡流淌的是謙讓與忍耐。然而,這種忍耐并沒有為他換來安甯,反而讓那些欺淩者變本加厲。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一次放學的路上,陳啟禮被一名中學生攔住索要錢财。他拒絕交出,卻遭到了磚頭的猛烈襲擊,頭破血流地回到了家。那一刻,他發誓不再讓任何人欺負自己。為了自保,他開始反擊,聚集了一群小弟,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他不僅反抗欺淩,還開始收取保護費。十幾歲的他,憑借着狠勁與智慧,成了學校裡的老大。

随着名聲越來越大,他引起了台灣中和幫的注意。他們邀請陳啟禮加入,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為了提升地位,他還拜了孫德培為師。孫德培也是外省人,對陳啟禮頗為賞識。在孫德培的幫助下,陳啟禮憑借手段和智慧坐上了大師兄的位置。

然而,人紅是非多。陳啟禮的崛起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和排擠。他們陷害、排擠他,逼得他不得不離開中和幫,回到了單打獨鬥的日子。沒過多久,孫德培因持槍械鬥入獄,這件事沖擊了中和幫的生存。其他兄弟全部出走,重新成立了“竹聯幫”。這時,他們想起了陳啟禮,希望他能回來主持大局。

陳啟禮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并保證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在他的上司下,竹聯幫迅速崛起,短短六年時間就控制了整個台灣南部。他的智慧和手段讓那些老牌黑幫都羨慕不已。而且陳啟禮為人仗義,對兄弟非常照顧,是以聲望很高。20歲時,他已經坐上了竹聯幫的第一把交椅。

作為黑幫老大,陳啟禮開始建立幫内制度,按照清朝八旗分出了各個堂口營運。他的上司力和智慧使得竹聯幫成為台灣最大的黑幫之一。在他的帶領下,竹聯幫不僅在黑幫界嶄露頭角,還涉足了許多合法生意。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陳啟禮在上司竹聯幫期間,制定和執

行了一系列幫派政策,這些政策對于竹聯幫的發展和運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關于陳啟禮幫派政策的補充:

  1. 嚴格的組織紀律:陳啟禮非常注重幫派内部的組織紀律,他強調成員必須服從指令,遵守幫規。他通過制定詳細的幫規和懲罰措施,確定幫派内部的秩序和穩定。
  2. 暴力擴張:陳啟禮認為,隻有通過暴力手段才能快速擴張竹聯幫的勢力範圍。他鼓勵成員使用暴力手段來打擊競争對手,争奪地盤和資源。這種暴力擴張的政策使得竹聯幫在短時間内迅速崛起。
  3. 利益配置設定:陳啟禮非常注重幫派内部的利益配置設定。他通過設立各種獎勵和懲罰機制,確定成員之間的利益平衡。同時,他也注重與政商界的聯系,為幫派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4. 人才培養:陳啟禮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他通過設立各種教育訓練機制和選拔程式,選拔出優秀的成員進入幫派的核心層。同時,他也鼓勵成員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自己的能力。
  5. 與其他幫派的合作與鬥争:陳啟禮在處理與其他幫派的關系時,既注重合作也注重鬥争。他通過與其他幫派建立聯盟或進行鬥争,維護竹聯幫的利益和地位。同時,他也善于利用政治、經濟等手段來影響其他幫派的決策。
  6. 國際化發展:随着竹聯幫勢力的不斷壯大,陳啟禮開始尋求國際化發展。他通過與海外華人社團建立聯系,拓展竹聯幫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他也積極參與國際犯罪活動,如販毒、走私等。

這些政策在陳啟禮的上司下得到了有效的執行,使得竹聯幫在短時間内迅速崛起成為台灣最大的外省挂幫派之一。然而,這些政策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如暴力犯罪、社會動蕩等。

“江南案”

