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漢路最大城市更新商業體,即将揭幕

作者:漢新聞

在江漢路步行街逛“内置”街區

在一座商業體中穿梭于

“老字号”與時尚新銳

12月底

江漢路步行街百年來最大的

城市更新商業項目——“漢口STAY”

正在進行竣工備案

“漢口STAY”為地鐵2号線

江漢路站的上蓋物業

地下三層、地上七層

總商業面積近6萬平方米

本輪改造更新後

精益眼鏡、順香居、新華書店等

老字号更新回歸

太平鳥服裝、文墨女裝、周大福等

品牌的潮流概念店進駐

聚焦年輕客群

以體驗式消費商業形态

助力江漢路步行街整體更新

12月23日

“漢口STAY”項目

首次對外揭開面紗

這棟曾經沉睡的商業體

正華麗轉身

煥發新活力

鬧市悄然“打天井”

新增近萬方公共空間

中山大道與江漢路交叉口,江漢路步行街的中心點。

從江漢路地鐵站出站,4個出口直通上蓋的“漢口STAY”。冬陽暖陽下,這棟打圍的建築看上去并不耀眼,很少有人知道,在過去的幾個月,這裡悄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眼下,“漢口STAY”施工已進入尾聲,站在5樓大挑空中庭往下望,一眼能看到二樓飛天梯錯落有緻。開業後,這裡的一層将打造一條平行于江漢路步行街的室内步行街,集合當下品質流量品牌;二、三層以零售、文化、策展作為互動體驗空間;四、五層中庭的青年碼頭,用步行大台階有機連接配接兩個餐飲層和戶外露台,讓餐飲層的切換和用餐時等位不再無聊,更為有趣。

江漢路最大城市更新商業體,即将揭幕

“很快,這裡會加入大量的綠植和美陳,完全看不出來原來的樣子。”“漢口STAY”項目工程總監張鋒斌所說的“原來”,僅僅需要回溯半年。

拿到施工圖紙後,張鋒斌才發覺,“這是我從業15年,接手的衆多商業體項目中,最難做的一個。項目改造面臨老舊物業的共性缺陷——層高偏低、動線不順、結構不規整、設施裝置落後;同時又因東臨江漢路、下接地鐵線,周邊日均客流超過20萬人次,施工組織和安全管控面臨很大挑戰”。

項目隻能按天來組織材料進場及垃圾轉運,每晚11時至第二天早上6時,用8輛封閉式貨車連軸拖運,日清日結。

江漢區各部門在項目籌備期牽頭召開專家論證會,給予企業政策法規指導;在施工建設中提供品質保障、安全管控建議等。如圖紙審查、施工許可證的發放等諸多手續,因前期指導論證充分、都高速辦理完成。

業态提質更新

老字号回歸潮牌進駐

2024年元旦期間,“漢口STAY”部分臨街商鋪将啟動試營運,新生力、新勢力等國潮元素品牌與傳統老字号在此融合創新發展。既有文墨女裝、“WOW COLOUR”武漢旗艦店等時尚潮牌進駐,還将迎來精益眼鏡、新華書店、四季美等一批老字号的更新回歸。

2009年,武漢市地鐵2号線破土動工,精益眼鏡和順香居、四季美等老字号因施工遷出,等待“重回”。然而建立的大樓,因物業和結構缺陷,經營受限,哪怕緊鄰江漢路地鐵站,處于2号線和6号線交會口,區域日均遊客逾20萬人次,也是客過難留。

在外租房十多年,武漢精益眼鏡的負責人趙亮感歎,“終于可以回家了”。

開業後,武漢精益眼鏡總店回歸江漢路,拿下一樓和二樓共計1100平方米的經營空間。新的店鋪将以紅木色為主,古典沉穩,頗有博物館的韻味。趙亮介紹,門店定位城市旗艦展廳,店内還将增設精益形象IP玩偶等新潮元素點綴,在運動眼鏡專區用動感線條裝飾,兼具時尚科技感。

江漢路最大城市更新商業體,即将揭幕

“漢口STAY”内景。

1949年即在江漢路設立的新華書店,此次将破繭蝶變為“新國潮”,融合文化生活方式提案的概念,實作文化消費場景化。在裝修現場,旋轉大樓梯、隧道式書籍長廊以及兒童專區已初具雛形。

“漢口STAY”項目營運負責人、三外商貿董事長金鑒告訴記者,“漢口STAY”在江漢路傳統的休閑、運動的商業業态上提質更新,以首店、概念店、高标店為主要形态,圍繞潮流、娛樂、美食、科技、文化、藝術,打造森系活力場,變江漢路步行街的流量為“留量”。

垃圾送進冷庫

廚餘垃圾變堆肥資源

“漢口STAY”讓“面子”煥然一新,也在“裡子”裡做文章:積極響應政府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理念,建設武漢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再利用綠色節能減碳示範項目,是武漢市首個投用的餐廚和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垃圾房。

該垃圾房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内部主要由餐廚垃圾分類工廠中的房間、可再生處置裝置間、冷藏儲存間等構成。

未來,“漢口STAY”産生的生活垃圾、餐廚垃圾被倒上傳送帶,由垃圾分類裝置機器挑出混雜在餐廚垃圾裡的“硬物”後,再将餐廚垃圾“喂”進一台叫分離器的裝置。

經過10多分鐘的高速運轉,分離器就會将餐廚垃圾自動分解。等待分解的垃圾則儲藏在零下溫度的儲藏間中,避免餐廚垃圾的異味。

江漢路最大城市更新商業體,即将揭幕

垃圾處理房将讓廚餘垃圾變綠色資源。

在可再生處置裝置間,機器裝置會對有機垃圾進行高效分解,部分分離為油,由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回收利用;水分自然蒸發,廢水排入沉澱池處理;剩餘的固渣則将制成有機肥料。

金鑒介紹,投用後,垃圾房将有能力日處理餐廚垃圾30噸,滿負荷運轉後每天可資源化回收生物質約3噸,溫室氣體減排0.5噸;同時為商場餐飲密集區垃圾分類不清、垃圾清運不暢、垃圾房異味處理等痛點問題提供示範效應。

江漢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時代早已謝幕,城市更新領域的發展模式将被徹底重構,提質改造不可逆轉。

城市更新商業項目,不單單是具體的商業項目,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更肩負着多重使命:對區域城市功能重塑、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城市産業更新等等,最終要為城市更新提供不同類型的解決方案,提升整個區域的功能。

(來源:長江日報)

繼續閱讀