1984年10月15日,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傳出槍響,台灣旅美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在其寓所内遭到槍殺。劉宜良是《蔣經國傳》的作者,這本書在台灣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争議。陳啟禮是台灣竹聯幫的幫主,與台灣政界有密切關系。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暗殺事件發生後,美國警方立即展開調查,最終确認了兇手的身份為陳啟禮及其兩名手下吳敦和董桂森。據稱,這三人是從台灣飛往舊金山實施暗殺的。他們事先在劉宜良的寓所附近租下了一間房子,并進行了長時間的監視和準備。

10月15日當天,吳敦和董桂森進入劉宜良的寓所,向

他連開數槍,導緻劉宜良當場死亡。随後,兩人逃離現場,與陳啟禮一起傳回台灣。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這一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美國政府對台灣方面施加了壓力,要求引渡陳啟禮等人到美國受審。然而,台灣方面拒絕了這一要求,并展開了自己的調查。

在調查中,台灣警方發現了一份由陳啟禮錄制的錄音帶,其中涉及到了台灣情報人員的名字和代号。這份錄音帶成為了案件的關鍵證據之一,證明了有台灣情報人員參與了此次暗殺行動。

随着調查的深入進行,台灣政府開始采取行動。1985年1月10日,蔣經國下令逮捕了國防部保密局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及處長陳虎門等人。這些人被指控為暗殺事件的幕後主使者。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同時,陳啟禮和吳敦也被逮捕并受到審判。在審判過程中,他們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并表示願意承擔責任。最終,陳啟禮和吳敦被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而董桂森則潛逃海外,在巴西裡約熱内盧被捕後被引渡到美國受審,并被判處27年監禁。

1988年,鐵門緩緩打開,陳啟禮走出了牢獄的陰影。眼前的台灣,早已不是他記憶中的模樣。國民黨腐敗的陰影籠罩在這片土地上,讓他感到心寒。他明白,如果想為竹聯幫和台灣的未來找尋一線生機,必須徹底改變。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竹聯幫,曾經是他的榮耀,也是他的負擔。但現在,他決定帶領這個幫派走向新的道路,從黑幫的陰暗角落,轉向合法的商業領域。他忍辱負重,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帝國,從娛樂到房地産,他的企業遍布東南亞。

然而,台灣當局并沒有因為他的轉變而放過他。通緝令如影随形,陳啟禮深知自己已無法在台灣立足。他帶着家人和忠心的手下,踏上了前往高棉的旅程。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憑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膽識,再次書寫了傳奇。

生意興隆的他,面對内地媒體的鏡頭時,總是驕傲地宣稱:“我是一名中國人,台灣和大陸是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體。”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句話的重量。不僅在高棉獲得了“王爺”的榮譽,更是通過自己的企業,為當地帶來了繁榮和就業機會。

2000年,命運再次對陳啟禮開了一個玩笑。一場突如其來的中風讓他幾乎失去了一切。但他不願放棄,堅持前往泰國接受治療。在生死邊緣掙紮後,他選擇了香港作為自己最後的庇護所。在那裡,他的身體逐漸恢複,但他的心始終牽挂着祖國。

2007年,陳啟禮終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站在首都的土地上,他望着大好河山,心中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和自豪。他渴望能親眼見證2008年奧運會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但命運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2007年10月,他在香港因胰腺癌離世。

陳啟禮的死訊傳出後,數萬人自發前來吊唁,他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即使已經過世十五年,但他的愛國精神依然在人們心中燃燒。他的手下繼承了他的遺志,“一個中國原則”成為了他們不變的信念。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2023年8月3日,已經七十四歲的張安樂站在台灣街頭身披國旗高唱《大中國》。數百人跟随着他的腳步和聲音一同高歌這震撼人心的一幕是陳啟禮愛國精神的延續也是無數期盼祖國統一的人們的共同心聲。

台灣黑幫大佬陳啟禮:甯願被大陸管,台灣也不讓被外人拿走

“我要堂堂正正做個中國人”張安樂在接受采訪時說道這句話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陳啟禮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回蕩在每一位渴望祖國統一的“遊子”耳畔。在不久的将來希望這個迷路的“孩子”台灣能真正回到母親的懷抱實作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